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0閱讀(4)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發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代衣服的名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衣服的名稱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棒ⅰ敝覆逶诎l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2、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3、“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負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發的裝飾。
4、“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后短的,“短后”便成為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5、“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N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6、在古代,黃色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卻是黃色的,則被人們認為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7、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征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為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著,主要的區別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后近 2,000年。盡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1475.html
上一篇:現在衣服被稱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