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妝行業(yè)增速放緩原因分析(美妝及化妝品原料行業(yè)深度專題)

美妝行業(yè)增速放緩原因分析(美妝及化妝品原料行業(yè)深度專題)

發(fā)布時間:2024-08-25閱讀(19)

導讀(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證券,杜一帆、徐曉芳)化妝品原料年消耗量2000萬噸,國際市場規(guī)模約千億體量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國際美妝及個護原料市場消耗量達到1....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證券,杜一帆、徐曉芳)

化妝品原料年消耗量 2000 萬噸,國際市場規(guī)模約千億體量

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 2021 年國際美妝及個護原料市場消耗量達到 1998 萬噸,同比增長 1.9%,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2.3%。Ashland 2020 年報告顯示 2020 年國際原料 市場達到 164 億美元,假設單價保持不變,則我們估測 2021 年國際美妝及個護原料市場 規(guī)模約 167.06 億美元,對應約 1113 億元人民幣。

估測國內原料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約 180.55-302.35 億元。

方法一:基于國內化妝品行業(yè)規(guī)模推測原料行業(yè)規(guī)模,約 302.35 億元。具體測算過 程如下:2021 年國內化妝品行業(yè)零售額達到 5726.1 億元,其中線上營收 2748.55 億元, 占比 48%,線下營收 2977.59 億元,占比 52%。參考 2019 年丸美股份招股書,品牌方給 渠道的出廠價約為終端零售價 3.7 折,因此測算國內化妝品企業(yè)線下渠道實際營收為 1101.71 億元。參考貝泰妮招股書,品牌方線上自營和線上經(jīng)銷的比例分別是 50%、50%, 且線上經(jīng)銷價是線上自營價格的 0.67 倍。假設線上自營價=出廠價,因此國內化妝品企業(yè) 線上渠道實際營收為 2295.04 億元。因此 2021 年國內化妝品市場實際規(guī)模約為 3396.75 億元。進一步,基于貝泰妮、丸美股份、水羊股份和珀萊雅的原料占比營收的數(shù)據(jù),估測 原料市場規(guī)模。根據(jù)貝泰妮招股書顯示,2017-2019 年原料占營收比例分別是 10%、10% 和 4%,平均每年占比 8%;丸美股份招股書顯示,2016-2018 年原料占營收比重分別是 7%、8%、8%,平均每年占比 7%;水羊股份招股書顯示,2015-2017 年原料占營收比例 分別是 14%、12%、8%,平均每年占比 11%;珀萊雅招股書顯示,2014-2016 年原料占 營收比例分別是 8%、8%、9%,平均每年占比 9%;對四家公司每年平均值再次取平均, 可得原料占營收比例約為 9%。因此估算 2021 年國內原料市場規(guī)模約 302.35 億元。

方法二:基于國際原料市場規(guī)模和國內占國際美妝市場規(guī)模比例來推測,可得國內原 料市場規(guī)模約 180.55 億元。如前文所述,根據(jù) Ashland 年報推測,2021 年國際原料市場 規(guī)模約 167.06 億美元。根據(jù)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國內美妝市場占國際美妝市場規(guī)模的 比例為 16.8%。假設該比例同樣是國內原料市場占國際原料市場的比例,則推測 2021 年 國內美妝原料市場規(guī)模約為 180.55 億元。

由于化妝品原料單價方差較大,化妝品原料市場規(guī)模較難準確估計,我們建議以消耗 量為主、參考價格區(qū)間為輔作為市場的主要衡量方式。①原料交易市場比較封閉,不同供 應商和 B 端客戶議價能力存在明顯差距,形成不同報價;②原料種類豐富,不同技術壁壘、 價差明顯;③原料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供需格局不同導致價差明顯。如科思招股書顯示, 2019 年水楊酸異辛酯 OS 單價 3.06 萬元/噸,而雙-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 P-S 單價 達到了 34.93 萬元/噸。根據(jù) 1688 官網(wǎng),目前南京科思 DHHB 報價為 60 萬元/噸。

四大類成分紛繁復雜,活性成分為競爭焦點

借鑒 DSM 2020 年《個護及香氛成分報告》的劃分方式,我們將化妝品原料分成基質、 表面活性劑、性能&技術成分和活性成分。基質是指化妝品的主體,構成化妝品的形態(tài): 其中包括油質、粉質和溶劑;油脂廣泛用于水乳、精華、霜等產(chǎn)品中;粉質用于粉末狀化 妝品,如爽身粉、香粉、粉餅、眼影等;溶劑廣泛用于香水類產(chǎn)品。表面活性劑是指能使 目標溶液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因此在化妝品中起到清潔、潤濕、乳化、分散、發(fā)泡、增溶等作用。性能&技術成分指的 是對化妝品的性能和感官形態(tài)產(chǎn)生作用的成分:如潤膚劑能夠提升膚感,溶解力和潤滑感; 乳化劑能與表面活性劑混合使用,成為乳化基質;增稠劑可以改變化妝品形態(tài)等;光學效 果助劑可以遮蓋皺紋、柔焦、皮脂吸收、消光等。活性成分指的是對人體皮膚產(chǎn)生作用的 成分:如抗衰老、防曬(紫外線過濾劑)、美白、舒緩敏感、生發(fā)/養(yǎng)發(fā)/固發(fā)/去屑、保濕補 水、抑汗劑、除臭劑、去角質等其他活性物。

