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14)
估計不少朋友還記得1989年的春晚上,61歲的趙麗蓉和28歲的宋丹丹同臺獻藝。
趙麗蓉老師是實打實的高齡,宋丹丹當年28歲,于女藝人來說也實在不算年輕。

?于是三十年前的那臺晚會,對他們都有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義。所幸舞臺沒虧待兩位,宋丹丹尤甚,一個滑稽的恨嫁女“魏淑芬”過后,她在全國人民眼前算是“掛了號”。
此后宋丹丹沒少上春晚露臉,1990年她是天南海北生小孩的孕婦,世紀之交的1999則成了東北炕頭上的名女人,白云大媽。

?總之,來來去去的都是愛抖包袱的小人物,幾趟小品下來宋丹丹就等于好笑。可以說只要她一言不發地往臺上一站,不少人就要開始自動播放語音了。
像什么“走了,傷自尊了”,“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斗機,歐耶”,可能古早一點的還有“俺叫魏淑芬,今年28,至今未婚”。這些經由宋丹丹之口說出的臺詞,仿佛都有一股令人發笑的魔力,隨著晚會的結束光速風靡了全國。
和舞臺上炫目卻容易被忘掉的節目不一樣,宋丹丹當年說出口的臺詞是有生命的。在一代人的腦海中,總有幾句俏皮話是屬于宋丹丹,屬于春晚的,哪怕他們過去了小十幾年。
缺門牙、黑臉、一口方言,再來一件花外套......臺上宋丹丹的一招一式像極了老家街里街坊,充滿著渾然天成的黑土地和大碴子味兒。

?大概是舞臺效果太逼真,絕大多數的觀眾笑過鬧過之后,約好了似的忘掉了宋丹丹其人,好像她真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后來,有人評價宋丹丹,說她是天生的小品演員。
這話是贊美不假,可早年的宋丹丹一心想要沖擊的根本不是“喜劇女王”,而是那尊光芒四射的奧斯卡小金人。不過凡事無定數,就好比你大爺一直都是你大爺,你大媽可不一定了。
所以,就來講講宋丹丹在成為女笑星之前的因緣際會。
1961年8月25日,老北京的軍區大院里的宋家新添了一口人,這個頭發有點發黃的小丫頭被取名叫“丹丹”。宋家生在頭里的兩個女兒分別叫青青和螢螢,和丹丹相映成趣,姐妹仨的名字剛好是國畫里三種色彩,這算是宋家父親在取名上的小心思。

?老實講,宋丹丹的出身很好,原因有二,其一生在大院,屬于京圈,是不折不扣的子弟。其二,宋家個個都挺有出息的,父親退休前做到了北京市文聯的書記,母親則是教師,兄姐三人從政從商都頗為順利。
小時候的宋丹丹不潑辣,在學校也是慫人一枚,沒少被同齡的丫頭片子們欺負。她最常干的事就是嗷嗷嚎著哭,然后回家找哥哥姐姐主持公道。

?以至于后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二姐和大哥一提起宋丹丹就說她特愛哭,哭就算了還流鼻涕,整個一邋遢小孩。一頭黃毛,臉蛋雪白,還有一個L號的鼻子......童年外號“金絲猴”的宋丹丹不算漂亮的女小孩,性格上也有點內向。
那時候大院里人來人往,愛說話愛表現的小機靈鬼兒,身后都跟著幾個同齡的鐵瓷,可宋丹丹不是,她沒幾個年紀相當的朋友。因為她最仰慕的是自家大哥,每逢對方在外地結束了工作回京,宋丹丹一準提早拾掇自己,希望能漂漂亮亮地站在大哥面前講幾句話。

