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現實中的天線寶寶(可愛天線寶寶是她一生所愛)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這個小朋友叫琪琪,她患有瓦登伯格綜合癥,造成了聽力障礙。因為一直生活在無聲世界里,像琪琪這樣的孩子無法感知聲音,所以他們很難開口說話。一位矯治老師,正在教琪琪小朋友學習說話。

有不少像琪琪一樣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雖然佩戴了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但由于不能準確把握聲音,自己仍然很難開口說話。今年2月中旬,不到5歲的琪琪來到武漢一家康復中心,在矯治老師的幫助下,她逐漸學會了辨別聲音,學會了說完整的句子。因為白天上課時媽媽不在身邊,老師李溶溶經常會拍下琪琪學習說話的視頻發給媽媽。隨著視頻被更多人看到,這群特殊的師生也感動了不少網友。

湖北武漢某康復中心矯治老師 李溶溶:我想。
琪琪:我想。
李溶溶:上課。

琪琪:上課。
李溶溶:好棒,過來。

我叫李溶溶,我今年28歲了,主要是做矯治老師,因為聽障寶寶他們佩戴了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之后,只是代表他們可以聽得到聲音,并不代表他們能聽懂這個聲音,還有很多寶寶他們都沒有開口,讓他們學習說話,幫助聽障寶寶融入正常社會。
琪琪:蝴蝶。
李溶溶:沒有,咬我,咬一下,蝶。
琪琪:蝶。

李溶溶:大一點點,蝶。
琪琪:蝶。
李溶溶:要記住好不好。
李溶溶:

我們的學習分為兩大領域,第一大領域是聽覺訓練,第二大領域就是言語訓練。一般我們都是先從聽覺入手,肯定聽是最重要的,我們先會讓寶寶去察覺聲音。比如說我會拿一個小鼓,敲一下鼓,寶寶就會把這邊的玩具丟到那邊去。
剛開始的開口會很難,因為他從來沒有開過口,他不知道聲帶如何去振動,他不知道如何去用這個位置發力。我會讓他去摸著我的聲帶,摸這個位置,感受這個位置的振動,然后幫他發音。可能是上百次、上千次,這樣去練習,孩子他才能掌握這個有意識發音。

我會盡量避免讓他們看我的口型,盡量讓他用耳朵去聽,用小耳蝸去聽,聽肯定是最重要的,聽得好會更加幫助他去學習,看口型的話(就)不愿意去聽。
我一般會用這個,小紙片,因為彩色的,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氣息比較直觀。
學會有意識地發音,再從音節開始矯治,從聲氣結合的音節,一個一個音節地做,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子,從句子再到看圖說話,再到無障礙地跟別人溝通交流,一般都是一年左右的時間康復結束。
從那次開口以后她就一直喊我媽媽
李溶溶:雨晨,閨女,你媽(老師)來了,快點上課,抱抱。
一歲八個月的時候來到我們學校,完全一點聲音都聽不到,性格特別倔強的小丫頭,哭了兩個月,適應了之后,我們第一次開口開的“啊”,第二就說的“媽媽”,然后從那以后她就一直喊我媽媽。
李溶溶:我們來說小白兔好不好。
雨晨:好。
李溶溶:小白兔。

雨晨: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白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李溶溶:真可愛。
李溶溶:我們去坐著吃飯好不好。

伊伊:好。

李溶溶:自己去,去吧,她走路很可愛。她(伊伊)上學兩個多月了,遇見我的時候,是什么都說不清楚,她講話沒有一個人聽得懂。但是現在你看她,大部分,百分之八十的語言,我們都能聽懂了。她才上兩個半月的學,再過兩三個月她就可以畢業回家了,再過兩三個月,她就跟正常的寶寶沒有什么區別,直接可以進入正常的幼兒園上學。
就是心疼 沒別的我們出去玩的時候,她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你喊她,你叫她名字,她都會回應你,我剛剛把她的耳蝸摘下來之后,我再叫她,她就沒有聲音了。

李溶溶:就是心疼,沒別的,突然拿下來那一剎那,我就意識到了她的不一樣,我就很心疼她,就是要再對她好一點,再(多)愛她一點點。
“希望他們溫柔 溫暖和善良”聽障孩子們的康復之路并不容易,學會了發音,學會了說話,然而更難的是,孩子們如何能夠獨立的掌握與外界交流的能力。
為了讓孩子們多去參與同周圍人和環境的互動,矯治老師也會經常帶著孩子們走出康復中心,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幫他們逐漸建立起自信和樂觀,讓更多人去了解他們。
蔡:走樓梯。
李溶溶:上樓梯。
李溶溶:逛超市,買棒棒糖。

孩子們:棒棒糖。
李溶溶:想不想吃棒棒糖。
孩子們:我想吃棒棒糖。
蔡:我想棒棒糖。
李溶溶:
我們的寶寶就應該更應該去鼓勵他,讓他去跟別人溝通交流,去跟別人玩。我其實更希望在生活里面去教孩子,把他帶到環境里面,帶到社會里面去,這樣子,看到什么就教什么,其實我覺得這樣孩子可以學到更多。
逛超市 小朋友幫忙推車
我就希望我的孩子自信、開朗、陽光、善良、溫柔,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把這種愛傳遞給別人,你看我們寶寶吃東西的時候知道分享,姐姐知道拿給弟弟,出去玩的時候就會互相牽著手,比如說我車里面推著一個小朋友,就會有另外一個小朋友去幫我推,我希望他們都是有著一如既往的溫柔、溫暖、善良。
目前,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其中0-6歲聽力殘疾兒童約有13.7萬人,每年新生聽障兒童2-3萬人。從2009年開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數以萬計的聽障兒童得到救助。
對天線寶寶、耳蝸寶寶 希望大家可以多一點耐心湖北武漢某康復中心矯治老師 李溶溶:
當老師永遠不是簡單的你教孩子說話,你教孩子學習就這么簡單,你更要培養的是他的性格,他的心理,我希望我的孩子們都很自信,都很樂觀。
我覺得在這里說這個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就是以后碰到了像這樣子的天線寶寶、耳蝸寶寶,希望大家可以多一點耐心,他可能說的不太清楚,可以慢下來,耐心的多聽他說兩遍,其實這就可以給他們很大很大的鼓勵了。

小孩子很簡單的,你愛他一點點,他就會愛你很多很多。
學會溝通 融入社會 傳遞溫暖孩子們因為佩戴助聽器,所以老師叫他們天線寶寶。這些天線寶寶,他們的天線不僅是用來接收并放大聲音的,更是用來感知和放大愛的。就像李溶溶老師說的,小孩子很簡單,你愛他一點點,他就會回饋給你很多很多。寶寶們的天線收到了積極的有溫度的訊號,他們就會向社會發射出更強烈更溫暖的信號。所以,一方面讓我們給孩子公平的對待和尊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讓我們給孩子們發射出更多善良溫柔的愛的信號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828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