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哪些明星會做網店直播(從春晚常客到林美麗)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21)

“林美麗”是怎么成為電商平臺第一明星主播的?
文/易琬玉
編輯/范婷婷
1993年,林依輪發表首張個人專輯《愛情鳥》,正式進軍歌壇,在演藝生涯中,他上過11次央視春晚,發過9張專輯,得過無數演藝獎項,是家喻戶曉的明星歌手。
兩年前,初衷想推廣自己的品牌“飯爺”,他簽約謙尋,正式成為一名淘寶主播,開啟直播帶貨之路。當時,明星正刮起直播熱,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帶貨王”的稱號會落到誰的頭上。
現在,他的帶貨從美食擴充到百貨,從原計劃的每個月播四五場到幾乎日播,他成了淘寶第一明星主播,這個第一,是帶貨能力,也可能是在直播間里獲得快樂的程度。
無論是曾經的歌迷,還是新的粉絲,還是林依輪本人,大家都在“林美麗”的直播間里獲得快樂和陪伴。
從海鋒給我做伴舞說起林依輪第一次出現在電商平臺的直播,是在薇婭的直播間。
他帶著自創美食品牌,以嘉賓的身份坐在薇婭旁邊,“不到一小時,就帶了幾款產品,秒光”。直播的帶貨速度,第一次給林依輪帶來真實的震撼,“以前覺得不過是簡單的銷售數字而已,所謂的一個戰報,但這次發現,直播是真有銷售能力的一個渠道”。
2019年9月,謙尋董事長董海鋒向林依輪發出邀請,林依輪正巧想通過直播推廣自己的品牌,沒有絲毫猶豫,“好!咱們談都不用談。”

林依輪是謙尋簽約的第一批明星主播,“海鋒還跑來問我應該準備些什么,我說你準備好合同、筆還有桌子就行,完了你還得給我準備一束花”。當時林依輪連保底費也沒有談,“如果真有本事,就憑本事賣東西嘛,要啥保底?”
這種爽快還來自故交間的信任,“海鋒以前是我的伴舞”。現在作為謙尋董事長的海鋒,當然早就不跳舞了,他眼光毒辣,可以看出一個人適不適合做主播。對于每一個領進門的明星主播,雙方會進行一次坦誠的交流,探討直播這件事情本身以及主播這份職業所需要的素養。
得了真傳的林依輪管海鋒叫師父,管薇婭叫師娘,“但他們倆又叫我大哥,我們這里邊兒輩分比較亂”。
抱著推廣的初心,林依輪第一次在自己的直播間開播,“其實當時播的很尷尬,因為我不知道怎么掌握節奏,也不知道要往哪里看”。但來的人挺多,大概有二三十萬觀看,“買東西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讓唱歌的”。
當時林依輪唱了兩首,《向快樂出發》和《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身份,讓林依輪帶著光環走進直播間,但手機屏里的直播間和聚光燈下的舞臺是兩種不同的場域,“在舞臺上,我知道歡呼從哪里來、哪里呼聲最大,我知道往哪里互動招手”,而直播間里沒有這些,有的只是機器和屏幕上滾動的評論、點贊的愛心,“就像跑步一樣,直播也需要自己去鍛煉摸索才能找到節奏”。

作為資深的廚師和吃貨,林依輪的帶貨以“吃”為切口,從自己品牌的各個產品開始,擴充到美食再到百貨。最顛覆的是有一次賣文胸,“我不知道怎么去講解,雖然我太太買文胸的時候也會問我的建議,但在直播間里,我不知道怎樣去表達這款產品的亮點”。因為缺乏自身的體驗,林依輪只對產品的面料、做工、代言人、舒適度等做講解,“大家如果喜歡就自己買吧”。這個品,他覺得自己“講得并不好”,但是“嘩”一下全都賣出去了,“是因為大家的信任吧”。
依靠謙尋的供應鏈,林依輪的選品幾乎沒有翻過車。在美食領域,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評判標準,而在食品類目之外,他也有自己的譜,“我不是一個只會吃的人,我是一個生活在大環境里的人”。從二十幾歲出道到現在,閱歷讓他擁有審視這些產品的能力。
如今的林依輪,已經是電商平臺第一明星主播。當初簽約的時候,“我覺得每個月最多播四五場”,然而真香定律永不倒,現在的林依輪近乎日播,“哪天不播就會想”。
最初的夢想是做百貨商店買手林依輪最初的夢想是做個百貨商店的買手,“因為我是個特能買的人”。90年代去歐洲巡演,他能花掉兩三萬美金,“大部分買了衣服,幾乎能花掉半年工資”。
在朋友圈里,林依輪就是行走的種草機。他燒的飯菜出了名地好吃,慕名而來的朋友們除了帶走一身滿足舒坦,學會兩手燒菜妙招,在他家里吃到的、用到的三兩好物,總不免惦記著要買個同款。