?不過這對差了十歲的兄妹沒什么體己話可說,大哥有次還直接問宋丹丹,怎么幾天下來胖這么多。這句話把少女宋丹丹氣得夠嗆,恨不得每頓飯都吃幾粒米意思意思得了。
后來,宋丹丹把早年的心事寫進了自傳,說自己對大哥是有點“單相思”般的仰慕,奈何對方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自己身上。作為家里的幺女,宋丹丹讀書那會兒是有點不成器的。
1979年,宋丹丹18歲,抓住了恢復高考的尾巴上了考場。不過她這次成績不理想,分數線是310,她考了288。究其原因,宋丹丹說之所以差這二十多分,是因為自己當時被初戀整得五迷三道,根本沒心思學習。

?1980年,宋丹丹準備再沖擊一次高考,當時全家都極為重視。父親天天從單位頂著大太陽趕回家給姑娘做飯,順便還冰上一瓶汽水。
經歷了人生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宋丹丹有點不好意思,感覺再考不上就浪費了父親的一番心思。眼瞅著就要化身女胡同串子沒個正經去處,宋母又突然患病住院,全家人沒一個有心思去盯著宋丹丹的學業。
就這樣,高三生宋丹丹反而有了一種詭異的輕松感,但隨著母親身體的康復,那股無法明說的壓力再次冒了頭,心里沒底的宋丹丹干脆選擇了“逃”。

?19歲的宋丹丹拿著80塊零錢,跳上了去青島的火車。在姑姑家暫住了三天之后,宋丹丹被父親拎回了北京。在路上她挨了一頓教育,同時也看明白一點,自己上大學這事兒不靠譜,不如趁早另謀出路。
1981年,宋丹丹20歲,好朋友張旗來找她玩,順便帶來一張人藝的招生簡章。張旗告訴宋丹丹,說人藝的學員班開始招生了,自己覺得宋丹丹應該去當演員。
那時宋丹丹沒看過一場話劇,談不上什么做演員的天分和自覺,她害怕的是自己沒地兒去。好奇的宋丹丹問朋友,北京人藝是干嘛的,張旗說是演話劇的;那演話劇用唱歌嗎,宋丹丹接著發問,朋友又說不用唱歌,說話就成。
宋丹丹這才有點底氣,但自覺不夠好看的她還是略顯猶豫。為了動員宋去報名考試,張旗還給她鼓勁兒,說你模仿老師同學的樣子可太靈了,不做演員多可惜。

?于是,在那個下午之前從沒覺得自己能上臺的宋丹丹,就跟著朋友奔人藝去了。那張薄薄的招生簡章上說,北京人藝要招20個學員,宋丹丹以為現場得有20個水靈靈的大姑娘。
誰知去了現場她才知道男女比例是3:1,20人里只挑5個女孩子。烏央烏央的人把劇場門外的小街堵得水泄不通,正值青春的男男女女們閃亮奪目,一切的一切都讓宋丹丹覺得自己有點黯淡。
尤其是她一回身,在街上還看到了剛上映電影的女一號。宋丹丹心里不免打鼓,人家都來考試了,還能有自己的戲?睹此情景,只帶了五毛還不夠報名費的她更加泄氣。
人藝報名要收兩塊五,張旗看宋丹丹沒帶夠錢,就幫她補上了那兩塊,一個勁催她去考試。

?交了的錢不考也退不了,架不住張旗的勸說,宋丹丹心一橫就報上了名。“要么賣醬油,要么上人藝”,報名后的宋丹丹把人藝視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初試那天,宋丹丹起得挺早,她用火筷子給自己的劉海卷了卷,又順了一雙二姐的高跟鞋,在鏡子前轉了個圈沒瞧見什么紕漏,就出了門。
考場的走廊里擠滿了心里沒譜的學生,每個房間都是一個小考場,大家都在等初試,宋丹丹也不例外。進了考場,初試的主考官田沖讓宋丹丹赤腳,方便測一下身高,于是宋丹丹就赤腳上陣,接受眾考官的審視。

