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20)
孩子從一出生到進入小學之前,會經歷各個敏感期。這些敏感期會引導孩子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形成對周圍人、事、物的一些概念,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因勢利導會讓孩子的教育更加輕松。

何為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兒童在某個時期內對某項特定的技能技巧或認知能力掌握的一個最迅速、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
如果此時家長能夠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對孩子加以指導和適時地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的敏感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會出現反復甚至會有多個敏感期交替重復出現的情況。

敏感期有哪些
1.動作敏感期(0-6歲)
這個過程會持續很長,幾乎伴隨著孩子一路走到小學。并且是會反復出現的。但是會一次比一次更加精細。
孩子在這個階段從最初的無意識的動作,通過這個階段練習,逐漸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動作,從而學會觸摸、翻身、爬行、行走跳躍等動作。處于動作敏感期的孩子會非常的好動,當他們get到一個新技能的時候,還會無數次的進行練習,熟悉。比如處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就非常喜歡上下樓梯、踩水坑、或者專門找有障礙物的地方進行"探險"等。父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進行嘗試,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大肌肉得到鍛煉,也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2.語言敏感期(0-6歲)
與動作敏感相同,語言敏感的期段也會延續至孩子進入小學。嬰兒大概幾個月的時候就會咿咿呀呀的發出聲音尋求大人的回應,逐漸就會模仿大人吐字發音。此時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規范性,通過講故事、提問等各種方式來引導孩子開口說話。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孩子到三四歲的時候,語言敏感期會和邏輯敏感期產生重疊,此時的孩子會變產生非常多的疑問"為什么我是男生,甜甜是女生""為什么天會黑"而且通常是一個為什么解答了后面還有無數個為什么等著你,父母們通常被問得暈頭轉向。父母此時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孩子正是通過一次次的發問,來認識世界和建立自己初期的邏輯關系的。

此時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類似于百科全書或者十萬個為什么的之類的繪本或者圖冊,方便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3.規則敏感期(0-4歲)
寶寶出生之后就會有對秩序的基本需求,等孩子大約2歲左右的時候,這種需求會產生一種大的爆發。這時的孩子特別執著于對規則和秩序。這個執著程度常常讓大人不知所措。這種秩序感表現在生活的各方各面,生活習慣、物品擺放、約定、場所等等。
通常果果寶寶回家是要按門鈴,然后果果媽帶著果果一起開門。可是有天果果爸爸自己帶了鑰匙開門回家,果果一下就不樂意了,站在門口大哭。非得要求爸爸重新拎包出門又"回"一次家才肯作罷。當處于敏感期的孩子他認為的規則一旦被改變,哪怕是一點點都會讓他感到焦慮和不安。

作為父母,發現孩子處于這個時期時,要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順應孩子秩序感發展的需要,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不要粗暴的干涉或者打破孩子的秩序感。
各個敏感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正是因為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敏感期才一點點的完成了心理上的成長。此時父母要多去觀察孩子,利用敏感期引導孩子,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路徑,激發孩子的潛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29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