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海南美麗的地方(美麗的樂園海南)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6)

在我國大陸的最南端
有個半島伸進大海中
這個半島就是雷州半島
在半島的最南端
是“中國菠蘿之鄉”徐聞

徐聞“菠蘿海”

雷州半島最南端——徐聞“南極村”燈樓角
如果你站在半島的盡頭
向南望去,是一片大海
渡船向遠處駛去
消失在海平線
船要駛向海的對岸
那里是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
它因海之南得名

瓊州海峽另一頭的海口市
從島到省
從海南島到海南省,這一轉變始于1988年4月13日。
那一天,中國第五個經濟特區設在海南。海南經濟特區是五個特區里面面積最大的,特區范圍涵蓋整個海南島。同時,海南脫離廣東省,設立海南省。
新成立的海南省陸地面積約3.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不考慮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但如果算上“藍色國土”,海南省管轄面積則超過2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海南省除了管轄海南島,還管理著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南海諸島。

海南島風光

海南省全圖
歷史悠久
海南建省較晚,但海南的歷史很悠久。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仁人志士為開發海南島,促進島上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他們中既有南朝巾幗英雄冼夫人,也有北宋被貶海南儋(dān)州的蘇東坡。

儋州的東坡書院
遠古的時候,海南島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秦始皇派軍南下嶺南,就著手在海南島上設郡縣,到了漢武帝時期,海南島上已經設置了珠崖郡和儋耳郡,這大大加強了對海南的管理與開發。
從隋唐起,朝廷就已將南海諸島納入版圖。史書中的千里長沙是今天的西沙群島,萬里石塘為南沙群島。元朝時已經在海南島南端的榆林港進行海防,駐扎軍隊,科學家郭守敬更是遠赴西沙群島設天文觀測點。
海南島經過開發與大陸建立了密切聯系,整座島有了很大的發展,島上的民眾也開始走向全國各地,明朝清官海瑞就是其中的代表。
從明末到近代,海南島上民眾也開始下南洋、走向海外,他們被稱作瓊僑,其中就有對民國影響很大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

中西文化交融的海口騎樓老街
解放海南島
在近代,海南島還是座紅色島嶼。
1927年,革命先烈在海南島上建立瓊崖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紅色娘子軍的故事源自這一時期。
海南島上的瓊崖游擊隊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日軍侵占海南島、國共內戰等時期。他們孤島奮戰,創造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傳奇。
在1950年3月,瓊崖縱隊接應第四野戰軍渡海登陸海南島,為解放海南島立下汗馬功勞。

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馮白駒的故居

解放海南島紀念園
熱帶島嶼
海南省位于中國的南端。
這里緯度低,離赤道近,熱帶氣候,冬季溫暖。

海南島熱帶風光

海南島海灘
正如小學課本里寫道:“大興安嶺,雪花還在飄舞;長江兩岸,柳樹開始發芽;海南島上,鮮花已經盛開。我們的祖國多廣大。”
溫暖的海南島,適合種植橡膠樹。橡膠是制造輪胎等產品不可或缺的工業原料,是建國初期西方對華禁運的物資。當時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位于高緯度地方,不產橡膠。因此解放海南島后,廣大軍民在這里合力建設橡膠種植園。電視劇《天涯熱土》反映了這段歷史。
為了促進橡膠的科學研究,國家還創辦了后來的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在2007年8月,沒有博士點的海南大學合并了當時位于儋州擁有博士點的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才進入了211工程。

海南的橡膠林

割膠
海南氣候炎熱,使得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這里是能加快作物育種過程的好地方。海南三亞、陵水、樂東等地成了南繁育種基地。每年冬季,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內的許多農學家奔赴海南,加代育種。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誕生,海南功不可沒。袁老生前,在三亞育種基地一線辛勤工作。
海南的氣候,自然少不了熱帶水果,這里盛產椰子、香蕉等熱帶水果。海南島是中國重要的熱帶農產品產地。

南繁育種基地
黎族
這座熱帶島嶼上,生活著黎族等少數民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島,他們會跳竹竿舞,制作樹皮衣,還掌握著高超的紡織技術。

黎族聚集區風光

海南的木棉樹

海南黎錦
宋末元初,黃道婆漂泊到海南島,得到黎族同胞的幫助,學習了紡織技術,回到家鄉后,改進棉紡工具,使松江一帶成為當時的棉紡中心。
黎族原本沒有文字,通用漢文,解放后,政府幫他們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黎文。
苗族是海南島上另一大少數民族。
海南島西南部曾設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政府在紅旗鎮,后來的通什市,如今已改名五指山市,以境內的五指山得名,五指山是海南省第一高山。

群山環抱的五指山市
省轄縣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隨著海南省的建立而撤銷。海南省成立后,為了簡政,直接省轄縣。
如今海南省轄:
4個地級市: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和儋州市;
5個縣級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和東方市;
4個縣: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和臨高縣;
6個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因此,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與儋州市這四座地級市均不轄縣。
海南省省會為海口市。

