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余杭第一批公示(20人獲評2022年第一季度)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4)
為著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服務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先進人物在提升公民道德建設、奮力打響“創新余杭、品質之區、文明圣地”城市品牌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區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持續開展“美麗余杭人”評選活動。經群眾推薦、基層遴選、部門審核,李盼盼等20人獲評2022年第一季度“美麗余杭人”。
李盼盼
“飛翔”在冰雪中的自強姑娘

來自瓶窯鎮的李盼盼是國家殘疾人越野滑雪隊運動員,因先天骶尾部脊柱裂伴脊膜膨出,肢體二級殘疾,常年依靠輪椅生活,但是她不向命運屈服,通過三年刻苦訓練,以優異表現成功入選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為浙江省首次參加冬殘奧會的三名運動員之一(全市唯一),為國家贏得了本屆冬殘奧會越野滑雪項目兩枚銅牌,實現浙江省冬殘奧會獎牌零的突破。她詮釋了新時代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彰顯了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勇于攀登的優秀品格,收到省委、省政府賀電褒揚。
運動讓李盼盼收獲了自信和笑容,參加殘奧會、為國爭光,是李盼盼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她終于圓夢了,她說:“國家給了我們最好的保障條件,我當然要以最好的成績回報國家。”
(上下滑動查看)
吳文迪
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守護者

吳文迪辦案經驗豐富,曾辦理過大量疑難復雜案件,其牽頭辦理的吳某等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獲評最高檢“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2020年至2021年間,吳文迪作為專案組主要成員參與辦理檢察機關全國首例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這起案件來源于2019年發生的一起猥褻兒童案,被告人誘使一名不滿10歲的女童拍攝裸照和視頻,進行罪惡的“隔空猥褻”。吳文迪和同事在勘查被告人手機后發現,里面竟還有不少女童的裸照和視頻。經調查,這些女童和被告人都使用了同一短視頻App,被告人正是利用了軟件的推送、私信等功能,逐步騙取孩子們的信任,最終一步步通過網絡對她們進行侵害。
專案組立刻將線索逐級上報至最高檢,經研判,大家達成一致意見:軟件在對兒童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及使用等方面均存在問題,已侵害了眾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021年3月,調解協議最終生效。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吳文迪和同事們多次咨詢法律、技術專家,兼顧企業的發展和技術條件等客觀情況,最終推動涉案企業作出36大項、70余小項整改,如:重點落實“監護人明示同意”規則,制定單獨的兒童個人信息保護規則、用戶協議,建立專門的兒童信息保護池,創建推送涉未成年人內容的獨立算法等機制。
該案被稱作“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民事公益訴訟第一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相關互聯網企業也紛紛以此案為借鑒,對其提供的網絡產品和服務進行自查整改,主動解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
(上下滑動查看)
朱利良 楊偉 伍永斌
辦案救人兩不誤 該出手時就出手

2月25日, 余杭派出所副所長朱利良帶領輔警楊偉、伍永斌前往富陽,行駛至中泰街道張塢村路段時,突然看到一名群眾在路邊呼救,朱利良等人立即停車上前查看。“警察同志,有一位老人從路邊的石壩上摔下來了,頭部剛好磕在溝渠邊角,流了很多血,人已經昏過去了。” 三人聽聞后,快步來到受傷老人身邊,發現其頭部受傷較重,傷口約有10厘米,已處于昏迷狀態。朱利良立即撥打了120,“救護車趕來還要點時間,目前當務之急是止血。”朱利良將傷者頭部微微抬高,并使用干凈的衣物對傷口進行止血。輔警楊偉指揮過往車輛注意避讓,確保救援現場安全。輔警伍永斌迅速聯系派出所綜合勤務室,繼續對抓捕對象進行研判。 幾分鐘后,120救護車到達現場,三人配合醫護人員一起將老人抬上車。由于搶救及時,徐大媽已脫離生命危險。
(上下滑動查看)
姚燕春
生命至上 無問西東

中泰街道黨員姚燕春是余杭區民安救援隊負責人。民安救援隊是由一群越野愛好者自發組建的公益組織,姚燕春負責協調人員、機械,還要制定專業的救援方案。今年,有一位患有輕微老年癡呆癥的奶奶從家中走失,報警后民安救援隊趕到現場協同進行搜救。姚燕春第一時間制定尋找方案,從水、陸、空三組同時開展搜尋,姚燕春說:“不管找幾天,哪怕不睡覺,都要把老人找到。”經過大家一夜的尋找,次日早晨在一棵樹下終于找到了老人。家人和被救老人連連向救援隊表示感謝,姚燕春表示:“我們只想堅守這份純粹,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姚燕春不僅自己有這一顆公益心,他更是發動身邊的人也一起參與,他的妻子以及他的朋友也被他的善心感染加入這個組織。
(上下滑動查看)
李鳳翔
古稀殘疾老人胸懷大愛