?念了一段報紙,跳了一節廣播體操,宋丹丹的初試沒什么很特別的橋段,就是為了證明嘴皮子流利,肢體靈活。初試完畢,宋丹丹抱著高跟鞋往家奔,生怕二姐發現自己偷穿了高跟鞋。當年不流行藝考培訓,沒正經上過一天課的宋丹丹靈光乍現,接住了祖師爺給的那碗飯,順利地通過了初試。
篩掉百分之九十的人后,宋丹丹成了幸運的百分之十。等她接到復試通知時,競爭對手也少了一大半,現場只有一百多號人。復試現場,宋丹丹開始心里打鼓。
她半點才藝都沒準備,偏偏同場的考生一個賽一個厲害,跳了民族跳霹靂,就她一人是不折不扣的“裸考”。
考場上的宋丹丹也沒別的辦法,只好脫鞋就上,蹬腿就唱。復試的考官們都換成了女性,里面有兩位話劇名家,狄辛和李婉芬。

?狄辛和宋丹丹比了比身高,沒說什么;宋丹丹念過一首詩之后,李婉芬發了話,她的評價和詩朗誦沒關系,卻讓宋丹丹心里直打鼓。
當時李婉芬上上下下打量了宋,說這孩子將來一準是個大胖子。
這句預測讓宋丹丹急得上頭,直接大喊,懇求老師給自己半年時間,如果試讀期間瘦不下來再開除也不遲。

?性格決定命運,此言在宋丹丹身上極為正確。換了其他女孩子被說胖,早就回家抹淚了,可宋丹丹孤注一擲,終歸是抓住了那根救命稻草。
1981年,宋丹丹被人藝錄取。入學后,宋丹丹壓根不敢吃飽飯,生怕自己減肥不成功,被學校請出去。想吃演員這碗飯,就不能吃那碗飯,這話一點不假。半年后的宋丹丹減重三十斤,咬著牙熬過了試讀期。
誰知好不容易瘦下來,不遭人藝老師嫌棄后,身邊的小伙伴又拿她砸掛,說宋丹丹你怎么瘦得就剩一鼻子了?

誠然,那年月的宋丹丹不算好看,頂多是個圓圓臉的少女,在臥虎藏龍的訓練班里,她更是屬于不吭聲的小角色。不挑角色和戲份,宋丹丹最擅長的就是勤勤懇懇地排練。和她同班的有兩位大美女,羅歷歌、王姬。?

?當時班里要排《西施》,羅是當仁不讓的女一號,演宮女甲的王姬也有大段的獨白。輪到宋丹丹這邊,她就只剩下一個任務,在王姬念獨白時做出一臉驚恐的表情。
這檔擱到現在圈里能因為“艷壓”吵翻天的事,當年竟然半點風浪都沒有,幾個青春美少女誰也不搶風頭,都認認真真地排戲,哪怕一句臺詞都沒有。
宋丹丹回憶說那時自己挺享受的,哪怕整出戲里只有“宮女乙驚恐狀”這六個字屬于她,也是美事一樁。
兩年多的人藝歲月不算百分百滋潤順遂,勝在給宋丹丹留下一筆精神財富: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演戲,別想沒用的。后來,宋丹丹總說老師的這三句話像釘子,扎進同期學員們的腦袋里,陪伴著他們起起伏伏的從藝生涯。

?兩年后的1983,宋丹丹畢業,留在人藝成了一名正式的話劇演員。有一講一,大開大合的話劇是演員們的試金石,能從其中脫穎而出的實力派,多多少少都要從舞臺上汲取養分。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能從話劇舞臺上熬出來,才算是真正的角兒。時值1984,剛畢業的宋丹丹第一次挑大梁,主演了話劇《紅白喜事》,在里頭扮演一個嬌嬌怯怯的小姑娘,名叫靈芝。
這部戲擱到現在來看屬于常說常新的題材,既諷刺腐朽大家族的家長,又抨擊糟粕一樣的價值觀。《紅白喜事》因此相當受歡迎,還拿了兩個國家級的大獎,文化部觀摩演出一等獎,北京市政府表彰優秀演員獎。