四大類化妝品原料中,從消耗量來看,基質占比最高,活性成分占比最低,比例基本 保持穩(wěn)定。2021 年國際消耗量上,基質、表面活性劑、技術&性能成分、活性成分的消耗 量分別達到 1265.98 萬噸、376.01 萬噸、199.87 萬噸和 155.15 萬噸,占比分別達到 63.4%、 18.8%、10.0%、7.8%。2008-2021 年間四大品類消耗量占比基本保持穩(wěn)定,體現(xiàn)化妝品 原料配比結構穩(wěn)定性。

基質成分:以水為主,量大價廉對最終產(chǎn)品有重大影響

基質是指化妝品的主體,構成化妝品的形態(tài)。其中包括油質、粉質和溶劑。油脂廣泛 用于水乳、精華、霜等產(chǎn)品中;粉質用于粉末狀化妝品,如爽身粉、香粉、粉餅、眼影等; 溶劑廣泛用于香水類產(chǎn)品。 從消耗量來看,基質成分以水為主。2021 年國際基質消耗量達到 1266.8 萬噸,同比 增長 2%。其中水消耗量達到 1058.75 萬噸,占基質比例達到 83.6%,同比增長 2%。國 內基質消耗量達到 183.3 萬噸,同比增長 4%,其中水消耗量達到 153.67 萬噸,占基質比 例達到 83.8%。

化妝品原料中,水是使用最廣泛、最廉價、最豐富的原料,化妝品生產(chǎn)用水的質量直 接影響到化妝品的生產(chǎn)過程和最終的產(chǎn)品質量。大部分化妝品廠的水源是城市給水系統(tǒng)的 自來水,獲取后需要經(jīng)過水質預處理、離子交換水質除鹽、膜分離純水制備、滅菌除菌等 系列處理,因不同企業(yè)的水源、品控流程、處理設備投入等不同可能導致水處理成本產(chǎn)生 較大區(qū)別,最終對化妝品產(chǎn)品品質產(chǎn)生影響。

技術&性能成分:市場穩(wěn)定成分繁多,部分高端成分被國際龍頭壟斷

潤膚劑和消泡劑占比最高,各大品類消耗量穩(wěn)定

性能&技術成分指的是對化妝品的性能和感官形態(tài)產(chǎn)生作用的成分,包括潤膚劑、乳 化劑、SPF 增效劑、光學效果助劑、流變改性劑/增稠劑、成膜劑、螯合劑、色粉表面處 理劑、著色劑/珠光劑、香精香料、防腐劑、發(fā)色固色劑、遮光劑/珠光劑、抗氧化劑。具 體作用而言,如潤膚劑能夠提升膚感,溶解力和潤滑感;乳化劑能與表面活性劑混合使用, 成為乳化基質;增稠劑可以改變化妝品形態(tài)等;光學效果助劑可以遮蓋皺紋、柔焦、皮脂 吸收、消光等。在技術&性能成分中,前五大成分消耗量由高到低分別是潤膚劑、乳化劑、 推進劑、PH 控制劑、消泡劑。2021 年前五大成分消耗量分別達到 35.92 萬噸、30.09 萬 噸、29.06 萬噸、23.25 萬噸、13.32 萬噸,占比分別達到了 18%、15%、15%、12%、 7%,合計占技術&性能成分的比例達到 66%。

增稠劑種類繁多、部分品類供需關系與化妝品行業(yè)關聯(lián)度低,卡波姆由國際龍 頭壟斷

增稠劑種類繁多,以無機高分子原料為主;部分品類化妝品為邊緣應用,供需關系與化妝 品行業(yè)關聯(lián)度低

增稠劑,又稱流變改性劑/賦型劑/質感造型劑/膠凝劑/粘結劑,主要是水溶性或水分散 溶脹聚合物,個別是油溶性聚合物,是技術&性能成分中較為關鍵的一類原料類型。添加 增稠劑是使化妝品配方增稠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夠增加體系黏度、改善穩(wěn)定性、改變產(chǎn)品 外觀、改變體系流變特性。

增稠劑有多種分類方法,根據(jù)相對分子質量分成低分子增稠劑和高分子增稠劑。根據(jù) 作用機理不同,可以將增稠劑分成鏈纏繞增稠、共價交聯(lián)增稠、締合增稠。其中共價交聯(lián) 增稠如丙烯酸酯共聚物、PVM/MA、卡波姆樹脂和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VA)交聯(lián)聚合 物等。根據(jù)原料差異可以分成無機鹽類、脂肪醇和脂肪酸類、非離子 SSA(烷醇酰胺類、 醚類、脂類、氧化銨)、兩性 SSA、陰離子 SSA、水溶性高分子類(纖維素、聚氧乙烯、 聚丙烯酸、天然膠、無機高分子)、PVP 等。