73歲的李鳳翔是朱廟社區文明志愿者隊伍的志愿者,負責主要路口的交通文明勸導工作;他還是社區殘疾人協會委員,聯系社區65名殘疾人。多年來,他不遺余力地協助社區做好殘疾人工作,幫助他們找工作、申請無障礙設施。社區里的殘疾人情況如何、有什么需求,他都一清二楚。李鳳翔早年遭遇車禍,至今左小腿上還打著12根鋼釘,但仍認認真真參與公益活動。去年12月24日早7時30分,李鳳翔準時來到良睦路、東蓮街路口,一位只穿著毛衣、秋褲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問他要去哪里,記不記得子女電話,他都不回答,自顧往橋上走去。因為赤腳,那位老人的右腳腳趾頭破了皮,流了好多血,我給他簡單包了一下。”李鳳翔判斷這位老人肯定是走失了,趕緊撥打110。幾分鐘后,民警趕到現場,在協助做好相關記錄后,李鳳翔才放下心來繼續工作。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繁重,李鳳翔每天7時出門,早高峰交通文明勸導工作結束后,他又匆匆趕到社區,協助開展亮碼測溫工作。17時,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路口進行文明勸導。一天下來,回到家總要到19時。
(上下滑動查看)
黃毓
投身竹笛業 助力共富夢

黃毓現任杭州迦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笛二代”,她自幼學習竹笛,至今已有20多年。2011年,黃毓考上杭州師范大學音樂表演系竹笛專業。畢業后,黃毓回到村里,跟著父親一起制作竹笛,也幫忙打理家里的竹笛生意。2016年,黃毓成立了自己的竹笛培訓工作室,在指導竹笛制作的同時,也帶領中泰的小朋友學習竹笛演奏。 據師傅們說,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走黃毓的路,讓中泰制笛技術能一直傳承下去,他們相信,后輩們能為中泰竹笛闖出一番新天地。 一直以來,黃毓都在為竹笛行業發展發光發熱,她帶頭成立了中泰紫荊村竹笛樂隊,將中央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浙江省藝校等院校畢業的“笛二代”凝聚到一起,畢業后回到村里,用新一代的方式增加中泰竹笛的影響力、擴大中泰竹笛的銷路,為中泰竹笛產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如今,紫荊村已經從30多年前的小山村蝶變成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而正是因為有了黃毓這樣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的“笛二代”,中泰的竹笛產業才能得到進一步傳承,他們接過父輩們的理想,繼續開拓創新,努力把共富夢想照進現實。
(上下滑動查看)
王淵鵬夫婦
一口鄉音解老人隔離之憂

58歲的王淵鵬從小因病四肢嚴重殘疾,但他寫得一手好書法,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形象“桂冠”二字就出自他手。妻子張秀英一直在生活和事業上幫助丈夫。夫妻倆都是熱心腸,疫情期間,王淵鵬夫婦擔起了開導仁和街道隔離點老人的責任。3月9日仁和街道發生疫情,永勝村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王淵鵬夫婦與村里許多老人最后一批前往隔離酒店,第一天中午,因不知道隔離要求,很多老人還想和往常一樣串門喝茶,被工作人員勸阻,情緒激動。村干部在別的酒店隔離,遠水救不了近火,王淵鵬夫婦便主動擔起重任,用一口鄉音、一根電話線和一部手機為老人排憂解難,成了隔離點中的“知心熱線”。集中隔離期間,原本老人們串門打茶會的時間變成了跟王淵鵬夫婦煲電話粥的時光。酒店的電視機不會開,骨骼不好要換硬床墊,中午的飯菜太硬咬不動……王淵鵬夫婦每天都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撥打電話幫助老人協調解決問題,接電話更是不限時間,無論午間還是深夜,他們始終在線。“生活不抱怨,一切靠自己。”這是王淵鵬夫婦的人生信條。因為常懷感恩之心,夫妻倆更愿意去克服困難,把溫暖帶給周遭的人。用王淵鵬的話說,“我們一直活得特別有存在感和幸福感。”
(上下滑動查看)
顧琴
身體力行 傳承孝老愛親美德

