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阿朵表演衣服(阿朵驚艷了草莓音樂節)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5)
最近常看到樂迷們的討論:如今的音樂節市場遍地開花,陣容和體驗卻越來越雷同乏味。
不過,就在剛過去的五一上海草莓音樂節上,第一次登上音樂節舞臺的她,卻一舉打破了人們對于音樂節的審美疲勞。
她把音樂節舞臺,玩成了一場體驗完整的音樂會級別演出。她把新民族音樂這一特別的音樂體系近距離帶到大量年輕受眾群體面前,突破了年輕人對于音樂節舞臺的固有印象。
“不用蹦竟然能有這么刺激的感官體驗”;
“太牛x了,全場最佳”;
“就像躺在草坪上看春晚”……




帶給音樂節常客們這么多驚喜的,就是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
酷、前衛、高級、充滿想象力……這群神仙們,讓我看到了音樂節舞臺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次上音樂節就slay全場
5月2日的上海草莓音樂節,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伴著夕陽余暉登場。主舞臺燈光亮起,人們驚喜地發現舞臺已搖身一變,仿佛來到仙氣繚繞的山谷,眼前不僅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民族樂器,連山里的日常勞作用具也被搬上舞臺,成為了演出的一部分。


阿朵身著巨大的羽毛頭飾和披風走上舞臺,瞬間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既民族又前衛的造型與舞臺氛圍融為一體,仿佛宣告著這場演出的基調——
這可不是普通的表演,姐姐來了!

相信只要看過「浪姐」的觀眾都已經對「新民族音樂」并不陌生,畢竟,阿朵已經用自己的音樂在節目中圈粉無數,讓不少觀眾都重新認識了民族音樂的魅力。
然而,音樂節不同于綜藝節目,觀眾和舞臺沒有距離,舞臺上的表演者也能夠直接獲得來自臺下樂迷們的反饋——現場好與不好,觀眾的反映騙不了人。
那么,在綜藝之外的圈層里,在面對音樂節的固有受眾群體時,年輕樂迷們會給出「新民族音樂」怎樣的反應呢?
從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的音樂節首秀來看,現場體驗絕對遠超優秀水準。


《那里是哪里》、《如你遇見她》、《趁她好時光》、《扯謊哥》……近40分鐘的表演全程高能,在現場近距離感受阿朵的絕穩live實力,沒有人不會被她的聲音魅力所折服。
超強的唱功,在戶外尤其凸顯了聲線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那里是哪里》、《如你遇見她》等作品作為表演的開場,舞臺煙霧升騰,阿朵的聲音如同從遠方山谷傳來,撥云見日般地闖入耳膜,音樂與場景完美融合成了一幅散著「仙氣」的圖景,將所有人都帶入其中。

來到《打粑粑》和許多歌迷印象深刻的《扯謊哥》,阿朵與未來民族樂團瞬間將舞臺變成了音樂節觀眾從未見過的「民族風蹦迪現場」,臺上的一群神仙們此時已越玩越盡興,來自土地的、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噴薄而出。

當來自湘西的土家族原生態音樂元素與說唱、雷鬼、Drum & Bass電子舞曲等等元素碰撞,形成了最奇妙的氛圍,音樂最原始的快樂和感染力,此時已超越了語言和文字的維度,將觀眾帶入了音樂構造的宇宙之中,隨著節奏自由律動漂浮。
穿博物館的衣服來音樂節
整個表演的高級之處,不僅體現在音樂中,更體現在每一個細節。
演出的VJ為舞臺呈現了最契合的視覺效果,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的此次VJ作品來自年輕的視覺藝術家和動畫導演苗晶,他的作品探尋游走于真實與虛擬生活間隙中的迷思,關注遠古與未來虛焦下的神秘場域與器物,并以“人造風景”的概念重新審視當下。

在阿朵看來,這并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演出合作,而是涉及聲音,空間,視覺,沉浸式的跨媒介體驗與創作。早在2017年制作《死里復活》專輯時,阿朵就曾看見了苗晶的一些作品片段:“他把一些傳統物件、樂器做出了玉石雕刻的質感很吸引我,那次就想找機會與他合作。這次音樂節時間很趕,我們探討把我們新民族音樂用到的樂器藝術符號化,我尤其喜歡他把我大帽子主視覺造型演變出來的設計,還把各種民族圖騰變得科技感十足,幫助我們實現了未來民族的美學風格。現場與我們音樂融合效果很酷,但我認為多一點時間打磨,下次會厲害得多。”

造型,也是整場演出的一部分。前文提到,阿朵頂著巨大的羽毛翩翩而至,事實上,這樣“衣不驚人死不休”也是阿朵一直以來最真實的態度。不過此次特別的造型背后還有一段動容的故事:
“演出前我一直猶豫,到底要穿什么來把我們未來民族音樂帶給音樂節,在試過很多件衣服之后我得到了這件‘最奢侈的衣服’來自于同是非遺傳承人的阿牛阿呷老師,作為彝族服飾的傳承人,她也一直在默默努力,把民族的設計帶到世界。我穿的這件衣服是阿呷老師設計完就被西昌博物館收藏了,聽說她又特意委托同事騎著電動車去到縣里博物館把衣服取出來拿給我穿,輾轉到我手上看到這一針一線的我非常非常感動。這不僅僅是我和未來民族樂團的一次演出,也是傳承人和傳承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因為有這群最可愛的人我們的文化才可以被保護、傳承得更好,才能被更多的人看見、喜歡。我們都會繼續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們的文化。”

除了VJ和造型之外,現場的演出還有舞者、以及光電的全方位配合,這樣豪華的配置,著實在音樂節舞臺是第一次見到,這才明白,阿朵的“野心”是要將音樂作為一切藝術表達的入口之一,讓民族美學走入更多人的認知領域。
新民族音樂,讓音樂節更多元
民族而又先鋒,天然而又高級。「新民族音樂」的「新」,就是要將想象力的邊界打破,在有限的舞臺空間里,帶來無窮的驚喜。
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的表演以《死里復活》結束,不僅觀眾沒看夠,能夠感受到沉浸在音樂中的表演者們也同樣意猶未盡。

結束表演后,阿朵換上便裝,就一頭扎進了觀演人群中,開始看接下來登場的五條人演出,很多現場觀眾都在觀眾群里捕捉到了阿朵的影子。享受在音樂中的她,松弛,自由,快樂而真摯,看到這樣的畫面,更明白了她身上最動人的魅力,那正是她對于音樂徹底的熱愛和專注。
雖然近年來也不乏流量偶像、明星跨界上音樂節表演,但往往噱頭大于內容。但我想,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卻真正為音樂節表演形式開拓了新的范本,他們絕不是來趕通告完成工作,而是真正用心地在呈現自己的藝術作品,敬畏舞臺,享受音樂。
“感謝所有對傳統文化的支持,及對未來民族的喜歡的人,感謝你們的遠道而來,感謝你們的聆聽,掌聲,現場的合聲,及看懂我們的酷。這都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演出結束后,阿朵這樣寫道,“讓我們繼續沉浸在音樂,享受生活吧!對了,下次可以多選兩首讓大家在草地上跳起來的歌。”
在國內音樂節市場越來越熱鬧的今天,樂迷們的口味和審美需求也注定愈發多元,期待可以看到更多包括新民族音樂在內的新的音樂形態出現在音樂節舞臺上,讓更多不同于傳統樂隊的聲音和藝術形式,將國內的音樂節變得更加豐富、有趣。那么,阿朵和未來民族樂團,期待下次現場再見了!
文 | 故事君
編輯|卷卷
造音MakeNoise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33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