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24)
今年的賀歲檔熱鬧非凡,熱門IP、黑馬的續集、票房紀錄的續集、跨界名人導演的處女座、大電影系列......沒出遠門的假期,電影院是個很好的活動場所,于是2天看了3部劇:《捉妖記2》、《熊出沒.變形記》、《祖宗十九代》

整體感受:熊出沒最好看,其次祖宗十九代,最后是期望值最高失望也最大的捉妖記。
按照觀影的順序一一分享一下對這三部影片的感受。
友情提示:全文三千多字,篇幅稍長,大家也可以直接拉到想看的那部影片部分。
《捉妖記2》

從去年開始陪著孩子看熊出沒的大電影,《奇幻空間》的整體水平讓我對光頭強有了很大的改觀。雖然從2013年開始,大家對于這部國產系列動畫的情節、部分臺詞都有質疑,尤其是父母,更是覺得里面有很多不好的對兒童的暴力引導。所以,我平時也不會主動讓孩子選擇看熊出沒,但架不住各個動畫頻道,大街小巷的各種衍生玩具的刷臉,以及孩子們自己的小社會里的互相傳播,光頭強依然成了孩子眼里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動畫IP。所以去年假期,一看到電影宣傳海報,孩子立刻要求觀看。也因為去年的好印象,今年電影一上映,我主動給娃買了票。
說實話,直到入座,我和孩子爸爸的原計劃還是陪著孩子看,趁著她看電影,我們可以稍微休息一會兒,打個小盹兒。然而......我倆看的比孩子還起勁兒。時不時還小聲互相問一句:你猜后面的劇情會怎么折回來?...不知道...
喜歡影片一開始那段交代光頭強童年情節,沒有臺詞,幾個畫面動態的串起來,就像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動起來了。童年光頭強來開篇,蠻有新意的。一直以來丑丑的,笨笨的光頭強小時候長什么樣子呢?別說孩子了,我們也很好奇。一段兒故事前奏,既引出了影片的新角色:光頭強爸爸,又讓我們對光頭強的好感陡增:小光頭強也是很可愛的,他的童年訴求跟我們、我們的孩子是一樣一樣的。于是,我們開始有想繼續了解影片故事的好奇心。
跟隨著情節的發展,在各種猜測,各種會心一笑,各種似曾相識的場景(一家子吃飯全都在玩兒手機)中我們愉快看完了整部電影,也收獲了一些思考:
全片的一個線索依然是熊出沒系列的主旨:環保。這一點,非常具體且清晰:垃圾尤其是電子垃圾的污染。因為,走出影院,我家娃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們要環保。不能亂扔垃圾,要環保,不然小魚就都死了。瀟瀟姐姐也跟我們說過電池、廢舊電器要扔在專門的垃圾筒里。
于我而言,在片尾點題大麻哈魚逆流而上洄游產卵時,我借此情節跟孩子分享關于挑戰逆境和困難的勇氣的感受,有畫面有故事的鋪墊,我們的感受都很深。
在走路回家的路上,我問孩子:如果讓她分享這個故事給小伙伴們,她最想分享哪一段呢?
娃說:環保......還有萬一被變小了,不要著急,要想辦法。
“還有嗎?”
娃說:光頭強和他爸爸不開心,是因為他爸爸總是讓光頭強做一樣的事情,光頭強小時候喜歡這些事情,但是長大了已經不喜歡了,他爸爸不知道。他們之前產生了誤會,但是后來光頭強看到了他爸爸的那個本子,就知道了,就跟他爸爸和好了。
”所以,他們的誤會是因為沒有很好的溝通,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吧?還有嗎?”
娃繼續說:我們和小螞蟻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是不一樣的品種。我們以后看到小螞蟻要給小螞蟻讓路。那媽媽,我們看到月亮很小很小,可是月亮看我們也是一顆小石頭一樣那么小。我們看螞蟻很小很小,那外太空的人看我們也像螞蟻一樣小小的。
“那你和爸爸媽媽或者你的小伙伴看同一個東西,會是一樣的嗎?”
娃想了想說:不一定。你們的衣服我穿就大大的,嘟嘟哥哥覺得好玩兒的探奇樂園,我現在已經不喜歡玩兒了,但是我以前很喜歡。還有還有......你上次給我買的裙子,我不喜歡。我喜歡吃的糖,你不喜歡。
“對啊,東西事情沒有變,但我們不同的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感受,沒有對錯,也沒有必要都一樣,對嗎?”
娃說:對!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不一定要跟別人一樣,也不用讓別人跟我們一樣。
“那我們怎么知道自己跟其他人的感受不一樣呢?”
娃歪了歪頭:不知道......
“電影里光頭強變小了以后是不是就看到了蛋殼俠蟈蟈、螳螂、小龍蝦這些小小生物眼里的世界?感受到了一滴水就是一場大雨,小猴子走一步,地面都會抖一抖......”
娃接話:哦~我知道了,我們不能真的變成其他人,但是可以想象自己如果是別人,會看到什么。
“對咯~理解別人的感受,堅持自己的想法,挺好!......到家了,開門去吧~”
雖然在講故事方面跟《尋夢奇遇記》《頭腦特工隊》等還有些差距,比如那個外國女記者似乎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也許是為了強化一下中國文化的影響?但作為一部以孩子為主要受眾群體的賀歲大電影,確實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閃光點,蠻推薦家長帶著孩子去看的。
《祖宗十九代》

