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宿松農村旅游攻略(美麗的鄉鎮及特色美食)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7)
美麗的故鄉——宿松,帶你領略各大鄉鎮及美食!

1、洲頭鄉“水鄉古鎮”
是一個有5萬人口的農業大鄉,11個行政村,主產棉花、水稻和水產品,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總面積達14萬畝,覆蓋洲頭鄉全域,洲頭鄉依托黃金水道的長江,鄉鎮沿線、鎮內公路設施良好,水陸交通便利。其中我聽的最多的估計就是金壩葡萄吧,甜甜的酸酸的,確實蠻好吃,還有草莓園。

2、九姑鄉
九姑鄉位于鑿山腳下,大賽湖之濱,水生動植物品種繁多,魚、蝦、蟹、芡實、蓮子、菱角等產量豐富,淡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宿松縣石灰石儲量最多、最優質的鑿山部分就在九姑鄉境內,儲量豐富,是我縣重要的石料加工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名優特產品有:萬順鞭炮,年生產量30000000萬噸,產值超1000萬元,“霸王鞭”黑芝麻,種植面積600畝,產值近30萬元,鄭任喜板鴨,產值超50萬元。

3、程嶺鄉“魚米之鄉”
程嶺鄉位于宿松縣東大門腹地,東濱泊湖,水產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黃梅調、大鼓書、游龍燈、劃龍船等傳統節目經久不,鑿山仙洞聲名遠播,三國古戰場月山寨戰鼓聲猶聞,黃鱔咀遺址被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汪革在此煉鐵捕魚、富可敵國。

4、高嶺鄉
高嶺鄉是宿松縣優質棉生產基地,淡水養殖條件極佳,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河沙儲量大,尤其是黃砂含硅品位高,是工業、化工企業的極好原料,經濟價值高,地下煤礦儲量大,是皖西南儲量最大的煤田之一。境內有涼亭河、黑洋河,自北向南,進入泊湖,高嶺鄉冬棗也是遍地都是哦。

5、五里鄉“十里桃源”
五里鄉是宿松的東大門,素有“十里桃源”之美譽。前是龍湖,后靠座山,良田千頃,果林萬畝,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積聚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閃耀著文明的靈光。清朝翰林院編修,兵部主事,與曾國藩交誼甚篤的石廣均是該鄉萬緣墩人。安徽當代著名書法家,老紅軍黎光祖誕生于此。太白書臺坐落在金龍村,舊為宿松十景之一,太子廟(即梁儲宮)建于1622年,有遺址可見。

6、佐壩鄉漁米之鄉
佐壩鄉位置特點是“五指繞水”,因此,水資源很豐富,出產各種名、特、優水產和農產品,共中黃湖大閘蟹、羅氏沼蝦和龍湖綠色無公害大米享譽全國,湖泊、灘涂、丘陵、山場依次分布,開發潛力巨大,享有漁米之鄉之美譽。而且佐壩鄉的魚面是當地的一大特色美食,味道美極了。

7、隘口鄉“三省后花園”
雄踞二郎河流域沖積平原,北靠陳漢山區(大別山余脈)的咽喉要塞,是全縣主要經果林生產基地。主要生產“九井紅”巨桃,黑李、柑桔、板栗等,又是全縣茶葉生產基地。同時又是旅游之圣地,既有九井溝、千年羅漢古松和“石破天驚”等獨特自然景觀,被譽為“三省后花園”。是安徽省唯一擁有生產煙花爆竹資質的定點生產單位,產品暢銷華東六省一市,又有始建于唐代的燃燈古寺(舊時宿松十景之一)、清代閔浙巡撫羅遵殿、1931年中共宿松縣黨員代表會議遺址等歷史文化景觀,鄉境內深山古塢中的九井溝旅游風景區,東承黃山、九華山,緊擁“南國小長城”白崖寨,西連佛教重地五祖寺,南倚廬山、石鐘山和“長江絕島”小孤山,北續天柱山和花亭湖景區。

宿松有二十幾個鄉鎮,一篇文章放不下,小編接下來也會一一介紹的,歡迎關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92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