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釣源古村古碑(古人腳下美麗的風景線)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8)
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可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一磚一瓦都值得慢慢推敲,細細品味~
就連柱子末端的柱礎都是千姿百態、妙趣橫生,你留意過嗎?
今日我們一起“打卡”古人腳下美麗的風景線——柱礎

在長期的建筑建造實踐中,人們逐漸發現,埋于室內地坪下的柱腳,雖然穩固,但時間長了會引起潮濕和腐朽。于是將柱礎抬升至地坪以上,以有效避免木質柱腳的腐爛。這樣由原始的重視柱礎的結構性作用,轉向結構與裝飾作用并重。其后,將“柱”與“礩”合二為一的整體石柱礎就出現了。

歷史上有關柱礎的記載有很多,例如宋營造法式第三卷所載:「柱礎,其名有六,一曰礎,二曰礩(zhì),三曰舄(xì),四曰躓(zhì),五曰磩(zhú),六曰磉(sǎng),今謂之石碇(dìng)」。叫法之多表明了古時人們對它的依賴和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更有趣的是宋蘇洵書中的“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意思是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所以在某些方面,柱礎還能充當古人的“天氣預報”呢~

柱礎大致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1.在柱下鋪墊卵石,不露明;
2.讓礎石上升到地面來,成為整個立柱的外觀形象部分,但沒有裝飾;
3.在礎石上再安裝柱座,礎石周圍加以精雕細刻進行裝飾。
當承續著幾千年古老建筑文明的載體,通過榫卯顆粒積木的方式,在千年后的今天向我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像是娓娓道來,又令人感動!

酷夏難耐,邀你赴約宅家游戲live
分分鐘變身建筑師,玩得過癮,學得快樂
下次我們講講柱礎各個朝代的式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47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