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9)
曉雪剛剛旅游回來就忙不迭地和我說了件事原來,這次的國慶出游,不只是單純的游玩,更是她規劃已久的“斷奶”計劃的最后一步在出門之前,她其實已經做好了一段時間的鋪墊最終,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可以接受奶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寶寶在什么階段斷奶是最好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寶寶在什么階段斷奶是最好的
曉雪剛剛旅游回來就忙不迭地和我說了件事。原來,這次的國慶出游,不只是單純的游玩,更是她規劃已久的“斷奶”計劃的最后一步。在出門之前,她其實已經做好了一段時間的鋪墊。最終,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可以接受奶粉。
成功斷奶讓曉雪很高興,但高興之余,又不免有些惆悵:“雖然知道始終要斷奶,但失去了喂母乳時的那種完全親昵,感覺孩子不像以前一樣依賴我了,心中還是不免失落。”
是啊~畢竟沒有不散的宴席,該斷奶還是得斷奶。斷奶對于寶寶來說是成長的一個里程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們今天就為大家提供一個關于如何科學斷奶的方向,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媽媽給母乳喂養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一、“斷奶”意味著什么?哺乳,不僅是媽媽喂孩子吃飯,它是一種喂養關系,一種撫養孩子的方式。“斷奶”之后不僅是改變孩子的口糧,也是改變孩子日常生活中吃、睡、心理需求的滿足等許多既有的習慣。所以,“斷奶”其實是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過渡。
“斷奶”(wean),原本的意思是“成熟”,就像水果成熟后,該離開樹枝了一樣。這意味著,孩子斷奶之后開始變得完整了,他已經打好基礎,能夠獨立地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正因為如此,我們并不建議過早斷奶,時機未成熟就想讓寶寶加快步伐,可能會造成過早斷奶綜合征:包括易怒、侵略性強、習慣性的發脾氣,對照顧他的人過分依賴,無法建立更深更親密的關系。
相反,根據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所說:安心享受了父母關愛的寶寶(沒有提早斷奶),最終更獨立,更能接受與媽媽分開,可以更安全、更穩定地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而且也更容易教育,更有自信。
二、什么時候可以斷奶?我們先來看看各個權威機構給出的母乳喂養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嬰兒于出生后一小時內開始接受母乳喂養,并在六個月內接受純母乳喂養。之后,在持續接受母乳喂養的同時及時加入充足、安全和合理的補充食品喂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純母乳喂養六個月,并且根據母親和嬰兒雙方的意愿,將母乳喂養延續至一歲或更久。
中國衛健委: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純母乳喂養6個月。嬰兒添加輔食后可繼續母乳喂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綜合官方建議看,母乳喂養至少要持續到寶寶1歲左右。為什么是“一歲”?因為這個時候大多數寶寶對食物過敏的情況已經好轉,同時他對營養的需求也和以前不一樣了,隨著牙齒不斷長齊,孩子輔食的多樣化也能夠提供均衡營養。
當然,以上是官方建議。但斷奶,本身就不是一件可以照本宣科的事情,斷得順不順利,有沒有遺憾,媽媽自己才知道。所以,如美國兒科學會(AAP)所說:斷奶這件事要根據母親和嬰兒雙方的意愿。意思是,斷奶是母子兩人的事,媽媽愿意喂,孩子愿意吃,那就繼續。如果孩子吃夠了,或者媽媽喂夠了,自然可以考慮斷奶。
三、 如何科學斷奶?斷奶有兩個關鍵詞:停奶和替代。也就是說,在斷奶的過程中,要逐漸補充輔食、乳制品和情感撫慰。這里提到的是“逐漸”,指的就是斷奶是一個過程,絕對不能一刀切,要慢慢來。漸進式斷奶,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斷奶方式:
1、讓寶寶提前適應奶瓶喂養
我們鼓勵滿月之后就嘗試給寶寶使用奶瓶喂養(每周2-3次),既不會造成乳頭混淆,也能讓寶寶盡早適應奶瓶,以備不時之需。