海南省瓊中縣風光
▼海南省保亭縣風光


海口街道風光
環島高鐵
海南省的交通,其中鐵路方面經歷先慢后快的過程。
解放前,海南全島僅在八所(在今東方市)、石碌等地有少量鐵路,主要為運輸石碌鐵礦石。
解放后,陸續修通了到三亞的鐵路,一直到2004年,從三亞到海口的西環鐵路才全線貫通,所以海口算是全國最晚通上火車的省會之一。

東方市位于海南島最西邊
但是自那以后,海南省的鐵路建設步入了快車道。
2007年,環島東線開工,直接上高鐵線,2010年通車。接著,西線也建高鐵,2015年環島西線高鐵建成通車,與環島東線對接成環,自此,全球首條環島高速鐵路建成。

海南的高速公路
▼環島高鐵西線
【海南島的交通建設】

穿過海口市區的環島高鐵

高速公路方面,包括環島高速在內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海南省實現縣縣通高速,海南省高速公路是不收費的,成本放在油價里面,因此海南島上的汽柴油價格比其他省要貴。
國道方面,海南省目前有三條國道,223國道、224國道和225國道,都以海口為起點,分為西線、中線和東線,終點均為三亞市。
天涯海角
三亞市位于海南島的南端,古城崖州(崖縣),在1984年由崖縣升級為三亞市,這里是海南島又一個中心。所以海南又被稱作瓊崖。
天涯海角景點在三亞,這里南天一柱被印在第四套貳元人民幣上。三亞作為旅游城市,這里還有黎族愛情傳說鹿回頭、美麗的亞龍灣。

南天一柱

三亞城市風光
三亞地處海南島最南端、憑低緯度的優勢,建有從漠河到三亞的空間環境觀測臺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還在三亞建設了三亞非相干散射雷達。
因此三亞還是一個新興的科學中心。中科院深海所在三亞,這里是“奮斗者”號載人萬米深潛器的母港,中國深海探測從這里出發。
深空探測
如果說三亞是中國深海探測的中心,文昌則是中國深空探測起點。
探測器翱翔遙遠的深空,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助力,火箭的體積更大,“腰圍”更粗,超過了列車車廂尺寸,只能走水運。
文昌在海邊,又處于低緯度地區,火箭發射可以借助這里較大的地球自轉線速度,再加上文昌東面是大海不用擔心火箭殘骸落地砸人,因此非常適合做航天發射場。
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從這里由長征五號托舉升空。
未來,中國的深空探測從這里起航。

長征五號火箭發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來源:新華網)
紅樹林與漁村
文昌市西臨海口市,位于兩市之間的東寨港是中國重要紅樹林保護區。

東寨港紅樹林
從文昌市往南是瓊海市。瓊海市潭門鎮是一座千年漁港,這里的漁民世代在南海捕魚,守護南海。
瓊海市博鰲鎮過去也是一個漁村,如今還是一座新興的國際小鎮。從2001年起,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在這里舉辦。這是第一個常駐中國的國際性論壇,也標志著海南島走向國際。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
從特區到國際島
相較于其他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發展可謂歷經考驗,有瘋狂的時刻,也有低谷的歲月,伴隨海南經濟特區和海南省成立的洋浦經濟開發區是這一進程的見證者。

位于儋州的洋浦港

洋浦千年鹽田景觀
到了2010年,海南的發展加快,開始建設國際旅游島。
2018年,海南省暨海南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中央提出建設海南自貿區,范圍覆蓋全島,這也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自貿區,經濟開放程度將比肩香港。
海南之所以能成為如此開放的地區,一個原因是海南是島,與大陸之間隔著瓊州海峽。

旅游城市三亞

海口西海岸區
瓊州海峽,是通道,是天塹
瓊州海峽位于海南島與雷州半島之間,是北部灣到廣州一帶快捷的航運通道。不過瓊州海峽也使得海南島與大陸不相連,進出海南島,除非是飛過去,或者參加橫渡瓊州海峽的游泳比賽,否則都得乘船。
火車也是要坐船才能到海南的,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允許客運列車通過的火車輪渡線。汽車就更不用說了,要在輪渡碼頭排隊上船。一旦遇到大霧等惡劣天氣,海峽兩岸就會滯留大量旅客。火車要輪渡也使得海南省熱帶農產品沒有雷州半島上的具有競爭力。

火車渡輪
汽車渡輪

因此,關于瓊州海峽架橋鉆隧的事一直在討論中,瓊州海峽寬約20公里,比港珠澳大橋的長度要短得多,但海峽地質狀況遠比珠江口復雜,水深最深處超過100多米,不太合適架橋,而海底隧道的運力不及大橋。
不管怎樣,對于海南島而言,僅有公路通道或鐵路通道是不夠的。比海南島小得多的平潭,公路和鐵路通道都有。
希望早日火車可以直接開到海南島,汽車也能暢通無阻,瓊州海峽不再是天塹(qiàn)。
說明:未標注的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編輯:萬鵬
美編:蔣青青
校對:姜雪蛟、張騰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58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