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20)
看完了《雄獅少年》,挺心疼臺本,建模,燈光,動畫,特效,配音,合成,不知他們工資是否符合理想……從二十億預期到一億多票房,算是崩了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雄獅少年最終票房回本?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雄獅少年最終票房回本
看完了《雄獅少年》,挺心疼臺本,建模,燈光,動畫,特效,配音,合成,不知他們工資是否符合理想……從二十億預期到一億多票房,算是崩了吧。
很多評論將票房崩了歸結于瞇瞇眼寬眼距的人設觸怒國人,遭到抵制。還有人主張,如果換個人設,這部電影保底十個億。
個人認為,假如《雄獅少年》沒有瞇瞇眼,這部片也不可能票房大賣。
原因不奇怪,故事和宣發都有問題。
談一部電影的故事,得從兩個方向來說——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如何講好故事?
股票可以虛擬操盤,咱們虛擬復盤一下這部電影的誕生,分析一下為什么。
首先,外部大環境成熟了,從大圣到哪吒,中國動畫不僅能賺錢,還能角逐歷史票房榜前三的寶座;盲盒,周邊,游戲,樂園設施,甚至股票——一部電影火了之后,也不僅僅只從票房獲得收益,資本市場對動畫電影IP充滿信心。
其次,近幾年國內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與家國民族掛鉤的題材容易得到大眾的垂青,久而久之,成了一個風口——就像某寧等大肆在自家的衛衣上印上“中國”兩個字,你說他是愛國多一點,還是想做生意多一點。
我猜資方一開始肯定聽了個很棒的PPT故事:這里面有特別選中的中國民族文化——舞獅;有國產動畫的突破——不再是神話題材;有小人物的逆襲——“病貓”成為“雄師”;有對命運的追問——你相信奇跡嗎;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留守兒童話題;還會有成熟的制作團隊,以及未來將有的強大宣發……“正能量”“勵志”“熱血”“國漫”“底層”加上水墨風,舞獅,李白,黃飛鴻……
好,滿倉買進,如果操作得當,就是一支龍頭股;就算操作不當,至少也能保證基本盤,除非被人做空……
大處著眼,分析市場,確定方向,單論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雄獅少年》問題不大。
問題出在如何講好故事
小處入手,雕琢劇情,純模仿是不夠的,天賦和經驗缺一不可。
雄獅少年整部電影很套路化,天降少女,掃地僧指路,鬧市俠隱,家庭變故,看得出很多周氏無厘頭和老港片的影子……大綱目的性很強,經典三幕結構,框好了每一個轉折的時間點,但幾乎每一個點都很牽強,想象力十分匱乏。
電影是情緒的藝術,這沒錯,但不能空有情緒,沒有具體事件支撐。
缺乏具體事件,這個毛病貫穿了電影的始終。
現在的電影工業發展很快,已經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情緒時間表,如果想要觀眾流淚就照著操作。這種量販批發的感動確實能讓一部分人買單,但是經不起推敲,情節的虛浮不可信讓主角平面化如紙片,配角面目模糊。
故事開篇是一段水墨風,接著主角亮相,經過一段鄉鎮小路,這段屬于技術展示。當他從地上爬進采青會場時路人說他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路人為啥要莫名其妙說出這些信息?很明顯,導演讓說的,擔心觀眾看不明白。實際上觀眾不明白的地方多著呢,一個快十八歲的留守兒童,出于什么樣的動機,一定要去看舞獅,還帶上西瓜皮莫名其妙的興奮。
他的身份,愿景,故事的背景,這些需要交代關鍵信息,被電影最開頭的一段百度百科的時間浪費了,水墨風格是很不錯,也很國風,可臺詞和劇情有什么關系,觀眾沒有理由聽一個旁白介紹舞獅,所以只能事后找補,讓一個路人在一個非常突兀的情況下,對主角進行介紹。相反的例子是《尋夢環游記》的開頭,用第一人稱和剪紙講述了自己的家族史,用音樂和鞋子寓意夢想與生活,并在其中暗藏了祖奶奶對祖爺爺的遺忘暗線,并且埋好了和故事結局的呼應。
