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31)
7月初,河北省武安市挖掘整理家風家訓文化時,在邑城鎮東三里村冀彥朝家中發現一件明朝萬歷年間圣旨。

圣旨因年代久遠顏色自然變淺。
圣旨總長1.85米、寬0.3米,正文部分用楷書書寫,行款從右至左,共有455字。其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勁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這份圣旨寫的啥
據武安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王偉介紹,這道圣旨是明朝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五月十四日為嘉獎時任戶部廣東清吏司主事冀述的父母所發。
冀述是明朝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兵部車駕司主事。王偉表示,這道圣旨真實地記錄了封建社會的推恩封贈制度,對于研究明朝吏制、社會文化及禮儀制度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也為武安地方史和氏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網友紛紛表示:
字體這么漂亮,
是皇帝寫的嗎?







圣旨一般由誰書寫
圣旨一般由誰書寫呢?其書法水平如何?
首先就是皇帝親自寫。明太祖朱元璋就喜歡自己寫圣旨,清朝時乾隆和康熙有時也會寫圣旨。他們書法非常好,一時興起或者身旁無人時,都喜歡自己寫個圣旨。
其次便是翰林院編修書寫。翰林院中設有專門為皇上起草詔書的職位,任職者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也是當年進士中比較有潛力的人,他會給皇上起草詔書。
最后就是請一些書法家來寫。皇帝會請一些書法極好的人留宿宮中,這些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書法修為,能夠對皇帝的口述做到一字不增一字不減的地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50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