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21)
鐵帽子王,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
清朝共有12位“鐵帽子王”,一般的王爵爵位繼承的時候有降等繼承的,而鐵帽子王,承襲爵位無需降等。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饗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于恩封,他們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立功而受封的。

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有清一代,才12位。除了開國功臣外,只有四位,說明獲得鐵帽子王,需要很大的功勛,那么十三阿哥允祥究竟為雍正做了多大的貢獻,才獲此殊榮?下面我們來談談個中緣由。
幫助雍正奪嫡在康熙朝,由于太子的地位不穩,二立二廢,使得眾位阿哥為了儲位,競相結黨。除了太子黨之外,勢力最強的就是八爺黨和四爺黨。而作為皇子的十三阿哥是四爺黨的骨干,一直支持雍正,幫助雍正奪嫡。在關鍵時刻,給雍正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雍正即位以后,任命十三阿哥允祥總理大臣,封怡親王。雍正一共封了四位總理大臣,分別有廉親王允禩(也就是八阿哥)、怡親王允祥、馬齊、隆科多。其中封的八阿哥和馬齊,都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真正主事的就是老十三和隆科多。
后來雍正回憶即位初的情況時說到,輔政之初,八阿哥包藏禍心,擾亂國事,隆科多作威作福,攬勢招權。實際上就是指望十三爺一個人挺身而出,做了很多事情,才使得雍正慢慢坐穩皇位。可見十三爺和雍正感情之深,他才是真正幫雍正的人。

雍正不許官僚結黨,但是,很多官員想升遷,總想找個靠山。雍正知道這種情況與結黨不同,雖然表面上也不允許,但也沒有完全禁止。雍正作為皇帝想要控制封疆大吏,想他們對自己絕對忠誠,靠自己親自去做,有時不方便,所以要借助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就是十三爺允祥。
當有人報告,封疆大吏與十三阿哥也聯絡。雍正的批示就是十三阿哥是絕對忠誠清廉的,跟他聯絡沒事。十三阿哥就是替雍正辦事,和封疆大吏聯絡感情,讓他們絕對忠誠于雍正。

當初,年羹堯在青海的時候,主持青海軍事,隆科多經常向雍正進言,阻擾年羹堯成功。十三阿哥就主動向雍正進言,軍隊之事,既然已經委任給了年羹堯,只有給他帶兵的自由,不亂插手,他才能成功。
雍正聽了十三阿哥的話,沒有干涉年羹堯用兵,給他信任,于是,青海用兵取得了成功。雍正有時要處理一些官員,十三阿哥也多次進諫勸阻。

十三阿哥允祥不僅在九子奪嫡過程中,幫助雍正取得皇位,而且在即位之初,親自辦理了許多實際事務,為雍正朝的穩定作出了很大貢獻,并且還經常幫雍正加強與封疆大吏的聯絡,讓其絕對忠于雍正。除此之外還能夠直言進諫。十三阿哥允祥可謂對雍正盡心盡力。
由于這些貢獻,雍正對十三阿哥允祥封賞很多,對其家屬也有很多封賞。到了雍正的兒子乾隆即位后,定怡親王允祥的爵位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27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