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電影小鞋子如何表現人物心理(從心理學的三個效應)
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1)
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豆瓣評分9.2,該片于1997年在伊朗上映。該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只是圍繞著一雙鞋子展開的故事情節,卻獲得了七項大獎。
該片講述了阿里和扎赫拉兄妹倆和一雙鞋子的故事。家境貧寒的哥哥阿里去幫妹妹取回修補的鞋子,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將鞋子弄丟,為了不挨揍,他請求妹妹要保守秘密,說服妹妹讓她每天穿自己的運動鞋去上學,并保證以后一定給妹妹買一雙新鞋子。
阿里原本希望用和父親在富人區干活掙來的錢幫妹妹買一雙新鞋,可是父親的意外受傷打破了他的愿望。在得知學校舉行長跑比賽的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時,阿里哀求老師一定要讓自己參加比賽,最終老師同意了。他原本只是希望拿到第三名的,結果卻得了第一名。

在本文,我將解讀一下移情效應、蝴蝶效應和孕婦效應這三個方面在電影中的體現。
移情效應:菜店老板以阿里母親經常賒賬為由,從而對阿里反感至極01、什么是移情效應心理學中把那種對特定對象的情感遷移到與該對象有關的人或事物上的現象稱為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的表現案例:古代的中國皇帝因一人犯罪而株連九族,其恨的范圍可以說很大。戰國時期的龐涓因嫉妒孫臏的才華,想方設法挖去他的膝蓋骨,可見他的嫉妒之心多么的強烈。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得出,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和人之間最容易產生情感方面的好惡,并由此產生了移情效應。
02、移情效應在該片中的體現阿里從修鞋店取回妹妹的鞋子,在回家的路上去菜店買菜,阿里本來去撿放在架子的大土豆,但是因為阿里媽媽經常賒賬的原因,老板卻讓他撿架子下面的小土豆,并且顯得很不耐煩。
老板把對阿里媽媽經常賒賬的厭惡之情,轉移到阿里的身上,讓年幼的阿里承受了他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情感壓力。

阿里把妹妹的鞋子和菜店門口的垃圾放在一起,被撿垃圾的人收走了,他找鞋子的時候把架子弄翻了,菜撒了一地,阿里很害怕,此時的老板不是安慰他而是惡狠狠的攆他滾蛋。甚至拿起了門口的掃帚。當阿里不甘心第二次來找鞋子是,老板依然是惡劣的態度,嚇得阿里趕緊跑掉了。
這就是“移情效應”,在這個效應中,阿里替媽媽承受了老板的惡劣的態度和行為。
03、 移情效應給阿里帶來的傷害妹妹的鞋子丟了,阿里很傷心,他想回去找鞋子,可是他害怕老板會揍他,回家之后,告訴妹妹他一定會把鞋子找回來的,但是卻不敢告訴爸爸,怕爸爸揍他。
最后他想到讓妹妹穿自己的運動鞋上學的想法,并答應妹妹一定給她買一雙新鞋子。為了買鞋的承諾,阿里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上的痛苦。

由此可見,不僅是愛的情感會產生“移情效應,恨的情感、厭惡的情感、嫉妒的情感也會產生移情效應。厭惡的“移情效應”給無辜的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由于撿垃圾的人把阿里妹妹的鞋子撿走了,從而引發出我接下來要討論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撿垃圾的人把鞋子撿走,對阿里一家來說就是一場災難01、 什么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對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歷史上的兩次戰役就是蝴蝶效應的代表案例,一次是1592年到1598年的萬歷援朝戰爭,一次是二戰時期的諾門罕戰役。這樣的例子不禁讓人喟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竟有這么大的殺傷力。
02、蝴蝶效應在影片中的體現
《小鞋子》中撿垃圾的人撿走了妹妹的鞋子,導致阿里被菜店老板罵,差點被揍。最讓兄妹倆痛苦的是兩個人穿一雙鞋子上學,妹妹穿著阿里的運動鞋去上學,她又怕耽誤哥哥上學,每天都盼著早點回去,與焦急的等在路口的哥哥換好鞋子,然后哥哥穿著運動鞋再去上學。
有一次妹妹因為跑得太急,鞋子掉到了水里,妹妹跟不上湍急的水流,后來鞋子卡在橋底下的雜草里,妹妹怎么夠也夠不到,她傷心地哭了,后來在店鋪老板的幫助下,拿到了鞋子。

盡管每次哥哥都一路飛奔到學校,但是他依然會遲到。校長發現了要開除他,由于老師的求情,阿里才留了下來。
同學三番兩次的讓阿里去踢球,看著自己又臟又爛的運動鞋,然后他都以媽媽生病為由拒絕了,因此還被同學罵“滾”。
為了能早日掙到給妹妹買鞋子的錢,阿里和爸爸騎車到富人區,挨家挨戶的上門推銷自己是否可以做他們的園丁,終于有個老人接受了他和爸爸,他們掙到了一筆錢,但是在回家的路上由于自行車剎車失靈,爸爸受傷了,掙到的錢都抵了醫藥費了,給妹妹買鞋子的美夢也破滅了。

阿里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都是因為妹妹鞋子的丟失。兄妹倆每天都在緊張和害怕中度過:不敢把丟失鞋子的事情告訴父母、怕上學遲到,而這一系列的起源都是源于撿垃圾的人,如果沒有他的誤拿,就不會由這一些列的事情發生,這就是“蝴蝶效應”帶來的巨大連鎖反應。
“蝴蝶效應”不僅傷害了阿里,同時也給妹妹帶來了傷害。接下來我用“孕婦效應”來詮釋對妹妹造成的心理傷害。
孕婦效應:妹妹就是這個效應最好的詮釋01、 孕婦效應的含義
孕婦效應意思就是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就是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這個概念來源于卡耐基的視網膜效應。
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者一項特征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征。
02、 孕婦效應在影片中的表現形式
妹妹扎赫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每天穿著哥哥的又臟又破的運動鞋去上學。體育課上,她很自卑,自卑到一直想把腳藏起來,和自己臟破的鞋子比起來,每一個人的鞋子不論漂亮與否,在她看來都是那么的刺眼。
有一天,她發現了自己丟失的那雙鞋子穿在同學的腳上,她和哥哥跟蹤著那女孩回到家,發現那個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她雖然很渴望要回自己的鞋子,但是兄妹倆依然默默的離開了。

這就是“孕婦效應”,在這個效應中,妹妹丟失了鞋子,她的眼中就滿是鞋子,這讓她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別人的鞋子。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孕婦效應”的例子,比如:當你穿著一件Polo衫,你看到的都是這樣的衣服,當你背著一款運動包,你看到的都是這樣的包。
能有一雙自己的鞋子,成為了兄妹倆可望而又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在影片最后,爸爸給兄妹倆每人都買了一雙鞋子,也算是圓了兄妹倆的夢。
世界其實比你想象的要美好,就是看你把心投射到了什么地方,而在投射前,先把自己的內心變得美好起來。
寫在最后:
影片雖然主題簡單,但是卻充滿了溫情,它蘊含了讓人淚目的人性之美。年幼的兄妹懂事的讓人心疼,他們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過著幸福的童年,可是家庭的重擔讓倆人有了成年人身上才有的責任感。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為他們貧窮的家庭解決了生活中的困難。孩子就是父母的力量,他們一家人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了貧窮的含義:貧窮并不可怕,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那就是幸福的。
我對這部電影的三種心理學效應的分析,希望當你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能有所思考和收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21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