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4)
青春期的叛逆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家長往往對此束手無策,覺得十分的頭疼,對此父母們最大的共鳴就是:“這孩子怎么跟變了一個人似的,真讓人頭大。”
這句話對于遼寧的一對父母而言,他們是深有體會。劉先生和劉太太有一個女兒名叫劉珈辰,她就是一個典型的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小姑娘。
劉先生家中的經濟條件不錯,自己開著一家公司,太太也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并且還能在工作之余也把家里照顧得井井有條。
秉著“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绔少偉男”的思想,他們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可謂是“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給月亮”。
但也正是這樣“富養”出來的女兒卻并沒有成為他們想象中的小淑女,反而成為了一個紈绔子弟。
一頓早餐就要花去300塊,上萬的名牌鞋穿不上三次就拋在腦后,甚至在外打架,在家和母親對打。
這個女孩究竟怎么會變成這樣呢?她又能不能“改邪歸正”呢?

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剪著短發、染著一頭黃毛的酷女孩一路走一路和跟拍的攝像抱怨,“這路也太臟了,這還有粑粑,你看我的鞋子,都弄臟了。”
這個女孩就是劉珈辰,湖南衛視《變形計》第七季《遠方,遠方》中的主人公之一。
這個97年出生于遼寧的女孩叛逆、任性,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這次她和遠在云南苗寨的一個女孩楊杰交換生活,去體味遙遠山村的質樸生活。
一進村,最先聽到的是巨大的鞭炮聲,村口一群苗族姑娘穿著民族服飾跳著弦子舞熱烈地歡迎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
苗族熱情的歡迎儀式讓劉珈辰感到新奇,一進村就被歡迎的隊伍拉著一起跳上了舞,之后白發的奶奶端了一碗白酒給女孩,這是苗族迎接客人最高的禮儀。
但好心情并沒有持續很久,直到看到破舊的毛坯房,劉珈辰一下子就拉下了臉,這個地方的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
盡管如此,楊家奶奶還是盡可能地拿出最好的菜來招待這個遠道而來的孫女。

水煮倭瓜、西紅柿炒辣椒、秈米飯,這些在奶奶眼里的好菜,卻是完全無法入劉珈辰的眼。奶奶不停地給劉珈辰夾菜,但她一口也沒吃。
第二天,劉珈辰睡到十點多才醒來,楊家的弟弟妹妹們早就去了學校,楊家奶奶給劉珈辰做好了面條。
盡管很餓,但劉珈辰對于清湯寡水的的面條還是無法下咽,她趁著奶奶不注意把面條偷偷地倒掉了,之后,她決定去學校看看,希望能改善一下伙食。
學校熱情地歡迎了這個遠道而來的學生,但對于初二就輟學的劉珈辰來說,學校就像一座牢籠,讓她如坐針氈。
于是在和老師吵了一架、打破了學校的玻璃后,劉珈辰溜了。
剛剛回家的楊爸楊媽沒有想到新女兒會給他們一個如此大的見面禮,他們和節目組一起四處找人,最后在機場外攔下來逃跑的劉珈辰。
這個大膽、叛逆的少女在節目一開始便帶給所有人一個巨大的驚嚇,之后的交換生活還能繼續下去嗎?

其實曾經的劉珈辰也是一個令父母驕傲、成績優異的孩子。
自上學以來,劉珈辰的成績一直都位列班級前茅,三條杠的大隊長、班級的班長,集榮譽于一身的劉珈辰不僅是父母眼中的乖女兒,也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學霸。
就算是退學前她都一直保持著年級前十的好成績。
但這一切都只是曾經,初二那年,進入叛逆期的劉珈辰開始學會了用暴力解決問題,一言不合便動手,打架、逃課、頂撞老師。
這些事情變成了家常便飯,只要她不樂意,就不會去碰;只要不高興,就用拳頭解決問題。
有一次,她因為打籃球逃課被老師抓到了辦公室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意思極了,沖動之下放下豪言壯志說:“我要退學,我不上學了。”
老師無奈之下只好找來了她的父母,劉爸劉媽一開始以為劉珈辰只是在賭氣,耍小孩子脾氣,但劉珈辰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她是認真的。
至此之后,劉珈辰再也沒有踏入過學校一步,她開始混跡于各個酒吧夜店,和狐朋狗友稱兄道弟,打架抽煙喝酒樣樣不落。

