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大部分嬰幼兒6個月左右就能長出人生的第一顆乳牙。
寶寶從胚胎長成大人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嬰幼兒時期的變化是新手媽媽們最關心的,也是最不知所措的。

美蘭的寶寶馬上7個月了,由于美蘭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對這個小寶寶真的是寵愛到了極點。

這天美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額頭有點熱,吃東西也是吃幾口就停了,她擔心寶寶生病了,就給老公打電話說去醫(yī)院。
夫妻都是新手爸媽,對小嬰兒的照顧沒什么經(jīng)驗,這下出了點問題,美蘭就有點六神無主了。
由于婚后是和婆婆住一起的,老公在去醫(yī)院之前跟婆婆說了一聲,沒想到婆婆卻說不用去醫(yī)院,先量量體溫。

寶寶體溫是比平常高了一點點,婆婆扒開寶寶的小嘴巴,一看破案了,原來是寶寶長了一顆小乳牙,在粉嫩的牙床上頗有一種“小何才露尖尖角”的韻味。
跟夫妻倆解釋了一下孩子發(fā)熱是因為長牙,他們才放心。
為了讓媽媽們根據(jù)寶寶的狀況“對癥下藥”,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寶寶長牙都有哪些反應。

一般寶寶長牙的時間在4個半月到一歲左右不等。
1)寶寶可能會有些發(fā)熱
輕微發(fā)熱是正常的,長牙的過程中由于牙齦可能發(fā)炎,會導致低燒。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度,就要馬上就醫(yī)了。
2)寶寶會變身“小惡魔”
如果說寶寶之前是不哭不鬧的天使寶寶,出牙期的寶寶由于牙床不舒服,脾氣就會變差,變成折磨人的“小惡魔”。

3)喜歡吃手
一般剛開始長牙的寶寶,是能控制自己的小手的,為了緩解牙床的不舒服,寶寶就會啃手。
4)口水變多了
寶寶長牙的過程會刺激到牙神經(jīng),會控制不住的流口水,變成一個“口水娃”。

1)媽媽要做好當一個“清潔工”的準備了
寶寶長牙齒以后,口腔衛(wèi)生工作就要提上日程了。媽媽要化身勤勞的清潔工,幫助寶寶擦拭牙齒和舌頭,這樣將來寶寶也不會太抗拒刷牙。

2)媽媽心態(tài)要放平
寶寶出牙會有一些低熱、拉肚子、易怒、夜醒的癥狀,寶寶是不舒服的,媽媽要保持耐心,寶寶哭的時候輕輕拍背哄哄寶寶。

3)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的東西了
一般6個月的寶寶,已經(jīng)添加輔食了,媽媽可以給寶寶選購一些磨牙棒,口咬膠來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
也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吸水效果比較好的口水巾,免得媽媽來不及擦口水,寶寶得了口水疹。
長牙意味著寶寶身體發(fā)育、長大成人的一個里程碑,大部分的寶寶可以吃輔食了,那么寶寶的營養(yǎng)應該怎么補充呢?

1)充足的蛋白質
3歲以內的寶寶,每天的蛋白質攝入應該在35-40克左右。
寶寶長身體、長牙齒還有其他的發(fā)育都需要充足的蛋白質,在添加輔食以后,逐步給寶寶的輔食添加魚、肉和豆制品等食物。

2)補鈣也是重中之重
人體大部分的鈣質都在骨骼和牙齒上,寶寶在長牙、長身體的過程中,鈣質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元素。

不建議給太小的寶寶吃鈣片一類的保健品,可以從日常的食物中獲取鈣質,比如一些海產(chǎn)品、豆類和雞蛋等等。
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的原則,一點一點添加,給寶寶一個適應的過程最重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88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