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乳糖不耐受是指在攝入大量乳糖后因無法正常代謝乳糖而出現腹瀉、腹脹或腹絞痛等癥狀。
乳糖是一種二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乳糖在人體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攝入乳糖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進入大腸,刺激大腸蠕動加快,造成腹鳴、腹瀉等癥狀稱乳糖不耐受癥。

寶寶腸液中消化酶含量較成人低,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弱;尤其是腸道內乳糖酶含量少活性低,易發生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不耐受,引起腹瀉。
乳糖不耐癥對嬰幼兒影響較大,并會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耐受癥狀的多少和嚴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小腸內乳糖酶活性、攝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時攝入其它類食品等。
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不是一旦攝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現腹瀉等癥狀,而是當攝入超過一定量之后才會出現。所以大多數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不能過量。
乳糖不耐受對寶寶有這么大的影響,那如何來應對呢?
乳糖不耐受怎么辦?
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寶寶腹瀉,損傷了腸粘膜細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這就是平時所說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如果飲用乳類便可產生腹瀉、腹脹等癥狀,總稱為乳糖不耐癥。
另外,還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

預防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癥狀,但和其它食物同時吃,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餅干、面包會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寶寶,也可耐受少量乳類(30-50毫升),不會出現不耐受的癥狀。所以,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每天多喝幾次,仍可達到建議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寶寶腸道中的乳糖酶也會逐漸增多(醫學上稱為“酶的誘導作用”),寶寶即可減輕乳糖不耐受的反應,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出現。
3、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桿菌經發酵后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適癥狀的發生。
護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嚴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轉。
先天性的可選用特制的無乳糖配方奶粉。
(本文來源網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796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