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螳螂嘴正常嗎(馬牙螳螂嘴鶴咬痕)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11)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那些所謂的“異類”,從來就不是什么異類。
隨著科學發展越來越進步的今天,更多人都能獲取到科普知識與資訊,對于過往一些新生兒異常的現象,如今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不一樣時,往往都會驚慌,認為寶寶是生病了或是有什么異常,其實大多數都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媽媽們不要過于憂慮擔心。

萊萊順產生下7斤重的男寶寶,用了10個小時,一身疲憊的萊萊都沒有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寶寶,累的直接就睡覺休息了。
出院回家之后,萊萊抱著孩子仔細地端詳,發現寶寶的后背和屁股處有大片淤青,萊萊一下子心疼不已,隨即怒火中燒認為是寶寶被人打了。

丈夫下班回到家,萊萊就直接讓老公看寶寶的淤青,丈夫看了之后哈哈大笑:“難不成你以為我家暴咱家寶寶了,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有,我已經咨詢護士了,這是蒙古斑。”
萊萊聽了丈夫的一番解釋后終于安下心來,原來這誤以為家暴導致淤青的印記是新生兒的常見現象,并不會影響孩子健康。
很多新生寶寶的軀干還有臀部四肢處會有一些青色斑,都是由于色素細胞沉著導致的,大概在1歲左右就會慢慢減退顏色,家長們不要過度恐慌。

除了蒙古斑之外,新生兒還會出現這些異常現象,媽媽們如若發現了先不要大驚小怪,因為很多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馬牙
馬牙是出現在新生baby牙齦上的小顆粒,像一顆顆小牙一樣,一般4~6周的新生兒口腔上顎中線兩側還有牙齦邊緣都會出現,這是由于上皮細胞堆積成的。

寶寶們出現馬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們不要過于擔憂,馬牙并不會影響寶寶的吃奶進食和乳牙發育,在之后的時間里會慢慢脫落,并不需要醫治。
很多老一輩的都會給孩子挑馬牙,千萬不要這樣做,很容易引起寶寶口腔感染,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一定要摒棄這種陋習。
▌螳螂嘴和馬牙類似的還有螳螂嘴,都是在寶寶身上多出來的一些東西,新生兒的口腔兩側會隆起一個較厚的脂肪壁,很多孩子的嘴部尤為明顯。

一些民間舊習俗觀點認為螳螂嘴會妨礙新生寶寶吃奶,所以要去割掉,可是殊不知螳螂嘴最大的優勢就是便于寶寶吸吮乳汁,有助于寶寶吸奶。
新生兒的脂肪墊是每個孩子都會具有的,并且屬于完全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們不要去做過多的干涉。
▌鶴咬痕
鶴咬痕也稱鶴吻痕,同時也是民間對寶寶身上紅斑的一種說法,這其中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來源。
白鶴鳥也被稱為送子鳥,通常誰家喜得貴子都是鶴鳥叼來送給父母的,孩子身上出現的紅印子都是因為鶴鳥咬傷的。

想必大家都清楚新生寶寶的來源是來自父親和母親精子卵子之間的結合,并非是鶴鳥叼來,新生兒的這些紅斑有些是因為色素沉淀形成的,家長們不必擔心。
鶴咬痕一般常出現在孩子的脖子后面,還有額頭和眼皮上,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印記也會慢慢消失,并不會對孩子健康造成影響。

新生寶寶的身體都非常敏感脆弱,需要媽媽們無微不至的呵護,新手媽媽們不要過于緊張和焦慮,針對小baby來說照顧好這幾個部位,就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①囟門:很多人不清楚寶寶囟門的位置,就在頭骨中間一塊還沒有完全閉合的空間,媽媽們要小心不要讓寶寶磕碰到這個部位,注意孩子的安全。
②眼睛:小寶寶總是喜歡用手抓來抓去的,不小心撓到眼睛,手上的細菌就會感染進眼部,媽媽們記得在給寶寶清洗臉部的時候,也要記得清洗寶寶眼部,也要勤給寶寶剪指甲。

③耳朵:媽媽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讓水和泡沫流進孩子的耳朵里,很容易引起孩子耳部發炎,更不要拿棉簽去給孩子掏耳朵,棉絮容易殘留耳部。
④屁股:小屁屁的護理家長們也不要忽略,在給寶寶換完尿布后也要做個徹底的清潔,讓孩子保持一個舒爽的皮膚狀態。
【木蓮媽媽寄語】
第一次做媽媽,面對照顧寶寶護理上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問題,不要發現寶寶和其它baby不一樣,就慌亂地忙投醫,家長們還是多學習育兒知識,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30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