6個月以后,無法接受奶瓶的寶寶,可以考慮用杯子喝奶。第一次給寶寶用奶瓶,最好在寶寶不太餓、心情比較愉悅的時候,這時寶寶會更有耐心接受一樣新的東西。
2、逐步引入奶粉
剛開始只添加一頓,推薦上午或者中午時段添加。這是因為一天當中,寶寶在睡醒前和睡覺前是最需要安撫的,白天寶寶的注意力反而更分散,更容易接受,也便于觀察寶寶是否有不良反應;引入奶粉三天后無任何過敏表現,可以再增加一頓奶粉;到第五天,如果寶寶接受良好的話,可以直接用奶瓶喂奶3-4次。
3、減少母乳次數
逐步引入奶粉,媽媽的母乳次數也應該逐步下降。但媽媽要千萬注意循序漸進,也就是每隔幾天減少一次喂奶,用至少一兩個星期的時間逐漸把喂奶次數降低下來。突然斷奶對媽媽是太大的考驗,很容易因為過度脹奶發生乳腺炎。
4、及時添加輔食
母乳對寶寶的好處,大家是知道的。但寶寶6個月后,母乳量和乳汁的營養成分都在逐漸下降,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鐵元素等都快趕不上寶寶的需求了,這個時候輔食的逐步加入和重要性逐漸增強。
因此,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量由少到多,品種由單一到豐富,不僅僅能給寶寶提供更多的營養來源,也能為寶寶的斷奶做準備!
5、情感撫慰
母乳對寶寶來說不僅是食物,更含有寶寶的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媽媽懷里吃奶,是孩子切身感受母愛的時刻,給寶寶帶來信任和安全感。
當真的決定要斷奶了,媽媽的態度就要溫柔而堅定,不管是多大的寶寶,媽媽都可以提前和他溝通,并且通過給予寶寶充分的關注和擁抱要讓寶寶知道媽媽只是不給你喂奶了,而不是不愛你了。
這個時候爸爸更要站出來,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提前減少寶寶對媽媽的依賴。同時,其他家人也應有意識地多與寶寶接觸,如帶寶寶去公園,接觸大自然,開闊眼界;跟寶寶一起做游戲,使寶寶感到身邊的人都愛他,都跟他玩,使他高興……關鍵是要讓寶寶有安全感、信任感。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管寶寶什么時候斷奶,要是不巧生病了,斷奶念頭要先擱置。這個時候讓寶寶再喝母乳對生病的寶寶來說不僅是最好的安慰,而且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也有助于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對抗疾病。
四、斷奶的幾個誤區1、極端手法不可取。在乳房上涂辣椒、墨汁、苦瓜汁或黃蓮水等方法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寶寶做。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方法能杜絕孩子任性,讓孩子徹底絕望。但如果從孩子的立場出發,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會有極大的傷害,容易對寶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2、母嬰分離沒必要。有的媽媽斷奶時,會選擇把寶寶送到親戚家,幾天甚至好久都不見寶寶。
其實,斷奶不需要母嬰分離。國際母乳協會認為,處于斷奶期的孩子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愛、更多的身體撫慰。媽媽可以采取多擁抱、愛撫寶寶、和寶寶在一起玩他感興趣的游戲等方法,與寶寶進行感情交流,撫慰寶寶的不安情緒。切忌為了快速斷奶躲出去,將寶寶交其他家人喂養。
突然長時間的分離,會使寶寶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母乳依賴較強的寶寶,還易產生焦慮情緒,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影響孩子飲食,睡眠,對寶寶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沒有好處。
3、斷奶排殘乳不推薦。我們之前也寫過排殘乳的文章。媽媽們要知道母乳是越排越多的,乳汁是一種特殊的液體,最后都會被我們的身體慢慢吸收,不需要別人通過所謂的手法去排掉的。
如果斷奶過程中發生乳房腫脹到難以忍受,可以適當用吸奶器泵掉一些。總體來說,提前做好準備功課,母子身心都會更容易接受。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了。關于這個話題,您有什么看法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654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