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龐麥郎到底會不會唱歌(得知龐麥郎瘋了之后)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6)
“龐麥郎先生已經住進了精神病院。”
自稱為龐麥郎經紀人的白曉,透過一段視頻宣布了曾經的神曲創作者,因為精神分裂癥加重無法再進行創作,并且已被強制送去治療的事實。

“我認為他是中國版的梵高,一個飽受精神折磨的藝術家。”
視頻的結尾,白曉把龐麥郎比作梵高,既肯定了龐的才華也表明了他可能會“一去不復返”。
在普遍的認知中,梵高最后是以輕生的方式向世界告別的,他在精神錯亂的情況下槍擊了自己,但卻并沒有當場斃命,跌跌撞撞之下回到旅館,最終死于傷重不治。

龐麥郎雖然還活著,但從白曉的話里不難判斷出,他的精神分裂癥已嚴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實際上和一具行尸走肉無異。
創作出難以被理解的作品,飽受精神病的折磨,最后以不堪的方式和社會告別,龐麥郎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和梵高很像。
即使他的作品也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只會是被人嘲笑的對象,但誰能保證在百年之后,他的歌不會像梵高的畫那樣備受認可?

事實上,對龐麥郎歌曲的鑒賞在2012年歌曲發行后就開始涌現,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把這些鑒賞和解讀理解成一種另類的惡搞,并不會真心覺得他的歌有內涵。
現在,得知龐麥郎罹患了精神病后,再回過頭仔細聽聽他的原創歌詞,是不是會別有感受?
特別是那首風靡一時的《我的滑板鞋》,似乎早就埋藏了一個精神病人的無奈和嘆息。

2012年,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一下就火遍全網,甚至一度成為人們K歌時的首選。
但大多數人在傳唱這首歌時,并不是因為歌曲動聽,而是因為節奏鬼畜、歌詞奇葩。

歌詞是以龐麥郎的口吻講述了一個自己與滑板鞋的故事。
在故事里,龐麥郎自小就特別向往得到一雙神奇的滑板鞋,它“與眾不同最時尚”,穿上之后甚至連跳舞都會變得特別棒。
然而,龐麥郎在自己出生的城市里,“找遍所有的街都沒有”找到這雙想象中的滑板鞋,于是感到郁郁寡歡。

他的母親察覺到龐麥郎不高興,在了解事情的緣由后,安慰他“將來會找到的”,并鼓勵他要堅持,因為“時間會給他答案”。
龐麥郎得到母親的鼓勵后堅定了信心,雖然在往后的日子依然沒有找到那雙滑板鞋,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

隨著時間飛逝,他前往了一個叫“魅力之都”的城市討生活,但節奏很快的城市讓他無所適從。日子很快就過不下去了,龐麥郎正打算離開這個城市,卻在意外中發現了那雙滑板鞋。
狂喜的他穿上了這雙夢寐以求的滑板鞋,在月光下施展其魔性的舞步:
一步兩步 一步兩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
是魔鬼的步伐
摩擦 摩擦

故事就在歡快的“摩擦”中結束,龐麥郎最終穿上了夢寐以求的滑板鞋,似乎是大團圓結局。
但在得知龐麥郎飽受精神病困擾,并且創作時基本處于發病狀態,這段歌詞就明顯變得沒有那么好笑,整個故事也顯然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首先,無論是從《人物》的專訪,還是從給龐麥郎拍攝《我的滑板鞋》MV的導演采訪稿里,都可以發現一個與歌詞矛盾的事實:
龐麥郎根本不會跳舞,他的“月下舞步”與其說魔性,還不如說只是走路比較難看罷了。

那么在歌詞的最后,龐麥郎穿上夢想的滑板鞋后起舞,很有可能就是他發病時的臆想。
因為他在廣州打工時曾瘋狂迷上了邁克爾.杰克遜,并對“太空步”十分癡迷。
仔細一想,違反人體運動原理的“太空步”,又何嘗不是“魔鬼的步伐”呢?

另外,這段歌詞所描述的景象,也非常像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視角: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
有時很遠有時很近
感到一種力量驅使我的腳步
因此,我認為在《我的滑板鞋里》里,龐麥郎根本沒有找到自己夢想的滑板鞋,他只是在離開城市時病發,幻想自己達成了心愿后,手舞足蹈地亂舞了一番而已。

有不少人在嘗試理解這首歌時,都會把滑板鞋和龐麥郎的音樂夢進行關聯,認為他這首歌是借尋找滑板鞋的故事,反映了他追逐音樂夢的人生。
這樣的理解也沒有錯,而且更奇妙的是,把這種理解代入到我推測的真實情況后,反而能更接近龐麥郎在現實中悲劇的下場:

龐麥郎一生都執著于音樂夢,自從因為《我的滑板鞋》走紅后,他以為自己找到了。
但實際上,不懂音律、五音不全、甚至還會間歇性精神病發作的他,注定是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他以為自己靠努力“摩擦”了夢想,但沒想到其實只是被生活“摩擦”的可憐蟲。

其次,龐麥郎對自己原生身份的不認同是眾所周知的。
還記得他剛開始走紅時,曾對外大肆宣傳自己是一個臺灣人,結果很快就被揭穿了。
然而,出身于陜西的他堅決不承認自己的農民身份,甚至一度拒絕和父母相見。

顯然,龐麥郎和家人的關系并不好。
在《人物》的專訪里,我們可以得知他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的音樂,還認為他有點“不切實際”。為此,龐麥郎曾和父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所以,歌曲中那個善解人意并勸龐麥郎堅持的“母親”,極大幾率只是龐麥郎的幻想,甚至有可能是在他發病時,把自己心中所想幻化成了母親的樣子進行自我勉勵。

龐麥郎之所以要堅稱自己是臺灣人,并不是認為編一個港臺娛樂圈的身份能讓他更有底氣。
根據龐麥郎的采訪可以得知,教會他寫歌詞的人是一名臺灣人,在他的心目中,能幫助他完成音樂夢的人就是再生父母。
因此,他寧愿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可見在他心中,音樂才是生命之源。

綜上所述,在《我的滑板鞋》這首歌里,不僅沒有慈愛的母親,也沒有成功勵志的元素。
在鬼畜的節奏、奇葩的歌詞和龐麥郎五音不全的聲音里,只有一名精神病人在病發時對自己無法實現夢想的無奈和嘆息。

距離《我的滑板鞋》發行已經過了9年。
這9年的時間里,每當聽到這鬼畜的背景音樂響起,相信不少人都會發出會心一笑。
但在9年后,當你發現這首歌其實并不搞笑,甚至還藏了一個悲傷的故事時,是否還能笑得出聲來呢?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他是中國版的梵高,得知龐麥郎瘋了后,你還會嘲笑《我的滑板鞋》嗎?”有什么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13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