前兩部看完,無論好壞都跟預期有出入。所以看這部片子前,我也沒啥想法了,看看再說。
全劇過程中,放映廳里笑聲最大最密集的是四大名捕出場的那一段兒,那一段兒也最像電影,因為那一段沒有畫面,只有語言是不那么好笑的。其他的包袱和笑梗,更像是一場演出來的相聲,想象一下,抽掉這些畫面,變成小岳岳或者老郭在臺上說這些情節,我覺得“笑果”應該差不多。
比較喜歡這部片子的兩個點:
一個是關于美丑是否真的重要?整部影片雖然一直在證明美丑不重要,內在、才華、人品更重要,但最后貝小貝的新書簽售會仍然是一個人都沒有留下,雖然最后來了一個莉亞,然后小貝吃掉了衣服上的疑似冰淇凌的鳥屎,莉亞吐舌一笑,似乎覺得這樣的小貝萌蠢可愛。讓人不禁想問:美丑真的不重要嗎?如何定義美丑?只是表面那張皮嗎?美的習慣,美的舉止,“美”的著裝打扮,“美”的語言無論皮相怎樣,不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嗎?即使我們不能改變與生俱來的外貌,但我們可以通過禮儀舉止、氣質修養、合體的服飾搭配讓自己美起來。相由心生,我覺得美是重要的!這個社會是要看顏值的,美相是我們的助力,為什么不要?
另一個是貝小貝最后穿越到了上古時代,夸父追日,高聲說:我不是為了追逐太陽,是享受追逐的過程。這是全劇我唯一記住的臺詞和片段(雖然不是一模一樣的原句)。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奔著一個終點去,就是離開人世。但我們又都在享受人生,難道不是在享受奔向死亡的過程里所經歷的一切嗎?
33個明星參與了這部影片,整個片子也是認真在講故事,主線也很清晰,無論多少也確實讓大家哈哈大笑,歡樂度過了這2個小時,最后作為一部喜劇片,笑聲中也留給觀眾些許思考。雖然說不上是讓人點贊的片子,但也算是看到郭德綱作為導演,有用心去做這部劇,有跨出相聲這個舒適區勇敢的嘗試,為這一點我是要點贊的。如果郭德綱繼續拍,我是愿意走進電影院觀看的。
一部電影的制作,就是運作一個項目,涉及到大量的人、財、物、信、時。所以,要制作出一部電影,無論好壞,賣座與否,都是一種觀點的主張,一次全情的投入,一場揮灑汗水的過程。我敬佩所有可以把0變成1的人,所以,感謝以上三部電影讓我們的假期多了許多歡樂。歡樂過后,我也會將這些思考帶回我的日常,與大家共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3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