?從黃毛丫頭搖身一變成了人藝的臺柱子,按照這樣的劇本走下去,踮起腳摸摸奧斯卡小金人倒不是什么難事了。有了話劇做序曲,任誰都得承認宋丹丹勢頭喜人,可她當時身上沒有半點屬于角兒們的驕矜。
除了當年學院生涯中的三個信條,宋丹丹或許也信奉那句話:該吃吃該喝喝,就是別端著。
1985年,宋丹丹接了人生中第一部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她在里面演一個墮落女孩宋曉麗。起初她并非導演的第一人選,原因相當簡單,不夠好看更不夠壞。于是在試鏡過后,整個劇組就搬家直接顛兒了。
許久沒見著回音的宋丹丹有點摸不著頭腦,找上門才發現劇組人去樓空,她費了老大勁找到新地址,對著導演就是一頓哭訴,才拿到了宋曉麗這個角色。
進組后,宋丹丹親自上陣寫了兩段宋曉麗這個角色的劇本,為的就是讓人物性格合理起來。

?1986年,25歲的宋丹丹又在老舍名作《月牙兒》里拿到一個角色,是整部戲沒有一點笑模樣的暗娼韓月容。總之,在話劇《紅白喜事》挑大梁后,宋丹丹在演戲上面好似開了竅。
當年《尋找回來的世界》拿下了飛天獎女配,《月牙兒》又包攬了薩萊諾國際電影節銀獎。
還不到三十歲的宋丹丹心態穩之又穩:無論角色大小,踏踏實實演戲,認準話劇和電視劇的路子。

?從1983年畢業到1989年首登春晚舞臺,宋丹丹好像有種穩定的內在平衡,她只認四個字:認真打磨。
1989年的春晚,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一次回顧八十年代文化現象的盛會,同年語言類節目也隨之進入黃金一般的井噴期。當年晚會上,馮鞏牛群首度搭檔,已經靠話劇電視劇走紅的宋丹丹也作為小品演員,第一次闖進大眾的視野。
這次闖入,于宋丹丹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意外。離大年三十還有十來天,89年春晚導演組差點愁到禿頭,因為晚會時長不夠,他們決定讓小品《懶漢相親》上臺。
時間緊任務重,導演們一致同意找最放心的人來救場,可前后過了一遍篩,水平穩定的話劇演員沒幾個愿意來的。

?找到宋丹丹時,時間已是所剩無幾,本著不砸場子的職業道德,她點了頭。無人知道,28歲的宋丹丹陷入了糾結,曾經想要推掉那個讓自己一炮走紅的機會。
因為那時候話劇演員登臺演小品,可是件掉面子的事。“萬一劇院里的老師看到我上電視了怎么辦,以后還有臉回去嗎”,已經是知名女演員的宋丹丹不是沒有顧慮。
找上門來的導演見狀一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還急頭白臉地批了宋丹丹幾句,說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你可不能說推就推。
前腳被批得一臉蒙圈,后腳宋丹丹就上了臺。小品里那個滿月臉,大辮子綠頭巾,說話扭扭捏捏的魏淑芬也因此一夜爆紅。

?可就是這一屈服,當年那個說要做表演藝術家的宋丹丹,就再沒回去過。八十年代臨近尾聲的時候,昔日的話劇演員宋丹丹,也因此臨時改了道。
時至今日,讀起“魏淑芬”這仨字,看過小品的觀眾還是會默契地念成“VI SU FIN”,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屬于春晚和時代的群體默契了。
89年春晚過后,宋丹丹成了人見人愛的大明星。那時她去菜場買菜,一路上總得打不少招呼,人人都想和宋丹丹搭話。

?次年,宋丹丹挺著肚子演了《超生游擊隊》,這股風更是讓她紅遍大江南北。但絕少有人知道當年宋丹丹是真懷孕,肚子里揣著巴圖的她,排練時隔三差五就得把肚子放桌上休息一會兒。
“大蔥的營養價值和水果那是一樣的”,“老大海南島,老二吐魯番,老三少林寺”。臺上的經典臺詞,仿佛不會褪色的經典暗號,只要你擠眉弄眼地說上前半句,八零后里一準兒有人能接下茬。

