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hrbp的基本理論 關鍵看戴什么帽子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2)
分享一個HRBP九頂帽子模型,幫助大家更全面理解HRBP的定位。

這是一個雙維度矩陣,一個維度是“重視人際關系”,另一個維度是“重視工作結果”。
“重視工作結果”,指通過HRBP的努力,影響他人產出,或通過某種工作組合,最終讓工作結果產出最大化,強調HRBP關注最終結果,而不是關注過程活動。
“重視人際關系”,講的HRBP的溝通、支持、鼓勵、同理心等“軟素質”,人力資源本質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學科,HRBP始終要跟他人保持一個高質量的人際關系,這是HRBP工作成功的關鍵。
HRBP天生是一個多面手,很少會單獨履行任何單一的職責和角色,每個HRBP支持不同類型業務leader,處于不同的場景,處于不同轉型階段就有不同的角色。
包括我們所熟知的阿里巴巴政委的4個角色,華為項目HRBP的6個角色,它們都強調HRBP在不同的場景,不同階段角色權重是不一樣的。
因此,HRBP角色模型,大家要多去理解模型背后的邏輯、導向。
比如1996年,尤里奇提出的HRBP四個角色,不要只看四個角色,還有四個導向,值得大家重點去關注:
(1)向上:側重未來/戰略的理解;
(2)向下:側重當下/日常的操作;
(2)左邊:側重流程/制度的優化改進;
(4)右邊:側重人才/員工的能力提升。

接下來,我們簡單講講HRBP九頂帽子,先來看跟“人際關系”最貼近的三個帽子:觀察者、反饋者、助手:

1、觀察者——靜悄悄的看著他們
第一頂帽子,也叫“過程觀察者”或“數據收集者”。
當HRBP擔任觀察者角色,主要工作就是觀察人們如何相互交流,包括人們所說的話和各種非言語行為。
最常見的是,HRBP要去觀察業務部門的人員如何參加會議,與其說是了解會議的內容,不如說是了解會議如何進行的。
通常,當你作為觀察者時,你希望是不引人注目的,你不希望你的行為(無論是在正式還是非正式的場合)影響到你觀察的人的行為。
而且,當你帶上“觀察者”這個帽子,你只是在觀察別人,你不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你也不應該提出任何建議,你只是在看著他們。
HRBP戴著觀察者帽子,最適合場景,就是剛剛進入一個業務團隊。
2、反饋者——打開有質量的對話
“反饋者”全稱是“反饋提供者”,關鍵詞是“反饋”。
當HRBP帶上“反饋者”的帽子后,需要你將獲得的數據、信息,以支持性、非指導性的方式反饋給對方。
與觀察者角色時的情況一樣,這個帽子在正式和非正式兩種情況下都會出現。
舉個“非正式”的例子,當你遇到一個業務leader(你以前跟他共事過)——他正打哈欠,眼睛下是兩個黑眼袋子。
作為一個反饋者,你可以說:“hi,很久不見了,你今天看起來有點累。”這個示例中,請注意,你使用的是非判斷性語言(描述性的),你只是在反饋你的觀察結果做的。
你并不是說:“xx,你現在看起來情況不太好,是不是應該去補一個覺?”這里有明顯的判斷和建議,這有可能給對方帶來不適。
需要注意的是,反饋者的目的是打開對話,不是提供建議,避免過早干預對你觀察到的行為。
3、助手——給予足夠的鼓勵與支持
這頂帽子最容易理解,普通段位是“幫手”,高端段位叫“二號位”。
一般情況下,當業務leader需要你充當助手時,對方需要你給予足夠的鼓勵、同情和支持,需要你盡可能利用最高水平的人際關系技能。
需要提醒一下,HRBP不是專門的咨詢師、心理醫生,你不應該把自己當作“心理咨詢”的專業提供者,除非你恰好有該領域深度的研修和學習。
當HRBP帶上“助手”帽子,大部分的情況是——做一個有共鳴感的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一個讓對方可以發泄的人,或者僅僅需要你是帶上一個有同情心的耳朵。
你可能不需要做出任何決定或采取任何行動,他們只想被人聽到并感受到支持。
如果HRBP能夠帶上助手的帽子,實際上,也說明你被業務leader所信任。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第二列“帽子”——引導者、賦能者、專家。這三個“帽子”要比最左欄中的三個角色更強調結果。