在直播間里,他有天然的優勢。除了資深的買買買經驗,他的親和力、人來瘋的特質、話多和超大肺活量帶來的大嗓門兒,都讓他的直播間風格獨樹一幟。在林依輪這里,帶貨是可以變得好玩的,他在直播間里耍寶,甚至偶爾在評論區耍賴,“就是玩兒”。觀眾們說要唱歌,一首《林海雪原》說唱就唱,他不怕荒腔走板,沒什么扭捏的,“就圖一樂”。
做歌手的時候,他在舞臺上得是端著的,“讓觀眾淺嘗輒止”。那個時代追星也簡單,“沒有偶像的概念,喜歡你的歌,然后就去傳唱”。歌手對他而言就是一份職業,自我的那一面不會在舞臺上流露出來,但直播不一樣,他在這里鬧騰的,就是生活中自己本來的模樣。
“我就這么一人兒”,只是之前做歌手的時候,不會被看到這一面。林依輪一直都很“樂”,“之前年輕的時候,大家說我是傻小子,但我現在還這樣,有人說是傻,但我覺得不是,我覺得這是快樂”。
林依輪的“樂”,讓他的人生呈現出順風順水的樣態,約等于無憂。
“但我并不順風順水”,他在河北農村長大,15歲在文工團里彈吉他,唱歌、吉他彈唱、跳霹靂舞,裝臺卸臺。出道前在玻利維亞的中餐館打工,過放下尊嚴謀生存的日子,“當兩只手插到冰冷的米飯中,要把每一粒米抓分離的時候,那個冰冷的程度,不僅會刺痛你的手,還會刺痛到你的心里”。
不滿于人生只是如此,林依輪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跑歌廳、連軸轉軋場的生活后,終于遇到了音樂制作人張全復,從此走上歌手的道路。
林依輪覺得自己這一輩子,“也就是個快樂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都可以快樂面對,“我有一句話叫‘感恩活著’”。對他而言,風風雨雨、痛和快樂,都是感受,“所以有的時候我遇到別人真的跟我過不去了,我就特別感謝,他是來‘修’我的”。
林美麗的直播間是輕盈的以前團建時,林依輪給團隊定了“早日突破單月過千萬”的目標,而這個618,他帶領團隊完成了銷售超2億的好成績。
林依輪喜滋滋地去給薇婭探班,“本想去慰問一下,正好聽到她們復盤……”烏云立馬就籠罩上來了,“我年紀比他們大,完了我又是個明星,但前頭這個光芒你永遠無法超越”。
在巔峰榜,林依輪排名第五,但在明星榜里,他還是妥妥的第一。他很快重拾快樂,下決心不去巔峰榜,“就想開開心心地做這個第一”。直播這件事在他這里一分為二,要數據名次還是要快樂,“要快樂就不能和人家比”。
如果數字是追逐的結果,那么追逐永遠不會有盡頭,“只有在追求數字增長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快樂,這才是最高境界”。直播間里,林依輪被粉絲喚做“林美麗”,“一方面是因為長得美,一方面是希望大家每天都有美麗好心情”。他篤定人的內心決定臉上的光彩和表情,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定義,也是對他直播間的定義。

直播間的觀眾里聚集了許多中年女性,或許她們在年輕時候曾是林依輪的歌迷。現在,她們從黃金檔的電視劇和生活的雞毛蒜皮中暫時轉向,進入林依輪的直播間收獲快樂和陪伴。林依輪希望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我的粉絲可以去任何地方玩,但是你不來我這兒找我玩,你就會覺得今天晚上少了點什么”。
就像他從做歌手以來一直保持的習慣,無論工作結束后是在哪里,都會第一時間回到家里。很多人用清爽、舒服等詞來形容直播間的風格,林美麗的直播間是輕盈的,這里和家一樣輕松愉快。
無論是做廚師、歌手、主持人還是主播,林依輪似乎都能干一行愛一行。但他覺得自己并沒有把每一份工作都變成愛好的能力,“只是如果不喜歡,我就不會去做”。對于已經收獲過名利的林依輪來說,如果直播只是一份名利雙收的工作,很難在他心里播種不竭的驅動力,他更享受的,是在直播間里不斷地學習和體驗新奇,“如果哪天直播不再讓我快樂,我就停下來不干了”。

主播早已成為林依輪的另一重要名片,他總結自己是明星、是主播、也是品牌創始人。這些角色在他這里并不矛盾,這三條賽道他都可以齊頭并進,多重身份并不會顧此失彼。一個新的領域和賽道,并不需要林依輪破釜成舟,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會全力以赴。他輕盈地追逐著當下的熱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量是可以增殖的,“100%的熱愛做歌手,加100%去做品牌創始人,再加100%去做主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5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