?紅遍大江南北之后,宋丹丹并不開心,或者說她突然沒那么享受“喜劇女王”的光環了。1993年,宋丹丹剛演完小品《秧歌情》,下臺就抱著高燒的兒子奔醫院去,結果接診的醫生卻先嘮上了嗑。
醫生一句“你演的老太太可太好啦”,讓宋丹丹幾欲落淚;就算她重復一遍兒子燒到了四十度,對方還是好奇地問她豁牙是怎么搞的。最后宋丹丹沒多說什么,委屈也好戲弄也罷,她始終指望著對方救救兒子,只好擦掉淚,說一句豁牙是因為染了黑色。
后來宋丹丹越來越有名氣,見到她發笑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商店售貨員都笑得直打嗝,說一見她就笑到停不下來。這些沒有來由的聲音讓宋丹丹有點“厭惡”自己笑星的身份,做正經事也要笑,不在舞臺上了也要笑。

?我有那么好笑嗎?彼時而立之年的宋丹丹由衷地開始懷疑自己,懷疑當初答應去演小品的選擇是否正確。演過《秧歌情》之后,宋丹丹有一陣故意躲著春晚小品這個圈子,一躲就是六年。
期間她有意把重心偏到話劇上,靠《回歸》一口氣拿下了中國戲劇梅花獎。也分出精力演了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里的和平。

?兩次回歸老本行的宋丹丹不為別的,為的就是讓觀眾醒醒神兒,知道自己還是個科班出身的正劇演員。結果《我愛我家》里的大鼓書藝人和平,再次讓觀眾坐實了對宋丹丹的印象:市井小民,真誠但不乏雞賊,熱情里也有點算計。
1999年,又是一個春晚籌備的節骨眼,趙本山找上門來一頓說情,想請許久不出山的宋丹丹來演自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參演這個人人稱道的小品,對觀眾來說是幸運的,但對宋丹丹來講卻未必。

?在1999年的央視春晚過后,宋丹丹作為小品演員的職業生涯,已然到了巔峰,可她作為職業演員的路子是越走越窄。笑,成了那時觀眾看到宋丹丹的巨大慣性。
心里憋屈到一定程度的宋丹丹說,自己當時幾乎接不到正劇和話劇,因為大家覺得她就是土氣的魏淑芬,豁牙的白云,雞賊的和平。于是,情景喜劇和小品成了他人眼中宋丹丹的標配。
戲越來越少怎么辦呢?演小品壓根就不賺錢啊,那時日上一次春晚給兩千塊,“女笑星”的光環就跟黃金枷鎖似的,摘不下來,也換不了錢。

?隨著宋丹丹成功塑造的喜劇角色越來越多,她也被一浪接一浪的笑聲推向了更高處。那個要做表演藝術家的宋丹丹,被自己和觀眾還有因緣際會,共同塑造成了她不太喜歡的喜劇角色。
笑、關注、議論,這對如今的藝人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良藥,但對想要更多的宋丹丹卻并非幸事。2008年前后,宋丹丹自覺到了要退出春晚小品舞臺的當口,起因是一次不合時宜的“笑”。
當時宋丹丹在演話劇《茶館》,角色很苦情叫康順子,是個早年被賣給太監當老婆,一輩子沒過上好日子的苦命人。

?可就算演這么慘兮兮的角色,宋丹丹登臺的時候都能聽到觀眾席傳來鼻子根呼哧的暗笑聲。“我一出場,觀眾就大笑,我覺得很傷自尊,所以就決定退出春晚的小品舞臺了”,宋丹丹說這話時是2008年。
那時北京申奧成功,全國上下忙著開心,人人都興奮極了,真沒誰會注意到一個女喜劇演員的哀愁。昔日成全宋丹丹的,或許也在無形中限制著她。于是2008年的小品《火炬手》,就成了宋丹丹在春晚舞臺上的封山之作。

