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

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21)

導讀近年來,安徽省司法廳始終將司法所工作作為全省司法行政重要基礎工程,攻堅克難,常抓不懈,推動司法所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目前,全省所有鄉鎮(街道)均建立了司法所....

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1)

近年來,安徽省司法廳始終將司法所工作作為全省司法行政重要基礎工程,攻堅克難,常抓不懈,推動司法所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目前,全省所有鄉鎮(街道)均建立了司法所,全省共有司法所1519個,在開發區設立司法所23個;有司法所工作人員5284人,72.5%司法所為3人以上所。司法所全部落實派出機構管理模式,95%的司法所落實副科級建制。全省司法所共配備汽車559輛,摩托車407輛,平均每所配備電腦4.1臺,司法所與省、市、縣司法行政機關實現專網互聯,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應用。司法所職能作用有效發揮,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抓規劃,著力明晰司法所工作發展路徑

司法所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安徽省司法廳加強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實施。近年來,安徽省司法廳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思路,先后制定《關于加強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兩年規劃》、《司法所建設第二個五年周期規劃》等一系列司法所工作指導性規劃意見,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為省廳司法所工作制定了科學明確、緊密銜接的路線圖,各項規劃的扎實推進把我省司法所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為拉高工作標桿,全力打造司法所工作“升級版”,2017年4月召開高規格的全省司法所建設工作視頻會議,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姚玉舟到會并作重要講話,各市、縣(市、區)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會并迅速部署落實會議精神,會上印發《全省司法所建設規范提升工程實施意見》,提出三年(2017—2019年)行動計劃,明確司法所建設規范提升工程“1357”目標(即:1個全省司法所升級發展總目標,3年發展考核周期,5個方面建設提升要求,7項具體評價指標),提出了司法所業務用房面積所均達到160平方米以上、專職聘用人員所均達到3人以上等具體標準。

抓落實,有力推動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一是強化示范引導。建立安徽省司法廳領導班子成員及機關處室、廳直單位聯系司法所制度,通過抓點帶面,形成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的整體合力。對一些工作滯后地方,廳領導分片包干,定期組織開展集中實地督查活動,與當地黨委、政府領導溝通協調,幫助解決問題。今年以來,省廳組織開展司法所規范提升工程“互學互評”活動,采取各市之間交叉進行的形式,由各市司法局分管局長帶隊,對司法所建設規范提升工程示范推進縣(市、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互學互評,交流規范提升工程推進成果和經驗。印發《安徽省司法廳關于命名全省司法所建設規范提升工程示范縣(市、區)的決定》(皖司發[2019]17號),命名長豐縣等23個縣(市、區)為“全省司法所規范提升工程示范縣(市、區)”,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路作用。

二是強化督導工作。制定實施《全省司法所工作巡查辦法》、《省級示范司法所動態管理辦法》,要求省、市、縣三級結合基層重點工作,不定期組織人員隨機采取暗訪形式,掌握司法所工作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存在問題。今年4月,省廳組織人員對蕪湖、銅陵2個市4個縣的司法所進行暗訪巡查,實地檢查了司法所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開展等情況,下發情況通報,督導整改問題。

三是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安徽省司法廳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市,建立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責任制度,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作為市司法局長到省廳報告重要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成效顯著的市、縣(市、區)司法局,省廳給予表彰獎勵;爭取省委政法委支持,將司法所工作規范提升工程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省綜治考核內容。2019年,我們將“基層司法所達到規范提升要求”列為法治政府年度考核三級指標,從而將司法所工作納入省政府對各市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

抓協調,切實強化司法所工作保障

加強協調,努力為司法所工作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保障條件是安徽省司法廳的重要責任。安徽省司法廳積極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委政法委領導匯報中央及司法部關于加強基層工作的意見、基層工作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問題,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和相關部門支持。早在2003年,省委辦公廳即以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鄉鎮(街道)司法所作為縣(市、區)司法局的派出機構,建議作為副科級建制。為落實政法委津貼,省廳多次主動與省人社廳溝通協調,爭取省人社廳發函進一步明確了政法委津貼發放范圍,全面落實了司法所專職在編人員月度1200元工作津貼。為便于司法所人員開展工作,省廳出臺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統一著裝的意見,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

