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11)
娃現在5個半月了,長牙的勢頭卻很猛,下門牙萌出了兩顆尖頭,馬上上門牙也要長出來了。其實4個半月的時候,娃就已經開始長牙了,新手媽媽著實為他的長牙痛而傷心煩惱。
長牙的信號自當媽以來,我才發現帶娃真不容易,先是黃疸、濕疹、吐奶,再到腸脹氣,簡直就是過五關斬六將。每每聽到孩子難受的哭聲,心都不好受。
口水嘩啦啦
大概娃4個月的時候,每天都會吐奶、流口水,一天要換個5、6次圍兜。但是因為我家娃以前都有吐奶的情況,兒保時醫生說只要不影響生長發育,少量的吐奶是正常現象,我就沒有放在心上。
睡覺小惡魔
接著是晚上睡覺,原本已經能做到晚上3個小時醒一次,一夜只喝1-2次奶的“天使寶寶”,秒變“小惡魔”,有的時候1個多小時就哭醒。
嚎啕大哭的他連最愛的豎抱都無法安撫,只有咬著我的乳頭,吸奶的時候才會安靜一會。
可是問題又來了,吸了不到10分鐘,娃就會一邊哭,一邊狠狠地把我的乳頭吐出來。小小的他無法表達,只能拼命扭動自己的身體,揮舞著自己的手臂,有時把手伸進嘴里緊緊地咬著,哭得眼淚直流,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
一連幾晚,無論是娃還是我都沒有一個好覺能睡,整天是無精打采。
到底是怎么回事?
突然喜歡抿嘴
沒過幾天,我發現兒子又多了一個新的動作,以前逗他,他都會張開小嘴憨憨地笑著,現在他特別喜歡抿著自己的下嘴唇,羞澀地一笑,怎么都不肯張嘴,活像個癟嘴的小老太。
之前閱讀過育兒書籍的我,突然間想到會不會是要長牙了?
給娃洗澡的時候,我用棉柔巾裹在手指上,輕輕地幫娃清理一下口腔,按了下牙床。呀,好硬啊!
睜大眼睛往里瞅了一眼,粉色的牙床下似乎有一顆小牙要萌出了。我驚喜極了,之前的一切都有了解釋,原來是娃長牙了,正在鬧出牙痛啊!
雖然比我想的出牙時間要早,不過也是成長的一步啊。
長牙信號
1.寶寶的口水會變多,成為一個口水娃哦!
2.特別是夜晚,會經常醒來,大聲哭鬧,只有吮吸能稍稍安撫。
3.清理口腔時能感覺到牙床變硬。
4.愛啃東西,比如手指。
5.可能會有抿嘴唇的行為,其實是在感受要長出來的牙。
查資料出牙期有的寶寶還可能低熱(不超過38攝氏度)、輕微腹瀉的情況,大家可以結合起來判斷一下。
如何緩解出牙痛?了解了寶寶哭鬧的原因,新手媽媽便開始對癥下藥。
牙膠基本上是每個寶寶出牙時的標配了,娃兩個月的時候,我跟風和身邊寶媽推薦,先備了些牙膠。分別是下圖的草莓和橙子。很不幸,全都不適用!

原因有兩點:
(1)娃抓不住。因為寶寶出牙時間比較早,那個時候的他手指還不是很靈活。這些牙膠只有一根把子,娃常常是剛抓上一會就從手里掉下來了。
(2)太長太大,會伸進喉嚨里,引發危險。有一回我沒太在意,發現娃竟然把整個草莓部分全放進了嘴巴里,可能因為刺激到喉嚨,奶都吐出來了,嚇得我趕忙把這個牙膠拿走,自此不敢給他用。
我趕忙跑到孩子王重新買牙膠。這次考慮到能讓寶寶拿在手里,我買了這兩款牙膠。

首先是這個彩虹花牙膠,我設想得很美好,可以套在他小小的手上,而且有個專門的牙膠盒,干凈衛生。但是現實卻很骨感,娃根本就拿不穩,無奈束之高閣。
再是網紅產品小花牙膠,但其實我在買的時候才發現它的名字是“貝親嬰兒口腔機能訓練器”,適用于4個月以上的嬰兒,正好符合娃的年齡。給娃用了之后,發現實在是太好用了!