接著主角招惹了壯成哥——第一個工具人出場。 陳家村舞獅隊的壯成哥很好的完成了情緒excl表上的任務,用臉譜化的表演把主角羞辱了一番,還搶走了主角的紅包。真的太厲害了,主角身上有紅包,壯成哥不用掐指就能算出來,他是個仙兒吧。
有人會說,這不是事件嗎?不,這只一個情節點。事件有開始發展和結束,有時候電影里只會展示其中一項或者兩項,但其他的部分都藏在劇情的線索里。雄獅少年里沒有,壯成哥的憤怒來的莫名其妙。
哪怕設置一個這樣的情節呢:比如陳家村舞獅隊出場的時候,用一句臺詞交代“雄獅前面無人擋路,這叫威風”。然后主角帶著西瓜皮上去踩雷,導致壯成哥發怒,劇情也會順暢很多。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發現這樣的問題比比皆是,幾乎全員工具人。
接下來的情節是,女主出現,戴著獅頭打敗了壯成哥,奪回了紅包,主角帶著女主逃跑。
女主為什么要出頭?我只能腦補,她想試試自己的舞獅成色?又或者她心中有俠義?問題又來了,沒有矛盾沖突,純粹是為了打戲而打戲。
這樣安排會不會有說服力一些:
1水墨效果的舞獅開篇中,是男主阿娟的一段獨白,突出一個留守兒童喜歡熱鬧,思念爸媽,然后他出發看舞獅。
2女主阿娟貼廣州荔枝灣獅王大賽海報,這是她的任務。
3壯成哥出場嫌阿娟擋路,不許她貼外地的海報,突出一個地方保護主義。矛盾產生。
4主角又擋在前面導致壯成哥發怒。
5女主采青登頂貼上一張宣傳海報挑釁壯成哥,順便幫助主角奪回紅包,主角帶女主跑路。
6逃跑中,主角把海報丟出去漫天飛揚,擋住追兵,完成了女主的宣傳任務,同時也摔壞了單車。
7出于對主角的回報和愧疚,女主把獅頭送給主角。
繼續往下看:
因為女主的一段話,主角就想學舞獅了。好的,沒想到女主這么快就工具人化,原來她就是為了讓主角舞獅而出現的,當主角開始學舞獅后,她前半段的戲就殺青了。
女主,也許不能叫女主,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很霸蠻的推動了故事,成了主角進入新世界的催化劑。
按照電影理論,催化劑出現之后,應該是角色內心的爭執辯論,主角即將在糾結一番之后,做出改變人生的選擇,進入新的世界。
但是我們的主角阿娟不糾結,或者說,編劇沒有能力創作足以讓主角改變的事件,主角直接就要學舞獅!還真的有點隨性呢。
更隨性的是阿貓和阿狗加入舞獅隊的過程,一個看了海報上的美女一眼,一個看了海報上包食宿幾個字,就義無反顧的入伙了,這是現實主義還是魔幻主義?能不能多看幾遍少林足球,看看阿星的足球隊是怎么組成的,幾位師兄弟心中的那團火是怎么被點燃的,然后再忘記那些橋段,看看自己的角色,想想他們的背景和動機,構建他們的故事。
劇情不到三分之一,單論故事的專業性,已經出現了很多槽點。接下來只能略略而談,不然字數會超標。
比如,熱血沸騰居然是用臺詞說出來的,這不是讓觀眾自己體會到的。
比如,主角三人組為什么會相信一個話都說不明白的老頭給的地圖。
比如,咸魚強究竟遭遇了什么才會放棄舞獅,師母在婚宴上不是很支持她嗎?后來是因為什么轉變的?又一個事件點的缺失!婚宴上明顯可以寫另外的戲來完成這場邏輯自洽,這樣安排:新郎在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場景之中,向新娘承諾會照顧好家庭,不再舞獅。
還有,主角團再度受到陳家村舞獅隊的侮辱和毆打,踩碎了獅頭,他們放棄又重拾夢想的過程居然就是看了別人舞獅然后半夜嚎叫?這又是照著情緒表硬掰的吧。主創們,你們明顯有更好的素材:讓爺爺修理獅子頭,讓主角振作啊! 這是爺爺這樣一個毫無存在感的角色,能夠閃光的唯一機會!
還有,罵咸魚強送貨慢的飯館矮個老板,挑戰中耍陰招的奸角舞獅隊,調戲師母的金鏈男,讓主角睡下下鋪的打工仔,責罵主角送飯不準時的無極舞獅隊,這些角色全部站在角色的對立面,成為激發觀眾的情緒的工具人。社會如此險惡?廣東全員惡人?
