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4)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高風險的工作總是伴隨著高報酬,但在世界各國貧富差距不一的背景下,許多地方高風險的工作,在其他地區的人看來,報酬根本比不上工作帶來的風險,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全世界五大低薪高危,甚至是無薪高危的工作吧

一 、印度下水道清潔工
在印度,有個詞語名叫【MANUAL SCAVENGING】,是用來稱呼那些在下水道,廁所和化糞池手工清理排泄物的清潔工們,他們通常只有簡單的清理工具,像是鏟子,水桶和掃把,把各種排泄物挖出來后,再由人工運到幾公里外的處理地點,而他們幾乎沒有防護裝備

印度城市有約80%的污水未經處理,這讓下水道充滿了危機,工人暴露在甲烷和氨氣等有害氣體中,而他們通常只靠一條繩子支撐,根本沒有安全性,許多人因此被突如其來的污水溺死,根據統計,2019年共有117名下水道清潔工在作業時喪命,等于每三天就有一名下水道清潔工死亡,可見風險相當高

但這些下水道清潔工的報酬卻相當稀薄,每次清理可拿到約500到1000盧比(約合人民幣48-95元)有些人甚至還被惡意拖欠工資,或是強迫簽下自愿在無安全裝備下進行工作的同意書,幾乎是無報酬工作,勞動環境還相當惡劣,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與印度種姓制度脫不了干系,在過去,能從事下水道清潔工的人,只有達利特人,也就是賤民階級,他們不能接受教育,只能從事這種低賤的工作,在印度根本就沒有地位,小編有一次在印度吃飯,餐館外有個饑腸轆轆的小男孩正看著我,我也沒想那么多就招呼他一起吃,伴隨來的是老板的呵斥聲,老板說他們是不能上餐桌吃飯的,隨后老板用一張舊報紙把飯打包給了小男孩,他就在外面的地上坐著吃了起來,我真的哭笑不得

雖然進入到現代社會后,印度政府也下令禁止人工清理下水道,但畢竟需求就擺在那,社會上也認為這類工作就是賤民做的,導致賤民也只能繼續做這行,讓禁令等同擺設,另外,在外界壓力下,印度政府2014年曾宣布,自1993年以來,在下水道工作時死亡的人,他們的家屬可獲得約15000美金的補償,但許多人根本沒有拿到這筆錢

二、 孟加拉拆船工人
現代船只的使用壽命為25到30年,之后會因為腐蝕,金屬老化和零件缺失等情況,還有越來越高的保險費和維修費用,讓這些船變得無利可圖,只好退下航線,可是船上的許多材料,像是鋼材等可以回收再利用,而船只上的裝置和設備也可以重復使用,因此拆船業變得相當有市場,只不過由于其高危險性,大多都是那些立法不嚴謹且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的貧窮國家在拆船,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行業之一

目前拆船業在南亞蓬勃發展,其中孟加拉是著名的拆船業大戶之一,主要在該國最大城市吉大港發展,并維持穩定增長,最主要就是因為孟加拉工人非常便宜,政府也沒有具體的環保政策和法規,對于船廠老板和投資者來說,這是一項低風險的賺錢生意

孟加拉拆船業主要用的是擱淺法,船只在潮漲時全力前進,開上泥灘后,等潮退時船只就會擱淺,緊接著就由工人將其拆解為大塊大塊的船身,再由絞盤把船身拉至岸上,再進行分割成小塊,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純人工完成


但這種岸邊拆船的方式會給海岸線帶來嚴重的污染,早在許多國家就已經被禁止,這讓吉大港有著連綿20公里的受污染海域,形成生態浩劫,由于船只制造時有許多有毒物質,拆解時工人暴露在石棉,鉛,多氯聯苯等許多有毒物質的環境下,加上他們缺乏保護裝備,更有切割時爆炸,高空墜落,重物掉落等風險,但根據外國記者調查,這些拆穿工人的日薪僅1美元到4美元不等,對比一艘報廢的船只可以賣到千百萬美元來說,真的相當諷刺

三、 非洲鉆石工人
非洲鉆石產業剝削工人由來已久,但在2006年李奧納多主演的血鉆,大獲好評后,才讓全球對于非洲鉆石產業有了更多的認識


工人們處境特別艱難,根據估計,非洲有一百萬名鉆石工人的日薪不到一美元,而這些小規模采礦的鉆石礦工們,生產了全球約15% 的鉆石,這些鉆石礦區的私人公司,常用暴力、欠薪或是其他方式來壓榨工人,當地政府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這些工人開采時,通常在沒有培訓或專業知識的情況下進行,他們大多缺乏安全設備和適當的工具,他們很容易在泥石流,礦山倒塌或其他事故中死亡或受傷。此外,還有公共衛生問題,因為許多采礦城鎮的性交易蓬勃發展,導致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傳播非常容易

有媒體發現,當地政府可通過稅收和分紅,從鉆石行業獲得可觀的收入,但政府往往不會將這些資金重新投資在當地社區,舉例來說,安哥拉政府每年可以從鉆石產業獲得1.5億美元收入,但主要采礦區的基礎設施卻相當破爛,沒有水電網絡,一些負面消息也很難傳播出去,形成惡性循環
四、非洲可可童工
巧克力是許多人的最愛,巧克力的原料可可幾乎都來自西非,其中又以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為主,根據統計,全球45% 的可可豆來自象牙海岸,不過在這個地方,卻充斥著童工與兒童販運的情況,這些童工大多來自象牙海岸的鄰國馬利,雖然象牙海岸也不算太富裕,但馬利卻比象牙海岸更加貧窮,許多兒童被拐賣,又或是從其他非法渠道淪落到象牙海岸工作,巧克力之所以苦,或許是因為都是用非洲兒童的“血淚”制成的

根據媒體報道,有數百萬貧困兒童在當地從事開采雨林,噴灑農藥,搬運重達40多公斤的可可豆等粗重體力工作,他們過著低薪生活,一周薪資大約是9美元(約合人民幣58元),有些人甚至連薪水都沒有,農場主人只是提供簡單的吃住,環境相當惡劣


雖然在國際壓力下,有幾個巧克力大廠在2001年簽訂了哈金安格協議書,希望能在2008年前消除剝削童工與兒童販賣的問題,但畢竟需求就擺在那,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在可可園看到童工的身影

在2021年2月,有8名兒童時期在可可農場遭到奴役的年輕人,通過美國非營利人權機構,國際權力倡導者的幫助,對一些大的國際巧克力知名廠商提出訴訟,這些大廠早在20年前就承諾停止使用那些利用童工種植的可可農場,但直到現在這些承諾都沒有兌現,他們指控這些廠商協助與教唆產品供應鏈當中的可可農場,非法奴役成千上萬的兒童,這是第一次在美國法院對可可行業提出此類集體訴訟,不過能否借此訴訟改變這個剝削現象?仍有待觀察
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77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