4、專家——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專家”可能在HRBP最熟悉的角色之一,當業務部門比較認可你的時候,你就會順理成章的帶上這個帽子。
作為一名專家,需要HRBP擁有一個或多個專業模塊/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比如說,當業務部門正試圖從三位優秀的候選人中決定聘用一人,作為HRBP,就需要你提供你的專業判斷,協助業務leader做出決定。
你的決定很可能是基于每個候選人的資歷和工作要求,或者是基于候選人潛力評估,或者是基于你對業務leader需求的了解,以及這個空缺職位與這些崗位之間的匹配度,這都是你作為“專家”要做的正確建議。
當然,當HRBP帶上“專家”帽子,并不代表你完全獨立做決定,重點是“利用你的專業知識”幫助別人做出這些決定。
5、賦能者——構建成長的能量場
賦能者,這個詞大家耳熟能詳,按我們的理解,入門級“賦能者”是培訓師,高級的“賦能者”是教練。
更簡單的理解,好的賦能者——至少會“點燃自己,喚醒他人”。
當你作為培訓師,你是把自己知識和經驗,進行分享和轉移——“點燃自己”。
比如,你可以幫助團隊人員去理解和應用人力資源政策或程序的細微差別,處理混亂的員工關系,或者幫助員工探索未來的職業。
而作為教練時,側重根據對方的情況,你要給予方法、工具,還有信心和能量——“喚醒他人”。
比如,你將根據業務leader的個人特點,為對方提供各種review、處理問題的工具和方法,你不是在跟對方說教,也不是在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你更多的作用是“搭場子”,構建一個“能量場”。
賦能者與專家角色相比,它的確需要更多的人際關系技巧,特別是當你做到大BP、大政委的時候。
6、引導者——讓對方找到突破口
作為引導者,在情感層面上,要比作為賦能者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勵,以及對對方需求的理解。
例如,你可能正在與一個剛剛發現自己被公司打差評、甚至被降級的人一起工作。
作為一個引導者,你需要提供足夠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同時也要注意到這個人也需要解決現實情況(處理情緒、找到問題根源)。引導者是最具人際關系技能的人,同樣需要中等程度的結果導向。
再舉一個例子,說明了為什么HRBP這時候需要帶上“引導者”的帽子。
假設你和一群之間相處不好的同事一起工作,你想去改善這種情況——即需要你去處理這些微妙的人際關系,才有可能取得一些積極成果。
這個場景下,如果你僅僅通過“賦能者”角色,給予同事“如何相處”的方法、工具是不夠的,或者向他們提供“如何更好相處”建議可能達不到目標。
如何作為一個引導者?
你需要先看看每個同事,他們自己是否認為有問題,如果他們都同意存在問題,引導者會要求每位同事用自己的話描述問題所在。
接下來,引導者將使用這些信息和數據,來衡量同事們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夠“承諾”對問題改進做些什么。
再然后,你將同事們對承諾改進問題的數據,來指導每個成員和整個團隊執行這些承諾的過程。
這樣一個“引導”的過程還不僅僅是“一次性”。如果團隊特別缺乏凝聚力、信任感和生產力,需要的“引導”是持續性。
說到這里,你是否能夠大概區別“引導者”和“賦能者”?
接下來,我們談的是最靠近“結果導向”的三個帽子:執行者、模范者、協作者。

7、執行者——成為問題終結者
當你使用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來直接去解決問題時,你就是一名執行者。初級的說法就是操作工,工具人,高級一點叫“問題終結者”。
與專家不同的是,專家有可能是“動口不動手”,執行者則是“能動手就不動口”,而且你動手的時候,有時候都不需要業務leader參與。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很少有不需要業務leader參與的情況。
比如,當你發現業務leader沒有遵守公司招聘或解聘政策,或者團隊出現違背公司價值觀的事項,你有義務去糾正這些事情。
需要留意的是,不少業務leader希望HRBP能幫他們去處理很多非HR的事情,比如業務問題、人員管理的問題,這樣他們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
本身,HRBP在忙招聘等事務性工作就昏頭轉向,如果還在業務團隊還“打雜”,很多人是不太能理解的。
這個邊界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不愿意承擔,需要你主動說出來,如果你愿意承擔,有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比如持續的“倦怠感”,需要你自己去衡量。
因此,作為HRBP,“助力業務團隊,賦能leader成長”,有時候,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
8、模范者——展示你的榜樣作用
當HRBP作為一個模范者、成為大家標桿(榜樣)時,實際上,你是向其他人展示如何行動(最佳實踐)。
人們通過觀察一個擁有自己缺乏的知識和技能的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當你成為別人的榜樣,他們會有意無意的模仿你的標準動作,并最終學會將它們融入自己的行動中。
如何做一個好的模范者(榜樣)?
關鍵點是你要知道跟誰展示,具體要展示哪些行為。
舉一個例子,你正在幫助業務leader進行員工績效評估,假設你正在跟對方討論,如何向去年被評為表現欠佳的員工們傳達“壞消息”,需要避免團隊動蕩。
除了向業務leader提供“績效反饋”相關的一些概念和工具外,你還可以向業務leader澄清這些概念和工具在實踐中的“合適的行為”和“標準動作”。
這種“標準動作”的示范,往往是一種更強大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就像在團隊管理中,“照我說的做”,往往沒有“跟著我做”的方法更奏效。
總之,HRBP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模范者,相當于人設“知行合一”,難度很高。
9、協作者——為產生的結果共同負責
與引導者不同,協作者主要的責任是去幫助實現最終結果,比如幫助團隊打勝仗。
與模范者不同,協作者需要利用最高水平的人際關系能力與業務leader建立”雙贏”的合作關系,這也是HRBP所孜孜以求的戰略性“業務伙伴”合作關系。
什么時候需要你和業務leader之間“協作”、“雙贏”的關系?
比如說,當你和業務leader同時都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經驗來解決問題時,形勢迫使你們必須共同參與“問題攻堅”時候。這個時候,你們會平等地“擁有問題”,平等的擁有“問題解決”的過程。
舉例子說,業務部門在制定中長期規劃時,具體到“人員戰略、人才規劃”這些具體內容,HRBP與業務leader在這項任務上的合作是適當的。
又或者,他們希望設計一個新的部門激勵計劃,這個激勵計劃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他們需要利用你在激勵計劃方面的專業知識來實現這一目標。
當新的激勵計劃啟動并運行時,你可能還會被要求在執行計劃時對其進行監控和管理。業務leader通常比你更了解組織需求、目標和人員。但是,業務leader之所以需要“協作者”,是因為你擁有他所缺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不管怎么說,從模型來看,“協同者”是九個帽子里面,人際水平最高,最關注工作結果的,同樣,要真正做好這個角色,難度也是top級別的。
以上是HRBP九個帽子模型的基本內容。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70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