還有,主角去廣州的動機是賺錢,但又帶著獅子頭。讓他偷偷留下書信離開,再讓小伙伴們追上去送給他不好嗎?無奈的放棄最熱愛的東西,然后因為伙伴的期許再度撿起,這樣的戲劇性不好嗎?情緒表都已經教不好你們了。
還有,后半段主角去廣州打工的劇情非常散亂,僅僅靠mv帶來一些不錯的觀感,畢竟mv也是點性敘事。這段劇情需要完成一個目標——主角的蛻變。并且夯實角色動機,給最后的比賽一個非贏不可的理由。可惜,劇情只是簡單的展示底層打工者的生活,讓女主,打工同伴,無極舞獅隊走個過場。
再有,最終boss的塑造毫無存在感,無極舞獅隊和主角發生的唯一交集就是送飯遲了被罵。無極領隊同樣十分臉譜化,基本上可以視之為沉默版壯成哥,七情上臉,只有高傲和戾氣。這場戲被浪費了我很遺憾,因為簡直不能更適合做伏筆了。后半段其實有一條很重要的線索——主角雖然打工很苦很累,但他從沒放棄過練習舞獅。可惜,主創團隊仍然只會做點狀敘事,缺乏前后呼應,只在最后的天臺展示主角一直在練習,十分突兀。
假如這么安排劇情呢:
1主角冒著大雨奔跑,送餐到舞獅隊,為了準時送達縱高竄低,手中的餐盒始終穩定。
2無極舞獅隊正在訓練,領隊告誡大家,優秀的舞獅隊員任何情況下都能看準腳下的路。
3主角全身都是雨水,沖進門的時候腳下一滑,意外跳上矮樁,隊員罵主角遲到,冒失。只有領隊眼神異樣。
4主角發現舞獅訓練場景,微微發愣,對隊員的責罵充耳不聞,
5領隊問主角要不要玩玩,主角謝絕說自己不會。
6主角走了,隊員發現主角送的湯一點都沒灑,領隊驚訝。
這樣安排,既可以塑造魅力對等的boss,也能藏一條線索,主角一直在練習,功底在身。承接天臺舞獅的一段,才能水到渠成。
影片的最后,主角朝著擎天之柱縱身一躍,效果還是不錯的。畫面很好,特效讓我想起來功夫熊貓中的烏龜大師羽化的情景,但瑕疵還是在于角色動力不足。
就劇情而言,這場戲也很明顯的致敬了《飛馳人生》最后一段,“巴音布魯克沒有海”。
張弛的一躍,是半生郁郁的夙愿得償,九死無悔。主角呢,是因為要相信奇跡,和父親變成植物人需要奇跡才能蘇醒強行掛鉤,總是缺了點啥。
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一部及格線水準之上的片子,制作上的完成度很好,情緒營造的也不錯,雖然平庸,但仍然在往前走,做出了一些大膽的嘗試。
不過,2021年末的風,太大了一點。
資本太貪婪,宣發也太功利,為了票房,不惜將一部平庸之作捧上神壇,在上院線之前,無數通稿,大V將其稱為“國漫之光”“中國動畫的里程碑”“2021最值得看的動畫”“第一高分”,“腳踩神話題材,發揚現實主義”……
還有很多評論者以自來水的面目出現,說著一模一樣的頌詞。我很奇怪,電影還沒公映之前,自來水就這么洶涌了嗎? 當普羅大眾連名義都要被資本占據,話語權都要被掠奪,那么遭遇反噬也是理所當然。
如今審查組入駐豆瓣,希望他們給普羅觀眾一個滿意的結果。
想起有一部從未上映的幌子電影上豆瓣之后,一年內居然有200 人“看過”,興許他們與周公同看的罷!
瞇瞇眼的造型加劇了這樣的反噬,主創團隊的言論更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
越是為其站臺的明星,媒體越多,遭受的反噬也就越大。
打住吧,當我走出影院,我只剩下一個思考:
為啥這部片子不用實拍,非得用動畫?
張松林老師說過一句話我現在都記得:能實拍的片子,為什么要做動畫,動畫就應該講拍不出的故事!
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句話變的沒有那么絕對,但動畫,仍然應該屬于想象力肆意飛揚的世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615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