來自良渚街道的顧琴今年39歲,身邊人每每提起她,都會交口稱贊,她不僅孝敬公婆、服侍父母,還長年照顧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她說:“百善孝為先,這都是應該的。”2007年,顧琴70多歲的奶奶突發闌尾炎,需要住院治療,她主動擔負起住院陪護照顧奶奶的重任,白天陪護給老人買飯,幫奶奶擦身翻背、洗臉洗腳、洗衣服、剪指甲、盯吃藥,晚上陪床,時刻關注奶奶的狀況,一連多天奔波在工作單位和醫院。顧琴還是兩個孩子眼里的“好媽媽”。2017年,6個月大的小兒子因為肺炎要在醫院住院治療,她一個人在醫院陪護,丈夫則擔負起了接送和照顧大女兒的任務。“不能讓妻子這么勞累,家里的事情我們都得共同分擔。”顧琴的丈夫說。后來,顧琴的婆婆腿腳不好,又輕微中風,她馬上和丈夫決定把老人接來身邊照顧,讓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家能安享晚年,有了夫妻倆的照顧,老人家很開心,身體也好了不少。
(上下滑動查看)
馮美英
在平凡生活中演繹 愛和家的真諦

連具塘村村民馮美英一家在北方經商,經過多年打拼生意穩定之時,馮美英被確診為乳腺癌。雪上加霜的是,遠在老家的公婆也傳出身體欠佳無人照顧的消息。經過深思熟慮,馮美英決定放棄打拼多年的生意回到老家,從此開始一邊照顧老人一邊治療疾病的日子。馮美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庭院美化、長輩飲食起居、生活瑣事一切都有條不紊,在她的照顧下,公婆的氣色越來越好,家里的庭院也多次被村、街道評為“美麗庭院”。馮美英不僅有家庭小愛,還有社會大愛。2015年,村里招募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馮美英報了名,照顧起村里的困難老人,每周為他們上門洗頭擦身、收拾房間、談心解悶、排憂解難。
(上下滑動查看)
陳祚煒
以近乎“鈍”的傻氣誠信經營

陳祚煒(右一)畢業后開始著手創辦本來設計文創家居品牌,十余年間,懷揣著對這份職業的熱愛,憑借著近乎“鈍”的誠信經營理念,將品牌打造成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原創設計品牌,產品多次獲國內外獎項,并遠銷全球多地。陳祚煒堅持向用戶展示每款產品、每個細節最質樸最誠實的一面,他說:“想要做好一個品牌,從設計之初就不能有投機心理,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也不能有偷工減料的思想。”他的品牌獲得了海內外客戶的一致好評。對于合作伙伴,陳祚煒也是嚴格要求,不能留空子、不能占便宜,提供的產品質量必須一分一毫不能差。他說,誠信經營絕不是作秀式的表面功夫,應該要深入到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每個細節去,再延續到其他每個環節中,并一直堅持做下去。誠信立業要從誠信做產品開始,這是他堅守的理念,也是他一如既往的追求。
(上下滑動查看)
邢建東
做事做人 修車修心

邢建東(左一)是東東汽修店的老板。說起這家汽修店,倉前周邊的顧客都會豎起大拇指。從事汽修三十余年來,邢建東一直本著誠不欺客的理念。“開店30年來,來修車的70%都是老顧客,新客戶也基本都是老顧客介紹、慕名前來的。”邢建東說,他的店面經過幾次搬遷,也幾經擴大,現在店里還用起了成本較高的四輪定位設備,但他始終堅守初心,堅持誠信為本,一直先談價再修車,修車工時費30年沒有漲過價,類似換燈泡、加防凍液、車胎充氣這些“小修小補”早就已經不在他的收費賬單上,而是配套服務。“凡是能修的零件堅決建議不換,絕不讓顧客多花一分錢。”邢建東說。這些年,邢建東過硬的技術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拜師學藝,已經帶過十幾個徒弟,邢建東希望他們在學好技術的基礎上,也能有誠信的品質,“既然開門迎客,就要講質量、談誠信,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也對店里的每位工作人員、徒弟都是這么要求的。”邢建東如是說。
(上下滑動查看)
張丹丹
臨危不懼 5分鐘霸氣滅火勇救鄰居

2月26日晚,良渚街道白洋港城1期一居民住宅突發火情。關鍵時刻,家住對門的姑娘張丹丹手提滅火器淡定沖出,一邊霸氣滅火,一邊指揮救援,在一分鐘內成功將火撲滅。敷著面膜直面火焰的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面膜女俠”。當意外來臨時,愛美女孩張丹丹以教科書式的滅火方式,及時將火撲滅,化險為夷,避免了火災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丹丹說,多虧公司平時的消防演練,她才能迅速做出反應,整個救火過程她是完全沒顧上害怕,事后才感到心有余悸。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為張丹丹頒發正能量獎勵5000元。對于表彰和獎勵,張丹丹覺得挺害羞:“我也不是啥大俠,換作別人遇上了,同樣也會沖上去幫忙的。”至于獎金,她想用到與消防安全相關的公益行動中,“一部分用在自己居住的小區里,另一部分用到老家的消防安全普及中去。”
(上下滑動查看)
李素文
逆行的身影 勇毅的擔當

