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衣服破了怎么縫針不留痕跡(一個破洞要縫上千針)
發布時間:2024-06-30閱讀(17)

外出時羽絨服不小心被勾壞、去年的羊絨衫拿出來卻發現破了一個小洞……扔了吧,有點可惜;補吧,有補丁不好看。另外,去哪補也是個問題?!翱p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織補的需求是否越來越少了呢?
織補有需求
店鋪經常“躲貓貓”
“無錫哪里有補衣服的地方?”,江南晚報記者在各大網絡平臺搜索發現,提出這個問題的市民并不在少數。搜索結果顯示,這些“織補店”大多隱藏在背街小巷,難以尋覓。而在這些店的點評中,除了衣服修補的效果,大家也分享了對店面位置的尋找過程:“店在恒隆對面建設銀行小巷子走到底”“路線走的有點曲折,老板娘還親自開電瓶車來接我”“進巷子里走100米左轉就能看到”……記者隨機采訪了數十位無錫市民,發現“想補衣服但不知道去哪里找”的問題尤為突出,“有時候不是不想補,就是特意去找一趟好麻煩,想想就算了。”
01

衣服破了補還是丟
市民考量多多
采訪中,市民劉佳瑩表示衣服的價格、新舊是她考慮是否補衣的重要因素:“貴的就去補,便宜的就直接扔掉或者在家穿?!倍鴦倓傃a完一件羽絨服的陶家慧則對補衣服這件事有點懊惱,“補完了還是有痕跡,補丁太明顯,我以后肯定不會再穿了。”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織補衣服的價格并不統一,便宜的二三十,貴的上百,在蘇寧廣場的一家洗護店內,店家推出的羽絨服無痕修補的價格高達560元?!暗胤诫y找”“修補效果不好”“價格不一”是市民們補衣時遇到的難題,也令他們在“補”與“丟”之間搖擺不定。
02

冬季需求旺
還能網絡下單
在何生織補店內,小小的操作臺前,已經被各式各樣的羽絨服、羊絨衫等衣物堆滿:“冬天是織補衣服的旺季,接單量能達到我全年生意的三分之一。特別是皮草、羽絨服、羊絨衫等衣物,本來價格就貴,要是破了一點就不要了,多可惜呀。像我今天剛剛修補好的一件羽絨服就要兩萬多呢。”
“皮草領子內有一塊皮破了,可以修嗎?”“羊絨衫上的洞怎么補???多少錢?”……打開何生的抖音號,評論區都是客人的咨詢。據其介紹,來店里的客人以年紀大的居多,但今年開始何生做抖音號后,用短視頻的方式把織補的方法、工作中的小故事等分享給大家,慢慢的也有很多年輕人找過來修補衣服,還有外地快遞過來的,最遠的有從山東、長春寄過來的,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十幾個快遞。
03

小破洞要縫上千針
織補技藝進非遺名錄
織補衣服看似是個穿針引線的“小技藝”,但要真正做好它卻并不容易。記者從無錫市文廣旅游局獲悉,沈廣茂織補、漿燙技藝今年入選《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沈廣茂公司工作37年的翁蟬君已年過五旬,從18歲就開始學習織補技藝,一直在織補行業深耕細作:“你看這條褲子上的洞,雖然小小一個,但這一橫排就有20、30根線,要織補到完全看不出來,需要上千針的功夫??椦a不同面料的衣服方法也不一樣,比如織補雙面呢大衣,織補完成后還要用鋼針刷把絨刷起來,讓它和原來一樣有絨感。”
翁蟬君本來是紡織廠的“織補師”,除了織補客人的衣物外還要修復廠里的壞布,后來技術進步,機器可以“斷線自?!?,不存在壞布了,他們就開始專門做織補衣物。翁蟬君表示,專業的織補并不是簡單地把衣服上的洞縫起來,而是用衣服本身的面料對破損處進行還原。不是“補丁”而是“無痕修復”,這樣的織補技術就像繡花一樣,是個精細活,要做好它需要十分的耐心。
04

生意還不錯
技藝傳承遇難處
“有時候一個活要坐著干兩三個小時,只盯著一處看,很費眼睛的?!蔽滔s君提到目前店內和自己一樣會織補的師傅還有兩位,都已年過五旬。這些年自己也帶過徒弟,但能堅持下來的人很少,“有的人過來看看幾天就走了,畢竟這個技藝帶來的經濟效益不算很高,真正要學會也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大家難免會覺得不劃算?!?/p>
何生從18歲就在解放西路做織補生意,如今已經32年,有的老客人從年輕時就找他縫補,現在都拿著孫子孫女的衣服來了。他同樣表示,雖然需求不少,生意也還不錯,但想學這個的年輕人很少,家里人也不愿意接班:“大家就覺得這個是小修小補的活?!?/p>
05


自2012年起,無錫市文明辦在梁溪區南禪寺景區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將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定為“無錫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志愿服務集中活動日”,向市民提供各種便民服務。考慮到現在會織補的師傅比較少,但市民確實有需求,今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特別邀請了兩位會織補的阿姨,為市民提供新增織補毛衣的服務。

責編:壽晨
來源:江南晚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1535.html
上一篇:陳程麗闖關(夢幻天使長成記)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