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古風劇里都是日本元素(古風劇里都是日本元素)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9)
是這樣的,昨天刷到一個cp向剪輯視頻。
本來在這方面,像什么林黛玉×伏地魔,孫悟空×佟湘玉之類的拉郎啊,小主一直是抱著“有容乃大”的觀念,所以一直很上癮。

直到大數據給我推薦這個《仙劍甄嬛傳》,才開始擔心現在網友的精神狀態。原來大大們不在沉默中爆發,而是已經在沉默中變態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想應該和今年暑假檔影視劇的萎靡不振、青黃不接有關系。天氣越來越熱,能上新的劇卻越來越少,大家其實是憋在屋里閑得呀!

你看那一部部說要在暑假檔開播的古裝劇,到目前為止順利播出的就只有褲家的《我叫劉金鳳》,和鵝家的《星漢燦爛》。



至于剩下的幾部古裝劇,據說全被打回重新審查去了。
就是因為《我叫劉金鳳》這部劇,從預告釋出時就一直存在的服化道倭風問題。

有網友整理了一下,劇中存在爭議的服裝大致如下

如果說這些服裝爭議還能用:
“本來就是架空嘛!干嘛這么認真?!”來洗地的話。

那《我叫劉金鳳》都開始在劇里吃壽司了這怎么說?

還是 “啊啊啊架空……又不是歷史劇blabla……為什么要較真……啊啊啊退錢” 這套話?

不過,日本外務省同意自己國家的和服和壽司,就這么在粉絲嘴里“被架空”了嗎,怎么滲透著滲透著還把自己給滲透404了,這上哪說理去。

無獨有偶,鵝家跟著官宣的由吳磊和趙露思主演的電視劇《星漢燦爛》,也被發現夾帶私貨,在以倭代漢的邊緣瘋狂試探。
就這個蝴蝶結,看演員身上穿的衣服樣式應該是漢式的,但這腰間的蝴蝶結卻是無可辯駁的日式女性和服才會打的結。



除此之外,男性角色的鎧甲裝造也有人覺著不對勁。

非要說起來的話,《星漢燦爛》毛病好像也沒《我叫劉金鳳》那么明顯,但一部接一部,它剛好就卡在了這個群情激憤以倭代華的檔口,還被官媒連帶著點名批評——
“不得隨意化用、跟風模仿外國風格樣式。”

雷霆之下的結果就是,其余還沒有播出的古裝劇被打回去自查自糾,《我叫劉金鳳》也在昨天下架。

《我叫劉金鳳》下架是下架了,但《劉金鳳》播完了呀,就剛好在前兩天,連滾帶爬的在半個月內把整部劇迅速播完了,所以現在下架好像也不影響啥。
可是《星漢燦爛》才剛播出沒幾天。

據說這部劇的后期已經在火急火燎的修圖中,生怕劇播到一半就被抬走。

于是《星漢燦爛》的劇粉就怒哇,指責你褲怎么老干這種:吃完飯一抹嘴就開始掀桌子的缺德事,徒留鵝在一旁端著碗筷不知所措。
先是去年的耽改,然后就是今年的古偶。而且每次都是,用自己小成本網劇彎道超車堵死鵝廠S+制作的后路。

這我就不得不為褲說句話了(快打錢!)
如果說去年耽改101那會兒褲子確實有吃絕戶之嫌,但今年這次,也只能對褲說“干得漂亮!”
因為在這件事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句話完全成立,現在電視劇里以倭代華的東西不要太多,猛藥治沉疴,利劍剎歪風,我看這絕戶就吃到這也罷。

所以《星漢燦爛》的劇粉或者演員粉倒也不必委屈,什么對家眼紅被狙了也省省,好歹劇還在播呢嗎不是?
在你哭天搶地指責別人沒心肝、吃絕戶,影響我劇的名譽和收視的時候,劇方自己心里倒是很清楚,后期p圖跟不上影響播放進度就先把問題衣服截掉,給演員切近景整大頭照,此刻能順利把劇播完才最是要緊的。

