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涉縣千年古槐美景(探訪河北省塔前村)
發布時間:2024-08-25閱讀(15)
“美麗”變資源 “潔凈”成名片
——河北省興隆縣塔前村振興之路探訪

圖為塔前村新面貌。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云攝
新時代美麗鄉村該是個啥樣?好多人不止一次說:到興隆縣霧靈山鎮塔前村看看就知道了。
近日,記者踏著今冬第一場雪,來到了塔前村。古樸大方的牌樓、片紙難尋的街巷、家家整潔的院落……一個普通山村,卻是如此干干凈凈。
由“臟亂差”到“潔凈美”,塔前村蝶變的密碼,都在全村上下17年如一日的“聚力、立規、養習、夯基”中。
苦干17年,臟村換新顏
剛下公交車,就看見村口新建的村民活動廣場上,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已搬到縣城生活的村民莊云環,不由感慨萬千。
“每次回村都有新變化。”在年已七旬的莊大媽心里,“出門路難行,晴天土雨天泥,糞便污水滿地”曾是塔前村留給她的記憶。
家住村口的張淑平見莊云環回村,趕緊拉她進院。陽光房里,50多盆花,紅的、黃的、粉的,競相爭艷。“你家院子以前是個廢品站,廢塑料常年堆成山,那叫個味兒,我都繞著走。”談今昔,兩人笑得似花燦。
塔前村之變始于2002年。那年,一直在北京收廢品的王長發回到村里。雖終日與廢品打交道,但村莊的“臟亂差”,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村口的土路每年都要被雨水沖走一大層。旱廁、豬圈、雞窩擠路堵門,蒼蠅亂飛,臭氣熏天。”2003年,決心讓塔前村變個樣的王長發,決定參選村黨支部書記,并獲成功。
王長發先從硬化路面入手,但修路要先拆除擠占街巷的廁所圈舍。
“廁所圈舍自古就有,你王長發說拆就拆?”“在北京收破爛兒的,還想把塔前村變北京啊?”……路還沒修,便跳出不少“攔路虎”。
“癥結在干群貌合神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不足。”王長發倡議,黨員先拆自家,再動員親戚朋友,最后發動群眾。
王長發老舅家門口有個柴火棚,幾番勸說無果,大家紛紛觀望。最后,他拆掉柴火棚,被老舅拿著鋤頭追著滿街跑,但村民卻看到了他的決心。
修路沒錢,他墊資;急難險重的活,他沖在前。
黨旗樹起來,黨員齊爭先。干部持公心,百姓棄私心。土路硬化了,自來水接通了,2000多畝荒山綠化了。
2018年,塔前村又借全縣農村環境整治東風,鋪設了污水管網,引進了保潔公司,長期垃圾污水無法收集處理難題徹底得到解決。村里還拿出100多萬元村集體土地占地補償款,以獎促改,完成了廁所改水沖式、廚房裝抽油煙機、每戶門樓統一改造并貼富貴紅瓷磚的“三改”工程。
“干凈塔前”躍然山間。
建規立矩,面子靚里子“鮮”

經過17年努力,塔前村由“臟亂差”變成了“潔凈美”,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森林鄉村等稱號。圖為村里的孩子們描繪出心中未來塔前村的更美風光。河北日報記者陳寶云攝
面子靚了,里子更要“鮮”。
“要想美下去,就要建章立制樹規矩。”王長發告訴記者,塔前村制定了“一總四包”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支部書記負總責,“兩委”干部包片、小組長(村民代表)包胡同、黨員包戶、戶主門前‘三包’。”
今年6月,塔前村組織全村婦女參加美麗庭院觀摩大會。“剛看一半,許多人就沒了人影。”村民王國芹說,看到差距,心里打鼓的都溜回家自行整改了,“定期觀摩、不定期巡查,如果家里不干凈整潔,出門都臉紅。”
目前,塔前村218戶中,“美麗庭院”達標率已超80%。
塔前村的村規民約共有7條,涉及衛生保潔、維護公共設施、文明養狗、車輛管理、節約用水等內容,雖然只有500多字,卻簡單明了。
透著“狠辣”、帶著“土味”的規定,效果很好。“大家遛狗時還拿著塑料袋和鏟子,狗屎隨拉隨清。”王長發說,好的管理要疏堵結合,街道禁止停放車輛的同時,他們在村莊兩頭修建了停車場,并為農機農具劃出存放專區。
只要涉及村民的事,村里都實行民主決策。小事召開兩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大事召開全體村民大會。王長發說,每項規定、每個事項關系村民切實利益,只有廣泛征詢全體村民意見建議,村里的各項制度才能得到大家擁護,并有效執行。
近年來,塔前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森林鄉村、省級平安建設先進村等稱號。
村美民風好,產業更興旺

經過17年努力,塔前村由“臟亂差”變成“潔凈美”,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森林鄉村等稱號。圖為村民王國芹在家里打理花卉。河北日報記者陳寶云攝
村民沈國清的母親、妻子都身有殘疾,全家生活全靠他一人外出打工維系,家里的房子更是破舊不堪,成了危房。
2018年,村里幫他家申請改造資金,翻建起三間大瓦房。“山地流轉種上果樹,村里還介紹我到附近一家藥廠上班,得租金掙薪金,打工顧家兩不誤。”沈國清說。
村美人和更要產業興旺。如今,塔前村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已種植清香核桃500畝,板栗、山楂700多畝,成立經濟股份合作社,采取村干部管理、村民入股分紅的經營模式,目前已有113戶村民入股。
塔前村地處霧靈山腳下,山上泉水沿村西河道四季流淌。
“霧靈山鎮森林覆蓋率高達87%,生態優良,非常適合發展康養休閑旅游產業。”站在河道邊,看著正在實施的溝河治理工程,王長發雙眸閃爍激動之情,“2000多米河道治理后,河道內將水豐草茂,兩岸還將建設公園綠道。到那時,塔前村會更美。”
紅色的兩層小樓里,村民馬洪剛正在謀劃開辦農家院的事。“現在慕名而來的人很多,都夸塔前村比城里還干凈,‘美麗’就是資源,‘干凈’就是名片。”馬洪剛說,他準備把樓上3間屋改成標間,明年開門迎客。
除了引導村民利用現有民宅發展民宿產業,今年,一家投資公司也看中塔前村這塊“生態寶地”,希望依托當地紅梅寺、金牛洞等旅游資源,與塔前村合作發展鄉村旅游。
“塔前村的變遷,沒有秘訣。”霧靈山鎮黨委書記王志說,塔前村只是把村里的事做得更細更實,從環境問題入手,以黨建引領基層協商民主創新,形成了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高效運轉、符合鄉土氣息的基層治理體系,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74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