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馬牙越來越大(科普關于寶寶馬牙)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小寶寶出了馬牙,爸爸媽媽看著總覺得他會不舒服,總想怎么幫他“治療”,有老人會說用鹽水搽就會掉,也有說需要挑掉,這些傳言都是錯誤的!“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輕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切不可以為孩子擦什么“馬牙”,這樣做不利于保護孩子的健康。

寶寶剛1個月大,但我看到他嘴里有一粒粒白色的東西,象是牙齒,用看醫生嗎? 沒關系。你家寶寶的情況應該是馬牙。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6周時,口腔上腭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后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不需要醫治。但媽媽們注意不要用紗布擦掉“馬牙”,因為可能引起黏膜損傷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引起炎癥。如果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癥。
嬰兒馬牙的形成原因: 1、馬牙是牙齒在發育過程中,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形成牙板,牙板繼續發育形成乳牙胚; 2、乳牙胚發育到一定程度時,牙板就會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漸增生角質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色顆粒,這就是“馬牙”,也叫“板牙”。
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口腔炎癥不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癥。

不同孩子長牙的歷程沒有可比性。出牙起始時間不同,出牙順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應不同,同齡嬰兒牙齒數量不同……3歲時絕大多數孩子應該出滿20顆牙。牙胚在胎兒期即已開始發育。若對新生兒進行下頜X光檢查,不僅可見到乳牙的牙胚,還可見恒牙的牙胚。家長對此不要緊張。乳牙胚和恒壓胚于胎兒后期就已形成。若對嬰兒行頭部X光檢查,可見牙齦內有兩排整齊的牙胚。缺鈣致少長牙的理論是不存在的。出生后嬰兒各個器官都在旺盛地發育成熟,牙齒也是一樣。我們會發現2~3個月的嬰兒就有手摳牙齦的現象,實際上,嬰兒已開始“長牙”。多于6個月后“出牙”。很多嬰兒不按順序出牙,而且出牙的早晚也有相當大的時間差距。3歲以后的兒童有幾個會少顆牙?!對于出牙,家長不要著急,不要用其他嬰幼兒作為藍本進行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出牙的規律,往往受到父母遺傳的影響,與缺鈣等微量元素關系不大。
當嬰兒長馬牙作為家長不用過于擔心,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嬰兒出現馬牙時要在喂奶后將嬰兒口、唇、嘴角、頜下的奶漬擦干凈。同時要保持皮膚黏膜的干凈清爽。切記不要用毛巾和紙去擦或調嬰兒的口腔,因為嬰兒口腔組織非常軟,容易將及擦傷而引發細菌感染,導致嬰兒出現口腔炎和骨髓炎,嚴重時會發生敗血癥,危及生命;更不要用針去挑,由于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而且粘膜下血管非常豐富,由于幼兒年紀小,抵抗力很弱。這樣容易導致嬰兒的口腔粘膜受到損傷。嬰兒長馬牙屬于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建議發現后咨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

媽媽要注意做口腔護理的時候,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潔衛生,經過消毒才可以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過多,防止寶寶將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時動作要輕,棉球要夾緊,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771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