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哪個品牌的胭脂好(真正的古法化妝品)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9)
還沒有口紅的年代,先祖們臉上涂滿了遍野的春花!
這種古時又稱作“燕支”的物件,在當時或為液態,或制成膏狀,又或呈粉末狀,但不論為何種形態,實際上就是面脂與口脂的統稱。而面脂與口脂大致類似于腮紅與口紅,具體差異本文也會有所提及。而除此之外,這種“燕支”除了制作成古時姑娘人手一份的胭脂水粉使用外,還有一個常用地方,它還是一種國畫的顏料,當然總而言之共性便是提取其中色素成分加以使用于不同目的。

古法胭脂1
細說“燕支”的來源便不得不提及一種名為紅藍花的植物。紅藍花這樣一個名稱出現之時,予人以紅與藍的第一印象,實則并非如此,紅藍花中所含色素卻為紅色與黃色,通常在制作胭脂時,古人將其中黃色色素剔除,保留人們所需的顏色再加以加工,通常而言會用石缽盛放并碾碎。最初多制成膏狀,形似脂,而“胭”本有紅色染料之意,故有胭脂之名。隨著古代生活水平的逐漸進步與發展,胭脂的成分還逐漸演化,或包含蜀葵花、重絳、黑豆皮、石榴、山花和蘇方木等等,究其根本還是為了提取其中紅色的色素,用以妝容。

綿胭脂
論及其來源,在記載中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是說早在商紂時期,燕國的婦女便發明了這樣一種東西用以增色妝容;同時另一種說法認為胭脂起源于匈奴,在漢武帝時期才由張騫的絲綢之路帶入中原一代,后中原女性的妝容中才出現了胭脂這一部分。胭脂的使用不但使人氣色看起來更為紅潤健康,同時在厚厚的脂粉上突顯出一種層次感,妝容也就顯得更加立體。

古法胭脂2
或許在歷史長河中,人們通常以為,胭脂只是看似極為不起眼的一種裝飾,然而事實上,一是詩文中常直接以“胭脂”二字代替,暗指紅色或是象征紅色的東西,另一詞“紅妝”,同樣有著較高的出鏡率,例如木蘭詩中的“當戶理紅妝”等等,這些“紅妝”所指的便是胭脂。

花露胭脂
時代不斷更迭,藝術文明發展,同樣在悄然變化的還有姑娘們手中那只小巧卻仍精致異常的,用以收納胭脂水粉的小盒子。最早的胭脂盒,或者說是胭脂扣與當今的腮紅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那時姑娘們將其裝在竹筒內,隨時間變化,材質由最初的純竹質逐漸為了使用的便捷、外觀以及胭脂形態,變得豐富多樣,時代的進步與各朝代的興盛為古人帶來了金屬制胭脂扣,玉胭脂扣等等,用不同材料將其或是鑄造,或是雕琢打磨成竹筒狀,替代最初的竹質,這樣胭脂扣的外觀和實用性都得以提升。當然除了竹筒還有一種是貝殼形的,通常用玉作為材料進行制作打磨,變成了與如今形式較為相近的貝殼翻蓋胭脂扣。而這樣不同形狀的單個小巧胭脂扣到了宋朝,又搖身一變,盛放胭脂的,升級成了一種名為“環形穿心盒”的小盒子,又到了明朝,這樣的盒子功能不再單一于盛放胭脂,它的內部被分隔成幾個不同大小的格子,除了胭脂外,同樣可以容納姑娘與婦女們的首飾等等,可謂是“多功能”了。

貝殼胭脂扣
面脂
不得不提的是,面脂當然也不僅僅限于這種類似于腮紅,用于上妝的粉末,面脂的功效同樣還有養顏美白,當年武則天所使用的胭脂玉女桃花粉,便是如此,除了胭脂的色素成分里頭還含有益母草等等中藥配方,可增亮膚色,使青春常駐。還有一部分的面脂本身是不含色素的,有些便類似日常用的護膚品,當然當時大多女子所用的胭脂還是能起到與如今的腮紅同樣的功效的。與朝代更迭并進的審美變化下,胭脂的種類、上妝部位以及面積大小也不一,這就有了唐朝極具盛名的"雙頰全涂紅粉",這樣的妝容留于當今審美或許顯得過于浮夸,怕是很少有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頂著這樣的妝容,畢竟與如今的美學大相徑庭,難以讓人接受,但在唐朝確可謂是風靡。

玉女桃花粉
口脂
與面脂相似的是,不同于口紅,部分口脂也同樣可以是無色的,這類的口脂在古時是男女通用的,女孩們的妝容本身已包含這種無色口脂的功效,因此這類口脂大多為男性使用,用以保持嘴唇的滋潤,預防秋日干裂,其功效可以通過現代唇膏來理解。有色的口脂便對應著口紅,就如元稹筆下描寫道:“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飾。”這類口脂多與現代口紅相似為管狀,當然也有不少因個人喜好,以及上妝特征而形成的其它形式口脂。對于口脂,宋玉在《神女賦》中作“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但事實上口脂的顏色,也就是色號,在古時也并不單一,據記載有例如檀口朱唇、丹唇、絳唇以及嘿唇等,分別對應著淺紅、大紅、深紅和黑色,不同顏色在極為講究禮儀禮節的古代,與如今一樣對應用于不同身份、年齡段以及場合。而說起口脂,便不得不提及唇妝,同面脂一般,畢竟歷經千百年,古時的審美與現代還是存有不小的差異的,但相同的是,中華文化中素有“櫻桃小嘴”這樣的審美,于是便產生了唇妝不滿這樣的畫法,這種畫法特點在于以顯雙唇小巧精致,衍生地,出現一種形式名為“花瓣形畫法”,顧名思義,上唇下唇各畫上兩瓣花瓣,遠遠看來就如口銜梅花,精致優雅,這樣的妝容在少數藝術作品中仍可見到。

唐宋明清唇妝
無論妝容、用料甚至是小到盛放的器皿,如何千變萬化,時代如何更迭交替,始終不變的是使用者的愛美之心。一朵朵嫣紅,一絲絲暈染,也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默默地為無數不起眼的美麗增添屬于自己人生的魅力。

唐朝現代仿妝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作者霖夕未渺,如果喜歡別忘了點個贊,歡迎關注頭條號蘇家酒窖,共同探索了解更多或壯觀或細小而又悠長的傳統文化點滴,如果您有其他有趣獨特的見解與想了解的內容歡迎評論留言一同討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00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