劉媽覺得自己的女兒被養廢了,這樣的孩子不去讀書以后還能有什么出息,劉媽媽說:“我當時連跳樓的心思都有了。”
既然讀書不成,那也要給孩子找一條出路,為了劉珈辰的未來,劉爸劉媽可謂是費盡心思,既然勸不回學校,那就走藝術體育的路。
劉珈辰喜歡炫酷、潮流、新奇的事物,于是劉爸劉媽想到了射擊,用興趣愛好拖住劉珈辰,也好過她整日打游戲泡吧。
一開始,劉爸劉媽還很擔心要怎么說服劉珈辰,但令人意外的是,劉珈辰對于這一新鮮的游戲非常的感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劉爸劉媽本也不指望孩子能有什么成就,只是希望有一個引導的過程,勸孩子慢慢地回歸校園。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珈辰耐心地學了射擊后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一路打到了全國冠軍,甚至馬上就能進入省隊進行訓練了。
這讓劉爸劉媽喜出望外,他們好像再一次看到了曾經那個讓他們驕傲的女兒。

但好景不長,劉珈辰的脾氣并沒有任何改變,而這樣的火爆脾氣注定將成為一條導火索,炸掉劉爸劉媽的所有希望。
一天晚上,劉爸突然接到訓練隊的電話讓他去一趟,他本以為劉珈辰生病了或受傷了,結果到了訓練隊發現女兒好好的,但劉珈辰的一個師姐被女兒打進了醫院。
而起因只是因為隊里大掃除時,劉珈辰對分工安排不滿,于是兩人發生了口角,接著就打了起來。
師姐受了嚴重的傷,劉爸劉媽忙前忙后又是道歉又是賠錢,最終人是安撫了,但劉珈辰的射擊生涯也到頭了。
被退了隊的劉珈辰回到家后,非但沒有悔意,反而生氣地把所有的獎杯都砸了,以此來發泄自己的怒氣。
之后劉珈辰又開始了所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劉家夫婦實在是對這個叛逆的女兒束手無策,于是劉媽找到了湖南衛視的一檔生活角色互換類節目《變形計》。

這是一檔讓城市的“問題孩子”與農村的“貧困孩子”交換生活的節目,劉爸劉媽希望孩子能通過節目獲得一些改變。
但對于未被告知參加節目的劉珈辰來說,母親這種行為觸犯到了她的逆鱗,她對此十分的抗拒,于是這個叛逆的姑娘寫下了一封信離家出走了。
她信上強烈地指責母親,說:“你總說我不聽話讓我滾,看來這次是真的了,我不用你們給我賣了,我自己滾。爸爸不在家你就偷偷聯系別人,讓我回不來,爸爸知道會恨你的,但我不恨。”
“我和你就是天敵,你肯定很想讓我離開這個家,我不會讓你得逞的,最后叫你一聲‘媽’,再見吧!”
這一字一句無不傷透了一個母親的心,然而不管怎樣,劉珈辰畢竟才只有15歲,一個女孩子大半夜在外面并不安全,劉爸劉媽只好大晚上出去找,找不到人又跑去公安局備案。
最后,深夜劉爸和節目組在酒吧外找到了這個剪著短發的酷女孩。
劉爸反復勸著賭氣的劉珈辰,但劉珈辰說什么都不回去,還多次阻止節目組進行拍攝,最后劉爸無奈地只好獨自一人回了家。