2003年,李素文來到閑林街道工作,在社區一干就是16年。這幾年,李素文勇于創新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小區治理路徑,曾獲得過新時代浙江省“萬名好黨員”、杭州市社區治理和服務工作先進個人、余杭區服務保障杭州G20峰會優秀志愿者等榮譽。良睦社區成立以來,李素文帶領工作人員一起開展各項工作,在讓社區走上正軌的基礎上,深入居民中間,幫助居民解決最切身的需求。在今年疫情期間,李素文一直在一線抗疫,她逆行的身影、勇毅的擔當,為寒冬注入一股暖流。1月14日晚,閑林街道確診一陽性病例;1月15日,良睦社區泊林漫谷美墅園1—9幢高層被確定為封控區。“盡快到核酸檢測點,隔離期間不能出入小區……”很快,李素文開始扯著嗓子忙開了。她馬不停蹄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摸排人員、安排物資、布置點位、調配人員,在最初的36個小時里,她接打了100多通電話。“作為一個有著16年黨齡的黨員,又是社區的‘當家人’,沖鋒在前是理所當然的。”小區封控后,一位高血壓患者斷了藥,李素文將藥品送上樓,還貼心地在藥盒上貼了一張“攜手共克時艱”便利貼。她說,想將抗疫必勝的決心用這種細微的方式傳遞出去,為大家加油鼓勁。
(上下滑動查看)
柯細權
逆行而上 心系群眾安危

柯細權是倉前街道派出所的民警。3月9日,仁和街道疫情爆發,余杭公安全員進入戰時狀態。3月10日凌晨,接到所里指令后,柯細權火速帶領30余名警力支援仁和。由于疫情突發、支援警力不夠,原本當天18時至次日凌晨2時的勤務安排,他們硬是堅持到次日下午2時,連續作戰近20小時,柯細權和隊員們只能席地而眠。得知丈夫柯細權被抽調支援防疫一線,妻子程亞芬和兩個女兒早早地發來生日祝福。但柯細權一直忙于防疫執勤,直到晚上11時20分才發現信息。“剛到點位,都沒時間看視頻,謝謝寶寶的祝福!”為了不讓妻子擔心,柯細權看到信息后回復道。小區封控后,柯細權勤務之余又主動組織隊員給群眾送物資上門,整整三輛卡車的油、米、菜等物資,他帶領隊員們來回跑了30多趟。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余杭公安忠實踐行“三能”要求,全警上崗、逆行而上、不分晝夜、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投入本輪疫情防控阻擊戰。對他們來說,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才是最大的意義。
(上下滑動查看)
程璐
小女子也有大能量

1993年出生的程璐,是朱廟社區居委會最年輕的班子成員。余杭發生新一輪疫情后,程璐主動向社區請纓,奔赴防疫一線。程璐被分配到仁和街道永勝村,協助村里進行隔離人員管控。“說不害怕是假的,但看到當地村干部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跟村民解釋,嗓子啞了也沒時間喝水,又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程璐說,“作為社區干部,突然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到達仁和的當天晚上,程璐和同事們做電話流調工作一直到凌晨4時半,在板凳上睡了兩個小時囫圇覺,6時半又起來去對接密接轉運的工作。“跟一起在‘前線’戰斗的20多位倉前戰友一樣,我有責任和義務沖在最前線,同時我也是一名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程璐說。
(上下滑動查看)
葉利強
關心群眾急難愁盼 將工作做細做實

3月9日仁和街道發生疫情,家住永勝村朱家埭自然村的朱大伯一家需要集中隔離。但是,他們家養了35只羊。“我走了,羊怎么辦?”這可讓朱大伯愁壞了。由于村里防疫任務重,抽不開人手,朱大伯的擔憂被連夜上報給街道。街道設立了10個工作組,其中之一便是群眾關心關愛服務組,葉利強正是該服務組成員。農村出來的他深知這35只羊對這戶人家的重要性。“這件事情交給我吧,我小時候喂過羊,有點經驗。”葉利強說。“當時接到村干部電話,說讓我放心,每天都會有人幫我喂羊。”朱大伯回憶起在酒店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心里懸著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于是,從3月14日開始,葉利強和同事們多了一項任務:每天去喂一次羊,同時做好羊圈消殺。“不能餓著,也不能吃撐,放草料的量要掌握好,旁邊還要放些水。”葉利強說,“這些真的都是小事、很普通的事,是我們應該幫助老百姓做的。”
(上下滑動查看)
劉銀宇
堅守戰疫一線 展現青年擔當

