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幾個月能掏耳朵(寶寶耳朵到底要不要掏)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耵聹會自行排出耳屎,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是由外耳道的外側1/3部分皮膚內分布的皮脂腺和耵聹腺的分泌物,加上外耳道內脫落的皮膚組織、皮膚正常菌群的細菌以及脫落的毛發混合形成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寶寶幾個月能掏耳朵?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幾個月能掏耳朵
●耵聹會自行排出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是由外耳道的外側1/3部分皮膚內分布的皮脂腺和耵聹腺的分泌物,加上外耳道內脫落的皮膚組織、皮膚正常菌群的細菌以及脫落的毛發混合形成的。
一般來說,耵聹生成后就會位于原地(外耳道外側1/3),然后隨著人的說話、咀嚼等動作逐漸向外移動,最后排出。
大部分的耵聹并不需要掏挖就可以自行排出,但由于排出比較緩慢,所以我們一般感覺不到。
為什么會出現耵聹栓塞
耵聹栓塞,是指耵聹阻塞了外耳道。一般來說,如果耵聹分泌過多或者自行排出受阻的話,就會引起耵聹在耳道里面的異常堆積,最后導致耳道被完全或者部分堵塞,這就是耵聹栓塞。
有數據表示,耵聹栓塞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兒童的發生率為1/10,成年人為1/20,而老年人的發生率高達1/3。
那什么情況下會出現耵聹栓塞呢?
外耳道炎、外耳道濕疹、在灰塵較多的空氣中活動、挖耳朵等增加了對外耳道局部的刺激,會使得耵聹分泌過多;同時,外耳道結構的狹窄、瘢痕、耳道內結構異常、缺乏咀嚼動作等會導致耵聹排出受阻;除此之外,不要總是去挖耳朵,挖耳朵往往會將耵聹推向外耳道深處,影響耵聹的正常排出。
給寶寶掏耳朵的3個建議
一般情況下,耵聹栓塞并沒有什么癥狀,這種時候也并不需要將耵聹取出,但如果耵聹栓塞伴有不適癥狀,例如聽力損失,耳痛、癢、脹,頭暈,耳鳴甚至是刺激迷走神經而導致咳嗽,那就需要將耵聹取出。
如果寶寶有不適癥狀,應由醫生檢查并判斷。那么,要不要給寶寶掏耳朵,提供以下3個建議:
●家長自行給寶寶掏耳朵,有引起局部炎癥、將耵聹推至外耳道深處以及導致耵聹分泌增多的風險。家長想要確定孩子需不需要定期掏耳朵,可前往耳鼻喉專科就診,讓醫生來確定。
●少數人因為自身情況而存在耵聹栓塞,但其中沒有癥狀的一部分人也不需要處理,千萬不要為了避免耵聹栓塞而頻繁挖耳朵,這樣反而容易加重耵聹栓塞。
●即使寶寶出現耵聹栓塞并且伴有癥狀,也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解除耵聹栓塞,而不可自行處理。(作者 王萍)
來源: 新民晚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02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