夜雖然深了,但對于劉珈辰來說,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女孩轉身去到了酒吧,和一幫子人稱兄道弟,喝酒打架樣樣都行,因為節目組的跟拍,讓這個女孩感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不再抗拒鏡頭。
沒過一會兒,酒吧外劉珈辰就和一群人起了沖突,雙方都罵罵咧咧,拳打腳踢,節目組上前阻止無濟于事,只好再次通知了劉珈辰的父母。
劉爸再次趕了過來,雙方到公安局處理了矛盾,一夜之間兩進公安局,劉爸只能無奈地嘆氣。
回到家后,劉媽對于女兒的所作所為非常的氣憤,罵了劉珈辰兩句,劉珈辰氣不過還了手,之后便再一次摔門而出,只留下滿屋狼藉。
當被問起打架的原因時,令人匪夷所思的卻是劉珈辰說:“那個人在酒吧踩了我的鞋子。”如此簡單的原因,卻能讓劉珈辰大打出手。
“鞋子是我的一切,我這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買鞋。”劉珈辰拿出了許許多多的限量款鞋子展現在鏡頭前,驕傲地炫耀著自己的收藏品。

然而這些價值成千上萬的鞋子呆在劉珈辰的腳上不會超過三次,她說:“我的每雙鞋子的出鏡率都不能太高。”
每周好幾雙鞋子進入劉珈辰的藏室,但也有大批的鞋子被拋之腦后。
據劉媽說,劉珈辰不止買鞋,還喜歡買品牌包、手表……每個月都要花好幾萬的錢去消費。
但劉珈辰卻表示:“我這邊花,我爸那邊才能掙,這是促進家庭發展,促進社會發展。”
一些歪理經過劉珈辰的嘴總能變成一些“劉氏名言”,這個伶牙俐齒、聰明機智的女孩卻將這些智慧全用在了消遣之上。
在節目組和劉珈辰彼此有了一定了解后,劉珈辰答應了此次的變形計劃,
她要去到的地方在云南文山大山深處,那是一個苗族的村寨,和她交換生活的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名叫楊杰,那里距離遼寧鞍山有3147公里。
在那個遙遠的鄉村依舊有著許多像楊杰一樣吃不起肉,穿不上棉衣的留守孩子,在生活的邊緣苦苦掙扎。

但從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劉珈辰卻是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會有這么貧困的地方。
等到她真的到了苗寨,才發現這里的貧困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甚至懷疑這里是節目組故意安排來折磨她的,接著便上演了開篇機場逃跑的這一出戲。
三、劉珈辰的改變楊爸楊媽的到來,讓劉珈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撫,楊媽媽拉著劉珈辰上車返回家中,劉珈辰抗拒著掙扎,揚言:“就算上車我一會兒也會跳車的。”
讓人沒想到的是,楊媽媽卻說:“沒事,你跳車楊爸楊媽和你一起跳,走,我們回家。”
劉珈辰被楊爸楊媽樸實的言行感動了,在回程的路上她表示:“楊爸楊媽都好善良,人好好。”
楊爸楊媽因為劉珈辰的到來,買了一年也不會去買幾次的肉和烤鴨,又在聽說劉珈辰喜歡逛街,帶著劉珈辰去縣城買了很多的衣服鞋子。
盡管逛街買的衣服鞋子都沒有劉珈辰在遼寧時出去買一件衣服的價格高,但周圍新鮮的事物和楊爸楊媽耐心的陪伴,難得讓這個挑剔的小女孩沒有任何的抱怨,反而興致勃勃的逛了很久。

然而好心情只持續到了晚上,因為天氣寒冷,楊家妹妹拿著新姐姐的衣服想要幫姐姐把衣服在火爐烘得暖暖的,但卻不小心把劉珈辰的衣服燒起來了。
妹妹的好心辦壞事成功的再一次激怒了劉珈辰,她拿起凳子砸了攝像,表示不拍了,要回家。
楊媽媽耐心地安撫好了劉珈辰,又深夜去到了鄰居家中,借著工具想要給劉珈辰把弄破的衣服修一修,改一改。
15歲的小姑娘氣來的快,走的也快,等第二天楊媽媽把新改好的衣服給劉珈辰換上時,劉珈辰非常的開心,還開玩笑說:“不然把我其他的衣服也改了吧,這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限量款。”
你看,其實小姑娘能有什么懷心思,她想要的也不過就是有父母陪伴的獨一無二的“限量款”罷了。
因為劉珈辰的到來而提前回家的楊爸迫于生活的壓力,再一次出去找工作,而楊媽媽則想讓新來的女兒能在這里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記起劉珈辰無意間說起的想去普者黑旅行,楊媽媽賣掉了家里的兩只小豬崽,湊了400塊錢,帶著劉珈辰去了離家一小時左右車程的旅游勝地普者黑。