?“就算拿著槍指我的頭,我都不會再去演小品了”,一晃近十年,放過狠話賭過氣的宋丹丹演了不少話劇、電影、電視劇,后來還去綜藝節目里做起了觀察員。
不過真如她所說,再沒登上過那個無數人想要削尖腦袋露一臉的舞臺,就算他丫的金光燦燦,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好處。又酷又颯,赤誠熱血,不開心了就顛兒,說宋丹丹早年間是個北京颯蜜,也不為過吧?
如此看來,屬于宋丹丹的人生A面還挺平順的,演了不少經典作品,帶來許多人間歡笑,似乎沒什么缺憾和悲苦。在外界眼中,宋丹丹的感情生活也該如此,傻乎乎地遇上一個好人,然后結婚過一輩子。
可事實并非如此,她曾有過的感情多少都有點言情劇般的波折。24歲,宋丹丹結束了長達五年的初戀,男方是身高一米八四,相貌家境都不俗的轉業軍人袁鋼。
分開的原因不復雜,袁鋼要出國留學,可宋丹丹完全不知道這回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內突然刮起了一股留學風,但凡有點本事的人都想出國鍍鍍金,袁鋼的兄姐都出去了,他本人也在計劃這事兒。

?當時宋丹丹應約去袁鋼家里吃飯,袁母讓兒子拿護照去買點色拉油回來,她這才醒過神,知道對方計劃著出國,但沒告訴自己。在宋丹丹看來,袁鋼并不打算繼續這段感情,自然也不用說拿護照出國等等有的沒的,于是兩人就此結束五年感情。

?初戀失敗后,26歲的宋丹丹干脆玩了把大的,和一位相識三個月的公務員閃婚,一年之后又光速閃離。一板一眼的體制內員工,和每時每刻都活躍在燈光下的“藝術家”就此一拍兩散。
兩人辦好手續的當天,這位神秘男士認真地叮囑宋丹丹,表示將來無論她如何功成名就,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提自己的名字。這段勉強維持了一年的婚姻,就此被打上了神秘的封條,至今無人知道宋丹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
就連宋丹丹本人在分開之后,都沒再遇到過這位男士。如果說宋丹丹的第一段婚姻是不成熟的她,經歷了不成熟的感情,那么和英達那段眾所周知的糾纏,就更像是某種劫難:愛得人盡皆知,散得雞飛狗跳。
第一次離婚后沒多久,宋丹丹和英達因為工作碰了面,兩人都在為人藝的新話劇《縱火犯》工作。

?彼時英達剛離婚,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雖然家世比宋丹丹好,但圈里名氣上還差女方一截,不過宋丹丹并不在意女強男弱的這種差距。英達給《縱火犯》做副導演,宋丹丹就去客串,手頭不忙時兩人都喜歡蹲在后臺扯閑篇,就這樣兩人從同事升級成了戀人。
1989年7月13日,談了兩年戀愛的宋丹丹和英達正式登記結婚,次年就得了一大胖小子,取名叫巴圖,滿語是英雄的意思。
婚后的頭幾年,宋丹丹負擔了兩口之家的絕大多數開銷。在她的眼里,英達是有才華的,遲早會出頭,“共患難”根本不算難事兒。1992年,讓英達一炮走紅的機會終于來了。
那時候大多數國人還不知道情景喜劇是什么,留過學的英達就有點“等我給你們露一手”的想法,心心念念要拍一部出來。于是,《我愛我家》這部作品就應運而生,身為妻子的宋丹丹在里頭扮演女主角和平。

