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9閱讀(75)
伴隨著8月25日晚間達芙妮上半年業績發布和戰略調整的公告,“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登頂熱搜,5天后,達芙妮官方微博發布聲明澄清“從未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近日,記者走訪濟南市場發現,達芙妮門店在濟南市區僅有兩家在營,并無關店計劃。而與達芙妮類似的以純、森馬、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80后青春記憶”品牌,也已普遍收縮陣營,“退居二線”。

達芙妮濟南英雄山人防店 昔日“鞋王”關店9.5成
8月25日晚間,達芙妮國際發布上半年業績,營業額2.12億港元,同比減少85%,虧損1.41億港元,同時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次日,達芙妮國際開盤大跌18.27%,“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也很快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8月31日,“達芙妮”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關于達芙妮集團戰略調整的說明》,稱部分消息針對“達芙妮戰略轉型”解讀存在部分曲解,造成對社會公眾的誤導傳播,達芙妮集團從未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未來公司仍將不遺余力穩定核心品牌達芙妮和鞋柜線下渠道”。

作為曾經的大眾“鞋王”, 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線下渠道風生水起,店鋪總數在2003—2013年的十年間由739家暴增至6702家,2012年達到6881間的峰值,營業收入高達105.29億港元,同比增長100%。2013年,達芙妮營業收入開始下降,2015年起開始大面積關店。年報數據顯示,2015—2017年,達芙妮分別凈關店805家、1030家、1009家。到2018年底時達芙妮核心品牌門店只剩2648家,與巔峰時期相比不足一半。
今年上半年,達芙妮國際凈關閉132個銷售點,包括67個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及65個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至2020年6月30日,其擁有銷售點總數為293個,全部為核心品牌業務,即中國大陸銷售自有品牌“達芙妮”和“鞋柜”的鞋類產品及配件線下零售業務。與2012年巔峰時相比,達芙妮門店數量減少了95.7%。
濟南市區只剩兩家店
近日,新時報記者探訪了濟南的達芙妮門店。根據“百度地圖”顯示,濟南地區達芙妮門店共有人防八一店、丁豪廣場、英雄山銀座、泉城廣場銀座購物廣場、和諧廣場、嘉華購物廣場、北園大街、章丘銀座商城、萊蕪銀座商城等13處,其中大眾廣場、老東門萬貨匯、堤口路、水屯路等四處標記“已關閉”。

在探訪中記者核實,“已關閉”的遠不止這四家。嘉華購物廣場專柜已與去年底撤出,同一時期撤出的還有新華聯購物廣場專柜。在泉城廣場銀座購物廣場,一位其他品牌的導購告訴記者達芙妮“撤了快一年了”。金街泉城路也早已沒有達芙妮的蹤影。在新華聯購物廣場、英雄山人防商場銀座超市外圍等處,記者看到了在營的“鞋柜”門店。

9月3日上午,在英雄山人防商城A區,一家達芙妮門店正在營業。該店店員告訴記者:“濟南市區現在還有兩家店,這家店最近正續約。另外一家在高新區丁豪廣場。濟南目前沒有再開新店的計劃,也無關店計劃。”該店員反映,前幾年門店多的時候,每個區至少有兩家。“房租太高了,承受不了。”說起大面積關店原因,她表示:“達芙妮走的是平民路線,房租和工資都在漲,鞋價卻沒漲” 。

該店內懸掛著一幅海報,“芙搖直上 蛻變重生,我們一同經歷潮流變遷過去30年。未來30年,我們一起見證國潮力量。”這是其推出的“國潮系列”宣傳。該主題也出現在了8月31日的官微聲明中,“用戶在轉變,公司也需要跟著用戶而蛻變。達芙妮將從‘心’出發,回歸產品本身,彰顯時代潮流……力爭為用戶構建更時尚多元化的新零售空間。”

高喊蛻變轉型的達芙妮,“輕資產”業務模式與“新零售”收效如何?“有一些老顧客會循著地圖找到店里。但會員不是很多,現在的90后、00后對達芙妮不感冒。”上述店員說,“什么品牌都有高峰和平穩期,高峰期已經過了。”記者查看近日達芙妮在淘寶的“秒殺百元優惠券”3場直播,觀看量處在1.1~1.6萬之間。

“新零售重在線下和線上的有機互動。”近年來關注新零售的葉女士表示,“鞋不像衣服,鞋的試穿很重要。作為一家鞋店,線下門店少到不好找,未必合理。”
“80后青春品牌”組團“退潮”
達芙妮宣布實體撤店后,網絡嘆聲一片,80后網友大呼“爺青結”(爺的青春結束了)。“牌子~班尼路”,“穿什么就是森馬”……每一句至今仍熟悉的廣告語背后都曾是一個品牌的榮耀,也比對著如今的落寞。“遙想當年的泉城路、經二路,遍地的美特斯邦威、真維斯、以純、森馬、班尼路、佐丹奴……”有濟南網友說。那些80后、90后當年不可或缺的時尚品牌,如今如退潮般隱去。

近日的泉城路 難覓當年的快時尚品牌蹤影
曾占據2012年中國休閑鞋市場份額前三的,除了第二名達芙妮,還有百麗和富貴鳥。2017年,百麗在港股私有化退市。2019年8月底,富貴鳥公告宣布破產、被港交所取消上市。
今年1月15日,創始于1972年的澳大利亞品牌JEANSWEST真維斯澳洲公司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早在2018年8月27日,真維斯母公司旭日集團就已出售真維斯品牌,剝離在中國內地的服裝業務。

經二路尚有一家美特斯邦威
與達芙妮發布公告幾乎同步,8月25日晚間,森馬服飾也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1—6月營業收入57.34億元,同比下降30.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59.63萬元,同比下降97.01%。今年上半年,森馬服飾線上銷售21.71億元,同比微漲0.15%,線下銷售同比大幅下降。線下門店從10257家減少至9507家,減少了750家。探訪中,記者僅在新華聯購物廣場見到一家森馬,地圖也顯示其門店多在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等區縣。

2011年,快時尚品牌以純在泉城路豐利大廈開出其在全國最大的旗艦店,三層,面積5200㎡,2014年9月,該店關門。目前在惠爾商廈還保留一家以純特賣場。
今年4月,美特斯邦威關閉了開業十年的泉城路旗艦店。

近日,美特斯邦威泉城路旗艦店人去樓空,店招隱約可見品牌字樣
當年美特斯邦威曾同時在泉城路開出3家4層左右的門店,直營專賣店在全市達30多家,目前在北園銀座、燕山銀座、嘉華購物廣場、繽紛五洲、世茂廣場、花園路、英雄山人防商城、濟南大學等處仍有門店,但總數已不足先前一半。

近日,新時報記者在美特斯邦威位于泉城路的“大型特賣會”看到,“3件99元”“3折”的促銷活動正在進行,“往年我們員工自己買,都沒有過這么大的力度。沒利潤了。”該店一位店員說。


同樣消失在泉城路等熱點區域的還有班尼路。9月3日,新時報記者在馬鞍山銀座購物廣場外圍看到了營業中的班尼路專賣店。該店店員告訴記者,班尼路目前在濟南還有11家門店,洪樓銀座本月將再添新店。“公司戰略是不再選擇街邊店、門頭店,而主要以超市外圍店、商場店為主。”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于ZARA、H&M、優衣庫等當下主流的快時尚品牌,曾經的老牌快時尚品牌邊緣化,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拓展成本高,而是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不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696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