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清朝小兵的衣服(清朝老兵衣服上)
發布時間:2024-08-04閱讀(12)
不知道伙伴們在看清宮戲的時候,是否發現過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在清朝士兵的衣服上,正中間都會有一個大圓圈,里面不是寫著“兵”,就是寫著“丁”,要不就是寫著“卒”或者“勇”。
那么“兵、丁、卒、勇”,這些不同的標簽,分別又代表著什么意思呢?今天這個篇文章我們就來深入淺出地分析一下,清朝士兵身上的兵、丁、卒、勇這些字,分別代表著什么含義。

如果是從兵、丁、卒、勇這四個字上看,這個“勇”字,會給人留下一種挺狠的印象。那么,身上穿“勇”字衣服的人,那身份、地位應該不他是一般人吧?最起碼也得是個狠人吧!
如果您要是這么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別看這個“勇”字好像在兵、丁、卒、勇這四個字里面挺鶴立雞群的。但是,身上穿“勇”字的這幫哥們,身份和待遇卻是在這些人面最差的。具體能差到啥程度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身上穿“勇”字的這幫哥們兒,說好聽點那叫雇傭兵,說不好聽點,那就是個臨時工。也就是準備軍事行動的時候,發現兵力不夠了,就在民間隨便招募點臨時工過來湊數。等到行動結束之后,就把這幫人解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沒有長期合同,也沒有正規編制,純純的臨時工。
但是,身上貼“兵”字的人,可就不一樣了,這幫哥們兒是清軍的正規部隊,有編制,有正規合同!
所以“兵”和“勇”從地位和待遇上看,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到了清末太平天國的時候,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這時候的“勇”也算是清朝的正規軍了。
但是太平天國被團滅了以后,曾國藩手下集結了大批的“勇”,為了防止慈禧老太后起疑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令解散了練勇軍,所以,“勇”啊,到啥時候都是個臨時工。
再有,就是衣服上貼“卒”字的。雖然身上貼這個字好像不太吉利,但是普通的老百姓還真是想貼都貼不上!“卒”是干啥的呢?“卒”屬于城防軍,直接歸衙門管。說白了,就是管理治安的士兵,比如說,衙役、獄卒啥的,這么一說就明白了吧?這幫哥們不用像“兵”和“勇”似的出門打仗賣命,而且手上還都有點小權利,那絕對是當地的地頭蛇!
最后出場的是“丁”,為啥說“丁”安排在最后出場的呢?因為甲乙丙丁嘛,,按照出場順序,第四個出場的是“丁”,這么安排沒毛病吧!

“丁”跟前面的兵、勇、卒相比較而言,算不上士兵,只能算個“后勤人員”。比如果:看管庫房的,就是“庫丁”,管收稅的就是“稅丁”,管理咸鹽的就是“鹽丁”,總之吧,就是干一些后勤工作,也沒啥危險性,而且油水還不少!
如果穿越到清朝,伙伴們會選擇“兵、丁、卒、勇”哪一種呢?評論區咱們一起聊一聊,再順便給我點個小贊贊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02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