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為什么說黑尾醬是東京人?為什么能娶到漂亮的
發(fā)布時間:2024-08-04閱讀(17)

辯論節(jié)目《奇葩說》第5季?16期辯題
現(xiàn)代“文藝中年”詩人李誕,在《奇葩說》節(jié)目上大談自己的孝道觀,充滿魅力。

李誕和自己的妻子

李誕在《奇葩說》表達自己的孝道觀

李誕在《奇葩說》表達自己的孝道觀

李誕在《奇葩說》表達自己的孝道觀
#1
還記得嗎,我們年幼的時候,什么都想對父母說。
每天回到家里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沒了,過得比枝頭上的麻雀還要熱鬧。
認識了新的漢字,要說。
學會了新的兒歌,要說。
學校的飯菜不好吃,要說。
新來一個實習老師特別兇,要說。
被同學欺負了,更要說。
年幼的我們,主動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內(nèi)心展示在父母面前。
因為不需要別人指點,我們天生就明白,父母是我們的避風港,一切的憤怒傷痛委屈難過都能在父母面前得到安慰和平復。
當我們年齡漸長,我們卻漸漸地在父母面前閉緊了嘴巴。
我們默默地學習新知識、參加培訓班,不會再把又懂了什么掛在嘴上。
我們出去吃網(wǎng)紅店、喝網(wǎng)紅茶、看最新上院線的電影,回到家里只會用“和朋友出去玩”一筆帶過。
我們摔倒了,爬起來拍掉褲子上的塵土又繼續(xù)向前走。
我們受了委屈,憋到夜深人靜才躲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無聲流淚。
面對父母,我們在一夜之間學會了強顏歡笑,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學會了所有的一切都自己扛。
“這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跟我們說……”
“你怎么不早點跟我們說???!”
名為“子女”的船越來越少地返回避風港,類似的抱怨開始頻頻出現(xiàn)在父母嘴邊。

#2
父母辛辛苦苦幾十年將我們養(yǎng)育成人,我們憑什么一夜之間就要把他們剔除出自己的生活?
就憑一句“我已經(jīng)長大了”嗎?
可是,你真的長大了嗎?
有些人不過是只漲了歲數(shù),實際上對生活常識、人情世故一竅不通,內(nèi)心脆弱得如同玻璃白紙。
2006年,福建省建寧縣的理科高考狀元葉某被浙江大學錄取,成為父母心中的驕傲。
但是,葉某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忽然失蹤了,既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學校里,也沒有回家。
葉某這一消失就是10年,他的父母四處奔波,也苦苦尋找了整整十年。
后來,葉父葉母終于在街頭找到了淪落為流浪漢的兒子。
他們追問兒子離家出走十年的原因。當年的高考狀元給出的答案竟然是因為期末考試沒考好,怕父母責罵。
也許葉某心存愧疚,認為父母送自己讀大學,自己卻沒有拿出好成績來回報父母的期望,所以不敢面對家中殷切期盼的眼睛。
可憐有可悲的他花了十年時間都沒有想明白那個顯而易見的答案。
在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不是分數(shù)、不是金錢、不是權力、更不是子女出人頭地。他們最在乎的不過是擱在心頭的寶貝生活得好不好。
如果當年的葉同學勇敢地將心中的糾結(jié)說給父母聽,坦誠地與父母交流心中的想法,何以即斷了自己的前程,又連累父母十年奔波嘗盡凄風苦雨?

#3
又有人會說:我不向爸爸媽媽訴苦,是不想讓他們擔心。
這種想法只是一個虛假的美好愿景。
我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足夠強大,已經(jīng)能夠成為家中新的頂梁柱,為父母撐起遮風避雨的傘,所以我們在父母面前對不開心的事情閉口不談。
我們覺得父母已經(jīng)老了,在為這個家、為下一代辛苦操持數(shù)十年后,應該享福了,不應該再把他們當成垃圾桶,傾倒心中的苦水。
實際上這種想法只是為人子女的一廂情愿。
我們并沒有征求過,甚至沒有想過去征求父母的想法,就一意孤行地屏蔽了親情中通向他們的交流渠道。
某網(wǎng)絡商城拍攝過一起父親節(jié)主題視頻。
一位已經(jīng)退休、頭發(fā)花白的父親向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投遞簡歷,想應聘做實習生,端茶倒水打印資料訂外賣,什么都愿意做。
面對比自己年輕幾十歲的HR,老父親說出了原因。
他有一個女兒在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忙得團團轉(zhuǎn)。
他想從生活上照顧一二,被女兒拒絕了。
無奈又憂心忡忡的老父親便想通出來這么個看起來有些搞笑的法子,想從側(cè)面了解女兒的工作情況,進而幫女兒找找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父母的嘴里從未說出“愛”這個字,因為他們把愛藏在皺紋里、白發(fā)里。
父母總勸我們別太拼了會累著,實在不行就回家,一但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都愿意拼上自己的命。
我們一股腦地只想著獨立、出色,讓父母感到驕傲,卻對父母那雙伸出來想要抓住什么東西卻空空如也的手視而不見。
我們自作主張地把父母隔離在自己的生活之外,卻忘了無論年月如何,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都不會轉(zhuǎn)移。
何其殘忍!

《奇葩說》隊員席瑞
#4
當父母漸漸老去,最后的愿望不過是渴望能在兒女的生命中多留下一些印跡,盡最后一分力氣讓兒女半生無憂。
特蕾莎修女說:“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饑餓、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貧窮其實是不被需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p>
讓父母始終感到自己被需要著,就是讓父母始終感到自己被關心著,被愛著。
這是為人子女必須承擔的責任。
父母子女一場,彼此真的只能在這一生中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痕跡。
何苦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一家人不就是進能同甘,退可共苦嗎?
即使我們已經(jīng)能獨當一面呼風喚雨,我們的依賴依然是爸爸媽媽這輩子都不想擺脫的甜蜜的煩惱。
去“煩”你的父母吧,這是應該的。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85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