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一戶一景的美麗鄉村(一步一景一村一品)
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13)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這是詩人筆下的鄉村景象,寓情于景的鄉下生活甚是愜意。如今,詩句中的愜意景象在濰坊市美麗村居試點村中處處可見。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省政府決策部署,以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推進方案為指引,探索打造青山綠水掩映下,建筑隨坡就勢,錯落有致、體量小巧、色彩協調的“魯派民居”濰坊樣板,不僅城區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系列的蝶變也延伸進村居肌理,從村容村貌到鄉風民俗均有了質的飛躍,美麗村居詩意盎然。

諸城市相家溝村。
步入村居,處處是景。鄉村古樹、小橋、石板路、水磨青磚、小巷……諸城市的村居充滿嶺南風韻,走進相家溝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石板路和野鶴橋,散發出濃厚的歷史文人居住地的氣息,古老挺拔的銀杏樹遍布村頭村尾,充滿現代氣息的健身小廣場點綴其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灰白相間的四合院,鱗次櫛比,整齊有序。走進臧家莊村,這里有臧家莊民俗文化、村史館、民俗體驗館、老酒館等,古今結合,錯落有致。上述村莊是濰坊市美麗村居建設的縮影,在村居建設中,當地政府注重保留歷史風貌,田園風光,又規劃得雅致清新,讓人走進村居,如同走進歷史,走進花園。

昌樂縣庵上湖村。
一村一品,展現不同民俗文化。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豐富的民俗活動在鄉野代代傳承不息,成為撒落在民間熠熠生輝的文化珠寶。青州市黃鹿井村弘揚禮俗傳統與鄉賢文化,做好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底蘊的傳承。參照魯中山區傳統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對約長故居、約長驛館、文舉人、武舉人等原有院落空間進行綜合提升,運用竹、石、磚等鄉土材料進行地面鋪裝,添置水缸、石磨等老物件,還原傳統生活場景。昌樂縣窩鋪村以挖掘鄉土文化、移民文化和歷史傳說為重點,對歷史悠久的窩鋪張氏宗祠進行重新整修,修建了“進士亭”,進一步發揚“忠孝傳家遠、詩書濟世長”的民俗家風;對高崖水庫紀念館進行了改造提升,發揮好“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山東省基層干部學習教育電大教學實踐基地”“濰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開展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大力弘揚“使命擔當、眾志成城、鍥而不舍、甘于奉獻”的精神;建設了鄉村記憶館,提升了文化廣場,對磨盤、老井等進行了點綴,傳承鄉村記憶和移民文化,營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濃厚氛圍……這些民俗文化扎根基層,興在村居,代代傳承,成為村居發展強大的精神養分。

青州桐峪溝。
建設美麗村居,鄉風民風日益淳樸。倉廩實而知禮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風民風日益淳樸,鄰里關系更為和諧,更多的濰坊好人不斷涌現,好家庭、好家風成為有力引領美麗村居建設風尚發展的好榜樣。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金鳳/文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345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