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高跟鞋的由來和最早用處(高跟鞋的歷史由來)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20)
14世紀:最早的高跟鞋可追溯到中國明朝時期,為明朝時興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以絲綢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制作十分講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翹鳳頭高底鞋,鞋長12厘米,高底長7厘米,寬5厘米,高4.5厘米。大多認為高跟鞋源于西方,中國的高跟鞋早于西方100年之久。

15世紀:法國宮廷服裝師發明了高跟鞋。自那以后,鞋跟的高矮寬窄雖不時有變,但對高跟鞋的狂熱卻歷久不衰。不論你處于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無論身材肥胖或纖瘦,鞋子永遠跟你在一起。”
16世紀:其實,在西方高跟鞋最初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人們騎馬時雙腳能夠扣緊馬鐙。直到16世紀末高跟鞋才成為貴族的時尚玩意。據說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為了令自己看來更高大、更威武、更具自信和更具權威,于是就讓鞋匠為他的鞋裝上4吋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紅色以示其尊貴身份。

17世紀:高跟鞋開始成為男女時裝的一個重要元素。這時的高跟鞋有3寸高,鞋身相當細長,鞋跟與鞋底連成一體,若你有機會走到17世紀的街上,你會發現街上所有行人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鞋子,因為當時的造鞋技巧只能造出一款高跟鞋的樣式。
18世紀:由17世紀末開始,人們開始嘗試制造纖細的鞋跟,可惜支撐力不足,唯有加寬鞋跟的頂部以連接鞋底,到了18世紀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漸漸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絲帶及蝴蝶結的鞋子。

19世紀:可愛的MaryJane鞋款首次推出,這個款式在19世紀流行了長達50年之久,當時的造鞋技術已相當成熟,流行以不同用料如緞子、絲綢及皮革來造鞋,款式亦更加多元化。
現實中想要自己顯的性感一些的女人,也都很熱衷于高跟鞋。
高跟鞋那細長的根部,纖細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在鞋類之中,如果說造型最有藝術性的,也非高跟鞋莫屬。
電影中的《灰姑娘》,那雙有魔法的鞋,也是高跟鞋。

穿高跟鞋的好處:
首先對健康有一定的好處。高跟鞋的造型適應人的腳心(足弓)自然狀態,使走路具有彈性,感覺輕盈、有精神。由于鞋跟高,走路時為了保持平衡,必然要挺胸收腹,小腿使力,有助于胸廓擴大,肺活量增加,并可使腹肌和小腿肌肉發達;還能增加腹壓,減少腹部脂肪,對肥胖婦女有益。 同時,穿高跟鞋走路時,由于前腳掌著地,減少了震動,對內臟和大腦有保護作用,人在跑、跳時,先用腳尖著地,道理就在于此 其次,穿高跟鞋可防治某些疾病。穿高跟鞋時,由于避免了全腳掌著地,可以防止扁平足,有扁平足的人,穿高跟鞋有矯正作用,但不可穿尖頭高跟鞋或尖頭皮鞋。
下肢靜脈曲張,是婦女常見的一種病,而高跟鞋由于抬高了足弓,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不但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對已患此癥的,穿高跟鞋可以得到改善。穿高跟鞋走路時挺胸收腹,不但對肺部、腹部有好處,而且可以防止胃下垂、子宮后傾和駝背等。
還有,穿高跟鞋可以使女性胸部與臀部突出,可顯示出女性的曲線美,使站、立走的姿勢形態更加優美,更加精神,富有青春感。尤其對于身材矮小和成熟較晚的女青年,穿上高跟鞋,能從外觀上調高個頭,有利于身心健康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722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