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時(shí)尚>大清王朝的12名鐵帽子王(大清王朝十二大鐵帽子王)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8-09閱讀(10)
大清鐵帽子王,俗稱世襲罔替的親王,不會(huì)逐代遞減。享受比一般親王更多的特權(quán)、俸祿,位列眾親王之首。鐵帽子王有功封、恩封、世襲。1778年,乾隆借為多爾袞平反,恢復(fù)諸王最初封號(hào),正式確立了爵位世襲罔替的制度。大清一共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8位為開國之初立下汗馬功勞的皇室宗親,另四位在清朝中后期為鞏固國家政權(quán)做出貢獻(xiàn)的皇室親貴。下面我們認(rèn)識(shí)一下初代受封的十二個(gè)鐵帽子王。
一、和碩禮親王,代善(1583-1648)。努爾哈赤次子,四大貝勒之一。曾支持皇太極繼位。皇太極死后,與多爾袞擁立福臨為帝。1636年,晉封和碩禮親王,傳10世。

二、和碩鄭親王,濟(jì)爾哈朗(1599-1655),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第六子。順治初年與多爾袞同為攝政王。和碩鄭親王爵位共傳10世。
三、和碩睿親王,多爾袞(1612-1650),努爾哈赤十四子。順治初年,稱皇父攝政王。1636年封和碩睿親王,共傳11世。

四、和碩豫親王,多鐸(1614-1649),努爾哈赤十五子,多爾袞胞弟。1636年封和碩豫親王。清軍入關(guān),帶兵攻破南京,南明弘光帝投降。1649年,得天花病逝。和碩豫親王共傳9世。

五、和碩肅親王,豪格(1609-1648)皇太極長子。1936年封和碩肅親王。清軍入關(guān)帶兵進(jìn)攻四川剿滅張獻(xiàn)忠政權(quán)。因與多爾袞政見不合遭幽禁被殺。和碩肅親王共傳9世。

六、和碩莊親王,碩塞(1629-1655)皇太極第五子。與多鐸共同擊敗李自成部。1651年封和碩莊親王,傳9世。
七、多羅克勤郡王,岳托(1599-1638)代善長子,自幼歲父祖出征。1636年封成親王。1638年病逝軍中,成親王傳13世。
八、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1619-1652)代善之孫,曾平定江浙、湖廣,為大清統(tǒng)一立下大功。共傳10世。
九、和碩怡親王,胤祥(1686-1730)康熙帝十三子,雍正繼位后封和碩怡親王,任軍機(jī)大臣,共傳8世。

十、和碩恭親王,奕?(1833-1898),道光帝第六子,即六爺。咸豐繼位后封和碩恭親王。曾與慈禧太后發(fā)動(dòng)辛酉政變。后任議政大臣。共傳3世。

十一、和碩醇親王,奕譞(1840-1891),道光帝第七子,即七爺。光緒帝親爹,傳2世。

十二、慶親王,奕劻(1838-1917)乾隆十七子永璘長孫。1894年封慶親王,清朝最后一位鐵帽子王,晚清皇室重臣,任軍機(jī)大臣,內(nèi)閣總理大臣。傳一世。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41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hào)-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