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0)
腳氣,在醫學上稱之為“足癬”,是由足部真菌感染而導致的一種足部疾病,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腳或單側發生,數天或數周后才感染到對側或另一只腳。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于三四趾間,足底也會出現,先為深在性小水皰,后面可能會逐漸融合成大皰。

腳氣有哪些類型?
1.水皰型。多發作于足底部。最初表現為為壁厚飽滿的深在性小水皰,有的會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有瘙癢感。手抓撓后也會被真菌感染,起水皰,發展為水皰。
2.趾間糜爛型。此類型腳氣發作初期腳趾間潮濕,浸漬發白,干涸脫屑后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瘙癢感,容易繼發感染。
3.角化型。角化型比較容易被忽視,即腳上并未出現水皰,浸漬糜爛等狀況,只有脫皮、皮膚增厚等表現,大多數人認為沒有什么問題,其實這也是腳癬的一種癥狀。
并且最讓患者苦惱的是,每天回到家里一脫鞋子,腳臭的不得了,連家里的貓都要TU,除了臭,鉆心的癢更是讓人難以忍受,走幾步路就恨不得脫鞋子撓一撓。重點是腳氣還要年年發、年年治,拿它完全沒辦法,讓人幾近崩潰。
為什么腳氣這么難纏呢?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可自行對照一下,是否也在犯這些錯誤。
“斬草除根” 別再犯這些錯誤
1.給藥只涂抹明顯患處
涂藥膏時只涂抹有明顯癥狀的病灶處。殊不知這樣會遺漏一些潛在無癥狀的病灶,在條件成熟時,這些病灶就可能發作。

2.用錯了外用藥
外用藥不易滲透,某些類型的腳氣,如角化過度型足癬,僅僅使用外用藥,治療部位達不到有效的抗菌濃度,療效不會太理想。需要先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藥,一些趾間糜爛型腳氣患者,如果直接使用外用藥,局部刺激性大,反而易引起細菌感染。
3.與家庭成員間交叉感染
可能你的家人不經意間也同時染上了腳氣,建議同時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徹底地殺滅真菌。
4. 曬鞋襪就能殺滅真菌
很多人認為把鞋襪放到陽光下曬曬就能殺死真菌,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在腳氣治愈后,要經常在腳和鞋內使用抗真菌散劑,以防腳氣復發。
如何治療腳氣呢?
今天教大家幾個非常實用的,生活中就能治療腳氣的小妙招!
1.冬瓜皮熬水泡腳
把削下來的冬瓜皮熬水,水熬好后晾溫,把腳放在冬瓜皮水里泡上15分鐘,連續泡上一段時間,腳氣會有好轉。
2.鹽姜水泡腳
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至沸騰,晾溫洗腳,并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還可消除一天下來的疲勞。
3.堿面泡腳
取一湯匙堿面,溫水溶化,將腳浸入堿水中,泡洗30分鐘左右。輕者兩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可好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313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