它不像前面彩虹花牙膠,只有單一的把手,有兩個把手可以抓握,而且因為可抓的地方相對比較粗,寶寶單手就可以抓住。抓得輕松,娃很容易就感到滿足,還是很開心的。
上面還有可以自由活動的彩色圈圈,搖一搖,很快就能吸引娃的視線。
牙膠的兩頭都有“花瓣”讓娃啃咬。每個“花瓣”上有不同的花紋,可以讓寶寶感知不同的凹凸感,培養他的感知能力。還設計有方便寶寶呼吸的通氣孔。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因為有一定的厚度,加上花瓣的設計,娃在吃的時候,一次只能把一片“花瓣”塞進嘴里,另外兩片留在嘴外,這樣有效避免了全塞進嘴里導致窒息的風險。
于是這款牙膠變成了寶寶的心頭愛。新手媽媽覺得貝親的設計還是挺合理的。

通過查找,我發現貝親的牙膠家族成員還挺多。
3個月以上,適合小花牙膠。

7個月以上,適合牙床訓練器。

除了牙膠之外,安撫巾也是很適合寶寶啃咬的。目前寶寶5個半月了,對長牙已經有一點適應了,愛上了啃安撫巾,軟軟的材質大概讓他覺得很安心吧。
當然,有的時候,我也會讓他啃啃布書,布書安全放心好消毒,還能培養娃看書的好習慣,真是一舉多得呢。
如果是再大一點,可以吃輔食的孩子,磨牙棒,磨牙小餅干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惜,我娃出牙太早,受了好幾天的罪。
小貼士:
每款牙膠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作為媽媽首要把控的是材質是否安全,推薦購買大品牌的,另外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挑選,盡量選擇適合寶寶自己抓握的牙膠。
牙膠對于寶寶來說也是一個玩具呢。
給寶寶更多的關愛和撫慰想想一下,從發硬的牙床里艱難地頂出一顆牙齒,就像一顆種子從泥土里破土而出,是多么不容易。
小小的寶寶什么都不懂,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疼,不知道怎么去緩解,只能大聲的哭鬧。千萬不要去責怪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為什么不好好睡覺。
出牙痛已經讓寶寶難受不已,這時的寶寶更需要大人的關愛。
白天,我和家里人會多陪孩子一起玩耍,做撫觸、練翻身、唱兒歌,逗他笑,以此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洗澡時,用紗布或者棉柔巾幫他清理口腔,輕輕按摩一下牙床,讓他的牙快點長出來,長痛不如短痛嘛。
晚上大概是最難帶的時候了,我已經習慣不能好好睡覺了。原本被他哭鬧惹煩的我試著把心態放平后,突然覺得不再煩躁,其實也就這一段特殊時期,熬過來就好了。
給娃喝一喝奶,咬一咬牙膠。不過,夜晚時的他好像更加依賴我,我會擠干凈奶后讓他咬一咬我的乳頭(防止喝太多奶,過度喂養),有時我會把他抱在胸前,他哭著一會,便在我懷里安心地睡去。
我想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給他更多的安全感,讓他知道媽媽理解他的痛苦,會一直在他身邊,陪伴他度過這段痛苦的時間。
好在一周之后,出牙痛慢慢緩解,他又成了那個好哄睡的娃啦!
寫在最后:
寶貝,出牙痛是一個特別的時期,但是看到你每一天的成長,媽媽都覺得很幸福。你讓我學會了做一個更加有耐心的媽媽,媽媽會不斷學習,陪你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美]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3-01(第6版,2018全新增訂)
2.張思萊,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中國婦女出版社,2017-01
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和娃一起成長的80后媽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291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