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8-09閱讀(12)


文│Angie Chen
Angie最近在重溫老友記,其中有一幕是莫妮卡在海邊被水母蜇傷了,氣的破口大罵水母。

(圖源網絡)
海邊度假隱藏著風險,水母雖美,但被蟄了就“悲劇”了,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神奇的生物水母,以及被蜇傷了,我們該怎么辦。

(圖源網絡)
如果要選海里最好看的生物,珊瑚和水母肯定榜上有名。水母的種類大約有250種左右,遍布全球各地水域。千萬別小看水母,水母存活至今約有六億到七億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圖源網絡)
凝膠狀漂浮生物——水母
水母的外形像一把透明傘,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中間由啫喱狀的膠(中膠層)黏著,具有漂浮作用。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甚至可長達20-30米。水母沒有肌肉和骨骼,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是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質。

(圖源網絡)
水母看似柔弱,卻是不好惹的食肉動物
大部分水母有纖長而柔軟的觸手,觸手上布滿了刺細胞,刺細胞微小但內含儲有刺絲的刺絲囊。受到刺激時,少量的刺細胞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出刺絲囊里的刺絲射向獵物,被刺中后,獵物滲出的體液又會通過化學反應刺激更多的刺細胞發(fā)射刺絲。

(圖源網絡)
活著的水母可怕,死了也不會放過你。
即使在水母死后,水母觸手上的刺細胞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活性,依舊能夠射出帶有毒液的刺絲,所以在海邊看到狀似無害的“果凍躺尸”也千萬不要去撥弄,不然真的是自己花式作死了。

(圖源網絡)
被蟄傷了怎么辦?
由于水母的活動范圍廣泛,時常會被海浪推至海灘。水母并非故意蜇人,但要被誤傷了,我們該怎么辦?
不同的水母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大部分的水母蜇傷并不致命,但有些水母卻是令人聞風喪膽,如箱型水母,它的劇毒可以在幾分鐘內將人致死。
被水母蜇傷一般會有局部癥狀,比如紅腫、燒灼樣刺痛、瘙癢、蜇傷處呈紅色、褐色或紫色。此外,受傷者還會惡心、嘔吐、頭痛,嚴重時會呼吸困難、神志不清、過敏性休克,甚至心臟驟停。
如果不幸被水母蜇傷請盡快遠離該水域,避免再次被蜇傷,嚴重者需要馬上就醫(yī)。
具體操作:
將皮膚上的水母觸手用鑷子或戴著手套的手移除,不要直接用手觸摸蜇傷處,也嚴禁用沙子或毛巾擦拭、搓揉按摩蜇傷處,以上行為會刺激加速刺絲囊中毒素的釋放。
文獻表明口服鎮(zhèn)痛藥或局部鎮(zhèn)痛、使用海水、小蘇打或醋沖洗患處可以降低刺痛的頻率及嚴重程度,還可以使用冰袋來止痛并抑制腫脹。網傳的使用尿液沖洗是無益的,也未經科學證實,不建議使用。
去海灘一定要小心,去危險區(qū)域的游泳者應穿戴防護裝備來避免蜇傷。

(圖源網絡)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好奇,水母的確是有毒,但我們萬能的人類可以吃水母的啊,水母不就是海蜇么?

海蜇和水母,到底是什么關系

很多人都認為海蜇就是水母、海蜇是水母的俗稱,嚴格來講,水母和海蜇其實是一家人,海蜇也可以稱為“水母”,但水母卻不一定是海蜇,海蜇是水母家族的一個小分支。

(圖源網絡)

你真的吃過海蜇嗎?

聊到海蜇,就不得不說人造海蜇,如今市面上很多袋裝海蜇都是人造海蜇,并不是真海蜇。人造海蜇是由海藻酸鈉、無水氯化鈣和明礬制作而成,簡單來說,人造海蜇就是化學混合物。原料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雖然對人體無害,口感也接近真海蜇,但毫無營養(yǎng)價值,并不提倡食用。
水母的趣味小知識
1.
水母也有天敵么?

(圖源網絡)
水母雖然有毒,但是并不是無敵的,人們已經觀察到翻車鲀、棱皮龜、企鵝、金槍魚、信天翁、鱈魚和巨型章魚等動物都會捕食水母。
2.
全球10大劇毒排行榜的“僧帽水母”

(圖源網絡)
僧帽水母雖美,但是觸碰到輕則蟄傷,重則致殘、死亡。僧帽水母的觸須很長,其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一旦觸碰到僧帽水母,人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皮膚上也會浮現(xiàn)紅色的“鞭痕”,這種鞭痕會持續(xù)2-3日才消散。
3.
可以返老還童的“燈塔水母”

(圖源網絡)
科學家們強調說燈塔水母是目前唯一發(fā)現(xiàn)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回復到的幼蟲階段的生物。燈塔水母在達到性成熟后,又會重新回到年輕階段,并開始另一次輪回,從理論上講,這種循環(huán)過程是周而復始,可以永遠重復下去的。
4.
水中的巨無霸“獅鬃水母”

(圖源網絡)
在種類繁多的水母中,最大的水母就是獅鬃水母了,獅鬃水母傘形軀體可達2米,重達200kg以上,觸手最多有150條,觸手長達3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獅鬃水母不僅顏色多變,而且還會在水中發(fā)光,雖然很美,但獅鬃水母也含有劇毒,能致人死亡。


本文為文章作者原創(chuàng),歡迎轉發(fā)分享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轉載、約稿、投稿請聯(lián)系members@healthcrew.cn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55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