?那時候英達還不算出名,拍戲的時候又需要路人來做現場觀眾,他求爺爺告奶奶都不靈,還得靠宋丹丹的名氣去各大院校“騙”,這才有了第一批現場觀眾。
1993年《我愛我家》正式播出,英達不光賺得盆滿缽滿,也一躍成為國內情景喜劇的教父。走紅之后,英達帶了賺來的六萬塊現金回家,見到宋丹丹之后就高興地朝天花板上撒錢,兩人看著滿天的鈔票笑得像對瘋子。
那時宋丹丹和英達是圈里有頭有臉的夫婦,一個導一個演,走到哪兒都倍兒有面子。隨著《我愛我家》的播出,英達和宋丹丹的事業走向了巔峰,感情卻無限逼近低谷。

?短暫的表面風光過后,宋丹丹和英達之間的感情大不如前。當時兩人都忙于工作,相處時間被大大壓縮,見了面也會因為小事吵得不可開交;英達甚至和同劇組的編劇梁歡傳了緋聞。
直到緋聞見報,不管宋丹丹問多少次,英達的回應都只有一句話:不可能的事。后來宋丹丹干脆和英達挑明了自己的想法,離婚拉倒。英達也沒多話,干脆利落地點了頭。
“請多給我一點點時間,再多一點點問候,不要一切都帶走”,這是英達和宋丹丹共同聽完的最后一首歌,似乎也暗和了當年兩人的結局。
離婚當天,宋丹丹和英達辦完手續同乘一輛出租車,還在后座上撿到了英達的呼機,上面剛好是梁歡的兩條消息:“辦完了嗎”,“什么時候回來”。

?就在宋丹丹和英達離婚后一個月,男方和現任妻子梁歡就走到了一起。離婚后的宋丹丹似乎被剝去了屬于女演員的那層殼,風評什么的也都偏向英達那一頭,她好像又成了當年那個不自信的黃毛丫頭。
單身母親的日子并不好過,輪到女演員宋丹丹頭上時,也照樣輕松不到哪兒去。當時巴圖不愛念書,被老師起了個綽號“全校第一鬧”,宋丹丹幾乎每周都去辦公室給老師道歉,最夸張的一次還給全班鞠躬說好話。

?被開除過幾次后,巴圖在國內到了“混”不下去的地步,一口散裝英語的宋丹丹就帶著兒子去英國求學。14歲的巴圖不認路,宋丹丹就每周陪著兒子坐火車認方向,仿佛這時候的她不是什么大明星,就是個普通媽媽。
這期間生父英達只留下一句話:我和這孩子緣分已盡,連英若誠老爺子病故,都沒通知巴圖前去吊唁。“我感謝英達,他曾給我們帶來過許多歡笑”,后來宋丹丹在節目里松了口,一句“感謝”倒是不失體面。

?1997年,三十六歲的宋丹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現任丈夫,當時她還拿自己砸掛,說“這哥們兒沒毛病吧,怎么就看上我了”。一晃眼,如今的宋丹丹也年近花甲,在不少節目里她總是最敢說,最敢笑的那一個,也是節目里能圓場的那一個。
就像江湖上的老麻雀,也像自家的姑媽。你說她溫柔吧,一口京片子從不饒人,你說她兇悍吧,又沒少安慰年輕藝人。活到宋丹丹這個歲數,紅過,慫過,愛過,恨過,失敗過都不稀罕,成為自己,成全自己,才是最稀罕的物件。
當年少女宋丹丹要上考場,父親找來一位中戲老前輩輔導她,對方說想要過好日子,演好戲不難,自自然然,大大方方,樸樸實實就足夠。如今五十八歲的宋丹丹或許真正地明白了這十二個字,眼看高樓起,眼看高樓塌,都不如讓自己活得舒服重要。
人嘛,一輩子也就這么回事兒了。
更多娛樂八卦,都在會火郭晶晶現身秀場,彎腰蹺二郎腿不顧形象,網友:打扮一下美過明星
懶理孩子遭嘲顏值太低,53歲黎明親自買玩具!老來得女變平凡父親
趙麗穎近照眼底青黑,厚戲服難掩滾圓小腹,32歲演少女卻遭抵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8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