劉珈辰被楊媽媽的一個又一個驚喜砸得暈暈乎乎,仿佛沉浸蜜罐里一樣,開心極了。
但游玩途中,楊媽媽接到電話,表示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讓劉珈辰好好地玩。
之后,劉珈辰回家后再三追問,原來是楊爸爸所在的工地需要身份證,楊媽媽這才急忙回來的。
劉珈辰為了報答楊媽媽帶她出去玩,自告奮勇地表示她去給楊爸爸送身份證,劉珈辰找到楊爸時,他正在磚廠里搬磚。
“楊爸,這個一天要搬多少呀?”劉珈辰好奇地問。
楊爸說:“一萬塊磚是一百四。”
對此劉珈辰非常的咂舌,“一萬塊磚才只有140塊錢。”劉珈辰看著楊爸如此辛苦,興致勃勃地幫忙搬了十來塊就再也搬不了了。
但楊爸卻需要為了這個家一塊又一塊、一趟又一趟地重復著每一個動作,只為了讓孩子們吃的上飯、穿的上衣。

劉珈辰送完身份證后,遇到了一個女孩叫李芬,這個農村女孩熱情的邀請了這個城里姐姐去她家玩,劉珈辰對新認識的這個朋友很感興趣,跟著她回了家。
到了才發現這個女孩的家比楊爸家里還要破舊,漏風的閣樓堆滿了雜物,在角落里鋪著薄薄的被褥,這便是女孩家里的一切。
李芬的爸爸媽媽都出門打工了,家里只有她一個人住著,她在磚廠工作的姨媽本來想接她過去住的,但李芬卻執著的想要守著這個家,想要等爸爸媽媽回來。
之后,李芬煮了面條和劉珈辰一起吃,劉珈辰再一次捧起了一碗沒有絲毫油水的面條,這一次她沉默的將這碗面條吃的干干凈凈。
從最初來到苗寨時倒掉了一碗在苗家奶奶眼中珍貴的糧面,到如今將李芬煮的面條吃的干干凈凈,劉珈辰在遙遠的遠方漸漸的學會撫平棱角,學會了感動,學會了珍惜。
短短7天的變形生活,讓劉珈辰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也讓劉爸劉媽也明白了陪伴的重要性。
2014年,劉珈辰再一次重拾課本回到了校園,讓一切回到了正確的軌道,雖然還是會和爸爸媽媽吵吵鬧鬧,但也不再動不動就發脾氣了。
如今,劉珈辰有了自己的工作,搬出去獨立生活,去年她還養了一只小貓,生活也是非常的忙碌而又充實。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人生迷茫的十字路口,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陪伴與關愛。
劉珈辰在變形的生活中,感動于楊爸楊媽為她所付出的一切,卻很難看到曾經自己父母為她付出的心血。
因為在短短的7天里,劉珈辰感受到的是來自楊爸楊媽給予她的時刻的陪伴與包容。
因此,父母在對待孩子時不妨多點耐心、細心、用心,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不要讓她在敏感的青春期感受孤獨與彷徨。
“富養女兒”這句話本身并沒有錯,但家長應該深入理解,此“富養”并非彼“富養”,女孩子要富養的是她們的氣質、眼界,而非物質、財富。
一味用錢堆砌出來的孩子,很難真正的成功。
參考資料:1、百度百科:劉珈辰、叛逆期
2、湖南衛視:《變形計》第七季《遠方·遠方》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207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