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20)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網(www.thepaper.cn)有戲欄目的頭條號,欄目官方微博“@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文/戴桃疆
雖說在紙媒式微的當下,時尚和藝術刊物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幾乎要退化成面向粉絲制作的專題寫真集了,但在娛樂圈,尤其是內地影視這臺造星機器對時尚和藝術這兩個概念仍然存在著深度的誤解:穿貂或是說話時中英混雜就是時尚,穿搭古怪、邋遢不修邊幅就是藝術。
可能正是基于這個誤會,觀眾才會看到歐陽娜娜飾演的智障少女鹿小葵被收歸嘟嘴老板尚先生的麾下,迪麗熱巴飾演的女主角頂著一頭泡面頭進入藝術編輯部工作。
李慧珍同學不是不漂亮,只是不知道什么是美而已,而一個連什么叫審美都不懂的人,如何能夠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呢?審美可不是進入職場之后靠磨煉就能獲得的。

韓劇《她很漂亮》中崔始源飾演的男二號和黃靜茵飾演的女主角。
簡而言之,中國版的灰姑娘變得更加低齡化,內心戲豐富,智商經驗不足,能夠將想象力化成行動力;而男性角色則更趨近于社會普遍觀點對于成熟男性的預設,更加低調,情感更為深沉。當然,他們也有超越現實中成熟男性的地方,說起情話來可以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韓劇中,眾角色看上去都智力有限,所以談起戀愛來雖然談不上富有智慧,但仍舊是平等狀態;而本土化之后,雙方在情智上的落差加大,就變成了閨女找爹,紫霞仙子翹首以盼齊天大圣,是情感幼稚的一大表現。
國產劇中,類似女主角的際遇越是能喚起觀眾的同感,就越說明女性情感發育上的不完全。韓國人看電視只是為了讓白日夢可視化,所以近年來,臆想的對象越來越離奇。而我國都市題材電視劇的女主角則負責引起共情,電視機前的觀眾和熒屏上的人物在情感上是相通的,這比做白日夢更可怕。

當然,白皓宇也不是什么理想中的完美情人,或許他溫柔體貼專情嘴甜,但依照劇中表現來看,他的身體雖然已經擺脫了童年時的肥胖,但精神世界和情感觀念卻沒有完全成長,加上白副主編的審美——只能說劇中的那家藝術雜志要完了。
《漂亮的李慧珍》的問題在國產都市情感劇中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在現實社會中也普遍存在著——邏輯思維能力差、毫無美學觀念、缺乏理性喜歡逃避、內心戲又多的成年人,構成了現實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克服上述任何一個問題都能讓整部電視劇提升到“神劇”的層次。
李慧珍只不過是隨波逐流而已,何況同臺競爭的是話題感超強的《孤芳不自賞》。李慧珍勝出的地方在于其真實,演出和后期合成的差距一目了然。

迪麗熱巴把《克拉戀人》里女演員的靈魂帶進了李慧珍的身體,一個長得不咋樣、穿得土里土氣的女孩,內心充滿了表演欲,放到現實中是災難性的。好在化妝師沒有下那么狠的手,美人依舊,顏面還是彌補了戲多人作的劣根性,反而激起了相信自己的美終有一日會被發掘的觀眾們內心的共鳴。
盛一倫也帶來了《太子妃升職記》中太子的撲克臉,人物內心波動如果沒有畫外音補充,解讀這張如五岳山川般巋然不動的臉,也是太難。這里或許得感謝其他劇組拙劣的合成技術,觀眾現在看到真人上陣就覺得親切生動了,撲克臉也比貼上去的畫皮強。

韓劇里,為了彌補男女主角間情感基礎的不牢固,加強了男一與男二、女一與女二之間的互動,一度形成了“一對百合一對基”的局面。但這種局面是不被國情所允許的,男女主角之間又表現不出那種千絲萬縷剪不斷的情感,感慨和感情只能拿到別處發泄——比如李慧珍初入職場的種種遭遇。
一部情感劇變成了一部職場劇,劇中的紅男綠女談戀愛技能全面退化,這可比李慧珍何時變美更加讓人著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272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