3月9日疫情發生以來,26歲的良渚派出所民警劉銀宇主動請纓加入疫情防控一線,在卡口執勤崗位上連續堅守十多天。從卡口路面封控,到確診病例中心管控區點位,再到防疫卡口,劉銀宇以最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每項防疫工作任務中,堅決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地,克服困難,堅守崗位。通過實地觀察,他發現住戶可能通過小路繞行,他便仔細查找出關鍵點位,安排隊員值守,及時排查了防疫安全隱患。劉銀宇還積極走訪服務隔離村民,贏得了群眾對防疫工作的支持。初春早晚溫差大,群眾主動為執勤隊員提供熱水瓶、熱水器等生活設施,甚至有群眾開放一樓房間,給民警作為備勤休息區使用,警民同心為抗疫提供了堅強后盾。
(上下滑動查看)
施世偉
帶病堅守 盡顯責任與擔當

3月9日疫情再起,余杭三院瓶窯分院黨支部書記、院長施世偉(左一)帶領班子迅速響應、火速反應,立刻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中。集結號吹響后,施世偉帶領瓶窯分院140名工作人員不眠不休超負荷工作。施世偉平素有胃潰瘍,工作忙碌經常會忘記服藥,4天連軸轉讓他的胃又隱隱作痛。3月12日晚,他在單位工作直至凌晨,疼痛感越來越明顯,全身開始冒冷汗。凌晨3時半,在家人的堅持下被送進急診,連夜做了B超,原來是尿結石急性發作。打了止痛針、服用完藥物已是5時多,短暫休息后他又趕到單位,一邊輸液治療,一邊繼續指揮調度。 施世偉以責任擔當展現基層衛生人的抗疫決心,上演著抗疫保衛戰的余杭速度。
(上下滑動查看)
姜雅萍
不顧強制休息指令 堅守抗疫一線

在本輪疫情來襲前,徑山鎮平山村黨總支書記姜雅萍(左一)已預約了息肉摘除手術。3月11日手術后,躺在病床上的姜雅萍一直放不下村里事務,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再也耐不住性子,強烈要求強制出院。最終在他書寫承諾書,保證定期來檢查、打點滴后,醫生只能無奈放行。3月12日,姜雅萍回到工作崗位,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開展防疫宣傳、做好“愿檢盡檢”保障、“一老一小”核酸檢測任務等工作。徑山鎮黨委書記得知消息后,向姜雅萍下達了“強制休息令”,誰料他口頭答應著,手上的工作依舊不曾丟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平山村有序協調連續數輪的“愿檢盡檢”保障與統計等工作。當看到結果顯示全員陰性時,姜雅萍激動地說:“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作為黨員干部,我必須沖在防疫一線。”
(上下滑動查看)
仁和疫情封控區公安流調突擊隊
10人連續奮戰11天
戰斗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3月9日晚,錢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菜鳥物流園區發現新冠肺炎陽性確診病例后,余杭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章景嘯帶領民警邱衛建、張涌泉、潘程、魏巍、許洲、魯凌飛,輔警徐楊青、桂聰垚、沈超力組成流調突擊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深入封控核心區菜鳥網絡杭州仁和園區內,利用園區物流平臺自有數據資源開展流調溯源工作。突擊隊入園區后,圍繞食堂、宿舍等重點場景和“人車物”流件三大維度,通過視頻監控、內部數據調取、園區排查走訪細致開展流調溯源工作,為全區整體精準防疫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剛進來的三天基本沒睡過。”良渚派出所民警魯凌飛說。監控一幀一幀去看,查找相關人員和車輛信息,還要排摸快遞人員,一些臨時工還得通過細微線索去尋找,包裹的去向也得了解得一清二楚,所有信息必須提供給流調指揮部第一時間管控。他們全程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堅守在離病毒最近的核心戰場,充分展現了余杭公安的鐵軍姿態。
(上下滑動查看)
● 杭州市余杭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2022年66號通告
● 4月26日8-22時,杭州新增20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張瑚瀅、高瑤瑤
編輯/劉一塵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0473.html
上一篇:湖北宜昌宜美(湖北宜昌美麗凍)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