能不穿的就先不穿,最好再多營銷一下肉體,省得路人觀眾看見這劇腦子還全都是倭不倭的事。

還有你們干實事熱愛搞民間宣傳的同擔,人家也是在那一幀一幀的修圖p燈籠。
喏,雖然p出來的效果跟孔明燈,和冬瓜一樣的大椰子差不多,但總算不倭了。


至于褲是不是故意吃絕戶,小主更傾向于他們也沒想到,無意識間自己就成了目前桌上唯一吃飽了的人。
大家也知道廣電一直在限制古偶劇,暑假檔能播出的數量有限,就更別說能上星的,據說九月后古裝劇就沒有上星份額了。
而他們自己手里還有《沉香如屑》和《星落凝成糖》,檔期提了又撤,如果能預料到這一天,何不先把更有希望的《沉香如屑》放出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都需要額外提交所有服飾材料進行審核,看樣子也是趕不上暑期檔的了。


說到這就很疑惑,之前我們是嫌棄現在古裝劇的服化道同質化嚴重,高飽和的時候一水阿寶色,低飽和流行的時候又是一大片的簡約喪葬風。
再加上海報都是用的祖傳姿勢,導致你打眼一看,迷惑,這真的不是一部劇嗎?

還真不是。雖然出來的產品像一個流水線下來的,但細數一下咱們內娛主流古裝劇常用的造型師團隊,你別說人烏泱烏泱的還挺多。
或許我們要找的,喜歡“隨意化用、跟風模仿”日韓歐美的行走五十萬就在這里也說不定。
最有名的張梳平大師唯愛正大光明,代表作《醉玲瓏》、《烈火如歌》、《上陽賦》等等。



能看出張大師造型非常考驗演員的頭型或者說頭皮,衣服沒什么問題。張大師狀態好的時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妝造甚至可以引領新時代寡淡版神仙風潮。


只是后來人學的不像樣,只get到了純色,紗布沒學到精髓,導致現在的神仙看起來越來越“廉價”而不是高雅。
(此處不針對任何演員,僅作造型參考)
(如果你覺著不對勁,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除了衣服布料越來越窗簾化,其實發型也不對勁,白淺好歹頭頂還有發包,頭發還這樣那樣來回纏了一圈,看起來有個層次。

但是現在呢,發包也省了,頂多買個假橛子頂頭上就算完事。

給大家看下演員無發包貼頭皮,和漢服博主有發包不貼頭皮的發型區別。

你說可能是因為造型師團隊預算不夠?對,也有這個因素在。比如黃薇,她這個有錢和沒錢時出來的效果就很不一樣。
黃薇有錢的時候出來的現代造型是這樣的。

古裝有錢時的仙俠是這樣的。

有錢,但角色要求素雅時是這樣的。

有錢,但不是很正常的時候長這樣。

反正你要是和她沒錢的時候比,差距肉眼可見。


習景凱也這樣,這是《東宮》時的他。


這是《祝卿好》的時候。
你懂我意思吧?

還有一位說出來你可能都不太信,《甄嬛傳》其實和《香蜜沉沉燼如霜》是一個服化造型團隊,都是陳敏正。


可這就能說明,質感就是由預算堆砌出來的嗎?
當然不!你再看這個金絲鳳簪。

怎么樣?這是楊樹云用牛奶盒纏金絲緞帶做出來的。

楊樹云就是給87版《紅樓夢》設計造型的那位楊樹云,代表作還有《武則天》和《上錯花轎嫁對郎》等。
還有這個銀絲鳳。

是楊樹云用金箔紙手搓的絲,串的廉價珠子做成的。這個鳳簪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年。

它們到現在看也依然美麗。

你能說,現在劇組連買金箔紙金絲緞帶牛奶盒和廉價珠子的錢也沒有嗎?不是,只是不愿用心而已。

楊樹云1979年做《絲路花雨》的時候才叫一個窮,窮到這些敦煌仙女的首飾都是他們收廢鐵做出來的。

不是有錢沒錢的區別,只是用不用心。
你說這復原嗎?考據嗎?也沒有,楊樹云越劇出身,很多造型都是參考的戲劇,但這就是我們的傳承,根本不需要我怎么去描述它的美麗,你看了自然就懂。

什么叫古韻,哪里來的古韻。
處處都是,字畫、古書甚至是在墻上,照著做就是,哪里還用得著引用、模仿?

所以才要說,這個絕戶該吃就吃吧,沒啥好可惜的,吃完就當騰地方了。

文章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的,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269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