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7-31閱讀(11)
唐僧師徒夜里到達八百里寬通天河,難以過去,遇到陳澄、陳清兄弟,得知村里年年須向靈感大王獻童男童女,今年輪流到他們家,他們不得不讓兒子陳關(guān)保、女兒一秤金去當祭品,骨肉分離,肝腸寸斷。
孫悟空豈能容此妖怪為非作歹,帶上豬八戒冒充童男童女去與靈感大王對仗,孰料大家本事半斤八兩,此妖怪干脆藏于河底的大洞,緊關(guān)大門,當起了縮頭烏龜,哥倆只得打道回府。
靈感大王狡猾設計,讓通天河結(jié)冰,誘使唐僧師徒過河,活擒了唐僧至河底洞府,緊閉洞門,任孫悟空三兄弟百般打砸亦無濟于事。
無奈之下,孫悟空只得去找觀音菩薩,請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幫助盡快救出師傅。由此開始演驛了一場神界的人情世故。

孫悟空到了珞珈山,觀音菩薩料知孫悟空今日必來,交待手下讓他在外等候。觀音菩薩似乎非常的忙碌,實則是演戲給孫悟空看。
俗話說,猴子的屁股坐不穩(wěn),孫悟空耐不住性子,心急火燎,也擔心時間久了,師傅唐僧會出事,于是自個往里闖,看到了觀音菩薩少見的一幕形象:
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 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zhí)鋼刀,正把竹皮削。
這段話的描述中,觀音菩薩是披散著頭發(fā),不梳妝,不穿外套,赤著雙腳,如同我們?nèi)粘I钜粋€女生早上剛剛睡醒的樣子。這與我們平時見到的觀音菩薩莊嚴、神圣的形象,有著天壤之別。這自毀形象的行為很令人詫異,為何觀音菩薩要這樣?
其實這段話也寫了,觀音菩薩"玉手執(zhí)鋼刀,正把竹皮削",原來她在忙碌著削竹皮編紫竹藍。
觀音菩薩不妝飾,不著外衣,吩咐孫悟空與她立刻出去降妖伏魔。孫悟空見觀音菩薩如此形象,誠惶誠恐,建議她先著衣妝飾再去,觀音菩薩卻說,不消著衣,此般去便可。
觀音菩薩與孫悟空到了通天河,豬八戒與沙僧見她如此形象,趕緊批評孫悟空"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亂嚷亂叫,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逼將來"。
接下來順理成章,觀音菩薩道出靈感大王是她蓮花池的金魚,常浮頭聽經(jīng),修成手段,下到凡間為妖,禍害一方,今日她不著外衣,赤著腳來此,編織竹藍就是為了擒他。
此次觀音菩薩的穿束、言辭,明顯是對孫悟空三兄弟演戲,至于為何如此,我們來一一分析。
觀音菩薩管理疏漏,她得承擔責任,她也對自己懲罰,那就是自己暫時沒有了莊嚴的形象。
金魚精屬于觀音菩薩管理,他卻下到凡間吃老百姓的童男童女,而且還擒了唐僧,這一切的惡果是她管理的疏漏造成,自己必須為此承擔責任,否則孫悟空三兄弟心中必然對觀音菩薩這個大神不服氣,怪她縱容下屬禍害一方。
觀音菩薩于是上演了非常忙碌與著急的樣子,以此表示對這件事非常關(guān)注與用心,更在盡力搶時間處理。
所以,孫悟空在珞珈山見到觀音菩薩時,她忙碌得沒有空梳妝,而且是赤著腳在削竹皮編紫竹藍,顯得非常緊迫,即使與孫悟空去通天河,亦此般不莊嚴形象,不擔心豬八戒、沙僧看到。
如此,觀音菩薩用火速的行動,演給孫悟空三兄弟看,她承擔了責任,降服了金魚精,而且整個過程很用心,甚至不顧形象,以此彌補自己的管理疏漏。
既然觀音菩薩做到這份上,根據(jù)通常的人情世故,孫悟空三兄弟自然不能再責怪什么,何況觀音菩薩是他們?nèi)说闹敢摺?/p>