在司法所工作經費保障方面,與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基本業務裝備配備實施標準和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公用經費保障標準,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人均公用經費達到2.6萬元以上。2019年,省財政廳在新增轉移支付中安排1800萬元項目經費,專項用于人民調解員辦案補貼。積極組織實施司法所國債項目,建成司法所業務用房19.8萬平方米。司法所建設規范提升工程實施以來,各地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通過新建、改造、置換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改善司法所基礎設施條件,完成了80%以上老舊司法所業務用房翻新改造任務,新建鄉鎮司法所業務用房面積所均達到200平方米以上。

抓規范,不斷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

近年來,安徽省司法廳注重加強制度規范頂層設計,為全面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據。制定出臺《安徽省司法所檔案管理辦法》、《安徽省司法所工作人員行為準則》等文件,指導各地建立健全司法所政治學習、例會學習、檔案管理、業務公開等各項規章制度,司法所日常管理和各項業務工作步入規范運作的軌道。制定《安徽省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指導大綱》,對司法所組織機構、業務建設、基礎設施、管理制度、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建設規范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規范,為各地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提供了統一標準的指導細則。制定推行《安徽省司法所形象識別系統基本規范》、《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形象識別系統基本規范》,全省100%司法所建成了形象識別系統,整體形象煥然一新,強化了司法所形象辨識度和整體規范性。

抓履職, 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

一是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在全省建立人民調解研判預警機制,依托人民調解信息化平臺,司法所每月收集、分析、研判矛盾糾紛特點趨勢,向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報送研判預警報告。司法所會同公安派出所普遍建立“警民聯調室”,配備專職調解員2250名,有效調解非警務類糾紛,取得較好工作成效。2019年上半年,全省司法所直接參與調解疑難、復雜糾紛16084件。

二是嚴格規范社區矯正日常監管。司法所普遍建立社區矯正監管微信群,定期開展上門走訪、入戶核查、見面談話等工作。2018年,全省新接收社區服刑人員31218人,再犯罪率0.1%,沒有發生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再犯罪案件。

三是深入開展“黃絲帶幫教行動”,充分發揮基層司法行政部門、民盟組織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安置幫教工作。截至6月底,全省司法所參與開展幫扶活動780余場次,幫扶特殊人群2.8 萬余人次。“黃絲幫教行動”現已成為安徽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工作品牌。

四是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目前,全省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已普遍建立,建成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443個,規范化率達95%以上。按照“3 x”模式,工作站已全面進駐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等基本功能及其他拓展功能,建立健全各項業務臺賬,積極開展便民服務工作。

原標題:安徽:持續推進司法所工作提檔升級

以上來源:司法部微信公眾號

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2)

知識拓展:司法所是干嘛的?

一、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二、工作內容: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

3、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4、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5、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三、司法所是行政編制。

社區矯正知識拓展:

社區矯正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及其派出機構(司法所)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通過思想改造和勞動改造,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目的:1、直接目的:通過社區矯正組織進行的社會化的教育,使罪犯適應并順利回歸社會。2、間接目的:增強社區公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3、根本目的: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一、《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第十一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定期向司法所報告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的情況。發生居所變化、工作變動、家庭重大變故以及接觸對其矯正產生不利影響人員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及時報告。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還應當每個月向司法所報告本人身體情況,每三個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第十二條 對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確定需經批準才能進入的特定區域或者場所,社區矯正人員確需進入的,應當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并告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三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第十五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于八小時。

第十六條 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于八小時。

第二十三、四、五、六、七條社區矯正人員有相關違反規定情形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警告、提請治安拘留、提請撤銷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收監執行等三種處罰。

二、《刑法》對于管制、緩刑、假釋罪犯的社區矯正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九條 被管制罪犯的義務與權利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五條 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第七十六條 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后果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 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第八十一條 假釋的適用條件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第八十四條 假釋犯應遵守的規定

被宣告假釋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監督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監督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監督機關批準。

第八十五條 假釋考驗及其積極后果

對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并公開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條 假釋的撤銷及其處理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實行數罪并罰。 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實行數罪并罰。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假釋,收監執行未執行完畢的刑罰。

三、《刑事訴訟法》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社區矯正規定:

第二百六十五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第二百六十八條

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收監: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監督管理規定的; (三)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滿的。 對于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應當予以收監的,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在監外執行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脫逃的,脫逃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 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執行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監獄或者看守所。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第二百七十條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司法所工作人員統一配備了制式服裝)(3)

TAGS標簽:  司法所  工作人員  統一  配備  制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36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