孫悟空三兄弟明白這層道理,在觀音菩薩到達通天河時,豬八戒、沙僧趕緊責怪孫悟空,配合觀音菩薩人情世故的表演。
文學作品中也常看到觀音菩薩的這種處事方式。
在小說《水滸傳》里,李逵碰到假的宋江、魯智深窩害老百姓,他真假不分,上到梁山砍了替天行道大旗,以人頭打賭說是宋江干了見不得人的事。
后來查明了真相,李逵不知道如何是好,燕青便讓李逵負荊請罪,宋江并不想真正要砍李逵的人頭,而眾好漢配合演戲,讓李逵負荊請罪,求宋江放過他,宋江有了梯子下,就順水推舟饒過李逵。
《西游記》其他神佛的坐騎或者下屬,到凡間為妖,因為沒有如觀音菩薩般處理,讓孫悟空心里很不爽,孫悟空口里頗有微詞。
黃眉怪是彌勒佛的看守,孫悟空請他來降伏,彌勒佛并沒有過多的言辭,降伏之后,落下口柄,孫悟空責怪他看守不嚴,彌勒佛只能作笑而去,堂堂的彌勒佛讓孫悟空嘲笑,也著實令讀者有幾分唏噓。
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騎,用金剛?cè)λ5脤O悟空、托塔天王、哪咤等神仙團團轉(zhuǎn),太上老君收服青牛精后卻沒有致歉,孫悟空便責怪他教導無方,一個老資格神仙被批評,著實沒有面子。
孫悟空遇到的妖怪還有很多,但是處理方式大多比較草率,這些妖怪的主人多是以注定的劫數(shù)或者考驗為借口,這讓孫悟空非常不悅。這也是人情世故的另一面,給你面子就演一下戲,否則就是赤裸裸地顯擺和實力的示威,是不給對方面子。
人情世故的社會,面子總是服務于利益,最終拼的還是實力。由此,人們要完成自己的蛻變,向高層發(fā)展,必須經(jīng)歷很多磨難。
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一定的程度上也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一、唐僧團隊的成員,要完成個人的蛻變,不經(jīng)歷災難肯定不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而且很多災難是天庭、西天給他們制造的。
人情世故的心理就是這樣,隨隨便便的成功,沒有人會服氣,不掉幾層皮,不流點血的成功,總會使別人心理不平衡。
所以,那些一夜暴富,不經(jīng)過自己努力就得到財富的人,總是惹人仇恨;而一個經(jīng)過自己日曬雨淋,起早摸黑努力耕種而致富的老農(nóng),沒有人會流言蜚語。
二、唐僧團隊取真經(jīng)利益眾生,本是好事情,卻要經(jīng)歷磨難。世俗的人情世故也是如此,想做好事,得有所表現(xiàn),否則人們會說居心不良,以做好事之名,圖非法的利益。
由此,做好事也得先經(jīng)歷考驗,所以唐僧團隊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無有其它捷徑。
三、不是人人都如觀音菩薩這般慈悲,孫悟空被壓五行山,豬八戒下凡為豬妖,沙和尚下凡為河妖,都得到觀音菩薩的指點,才走上了正道,觀音菩薩是他們命運的貴人。
取經(jīng)路上,觀音菩薩事無巨細地幫助,這次通天河劫難,她能如此不顧形象又這么有人情味地相助,難怪世人對她如此敬仰。
總而言之,一部《西游記》,一部人情世故的寫照。作者筆下的觀音菩薩在這個章節(jié)出乎意料地不是高坐在蓮花臺上的神,而是和普通人一樣,滿含人間煙火。其實,吳承恩的《西游記》中關(guān)于神佛、妖魔鬼怪的描寫,并沒有脫離人間煙火,是人間人情世故的寫照。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8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