國內外增稠劑消耗量增長平穩(wěn)。2021 年國際增稠劑消耗量為 6.99 萬噸,同比增長 3%。 2018-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0.2%,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2.8%。2021 年國內 增稠劑消耗量為 1.79 萬噸,同比增長 4%。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4.1%,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 5.3%,2019-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 3.6%。

以無機高分子原料為主,二氧化硅占比最大。2021 年我國增稠劑消耗量 TOP3 分別 是二氧化硅、高嶺土和交聯(lián)合成聚合物。其中,二氧化硅消耗量最大,達到 1.03 萬噸,占 增稠劑比重達到 57.7%,同比增長 2%,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3.2%。高嶺土消耗 量次之,達到 5870.2 噸,占比 32.8%,同比增長 3%,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10%。 TOP3 是交聯(lián)合成聚合物,其中包括卡波姆樹脂、PVM/MA 等,達到 1114.3 噸,占比 6.2%, 同比增長 3%,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3.5%。前三類增稠劑占比共計 96.8%,其余增稠劑占比較小。

部分增稠劑中化妝品處于邊緣應用領域,增稠劑供求市場不由化妝品行業(yè)決定。化妝 品增稠劑中的常用增稠劑,如二氧化硅、高嶺土等原料應用領域廣泛,化妝品行業(yè)處于邊 緣應用領域。如二氧化硅根據(jù)制作方法不同分成氣相法和沉淀法,氣相法二氧化硅中部分 應用于化妝品領域,且占比極小:前瞻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二氧化硅產(chǎn)量 199.2 萬噸,其中氣相法二氧化硅產(chǎn)量 10.2 萬噸,占比僅有 5.1%;沉淀法二氧化硅產(chǎn)量 189 萬 噸,占比 94.9%;氣相法二氧化硅主要應用于有機硅和涂料油墨,僅有 2.99%應用于化妝 品、食品和醫(yī)藥領域。

卡波姆樹脂等高端增稠劑原料由國際企業(yè)壟斷,屬于賣方市場

卡波姆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凝膠基質,因其具有增稠、懸浮、流變等重要性能,由 BF Goodrich 于 1953 年引進市場,主要應用于個人護理品。

個人護理品是卡波姆樹脂最大的應用領域。與常用的增稠劑相比,卡波姆樹脂更具有 安全性、穩(wěn)定性、防腐性、流變性等,因此主要應用于高端個護產(chǎn)品。根據(jù) QY Research 報告顯示,2019 年全球卡波姆市場約 46.23 億元,其中個人護理與化妝品行業(yè)占比最大, 達到 65.37%,約 30.22 億元。

卡波姆樹脂生產(chǎn)由路博潤等國際企業(yè)壟斷,國內生產(chǎn)規(guī)模較小,屬于典型賣方市場。 全球范圍內,卡波姆樹脂被少數(shù)精細化工企業(yè)所壟斷,其中美國路博潤占據(jù)全球卡波姆樹 脂的絕大多數(shù)市場份額。根據(jù)天賜材料招股書指出,2010 年全球卡波姆樹脂消費量約 3.5 萬噸,市場規(guī)模約 28.5 億元,其中美國路博潤公司的年產(chǎn)量約 2.9 萬噸,市場占有率達 83%,占據(jù)市場的壟斷地位。國內對卡波姆樹脂的開發(fā)研制還處于起步階段,未見有大規(guī) 模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主要生產(chǎn)企業(yè)有天賜材料、南京中獅化學品有限公司、廣州市東雄化工 有限公司等。由于供給幾乎壟斷,卡波姆樹脂是典型的賣方市場,下游議價能力很弱。

此外,科思股份與安慶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于 2021 年 9 月 29 日簽署了《安 慶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計劃投資建設高端個人護理品及合成香料項 目,項目總投資約 30 億元人民幣(含土地出讓金),占地約 500 畝。其中包括水溶性高分 子增稠劑項目。根據(jù)科思股份 2021 年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已開發(fā)完成增稠劑項目,預計 將擴大個人護理品原料品類,擴大營業(yè)規(guī)模。

表面活性劑:市場規(guī)模約 20-30 億,氨基酸表活增長明顯

表面活性劑又稱兩親性化合物,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在化妝品中起到清潔、潤濕、乳化、分散、發(fā)泡、增溶的作用。當它在水溶液中以很低濃 度溶解或分散的時候,能使目標溶液表面張力顯著下降,改變體系的界面狀態(tài);當達到一 定濃度時,在溶液中締合成膠團。通過親水基團是否能在水溶液中解離及解離后所帶電荷 類型進行分類,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型、非離子型。通過親油基團進行分類, 可分為油類、油脂及其衍生物、石油產(chǎn)品、碳氟化合物、有機硅化合物。

美妝及個護的表面活性劑規(guī)模約 19-33 億元,氨基酸表活增長明顯

我們估測 2021 年國內表面活性劑市場為 281 億元。根據(jù)贊宇科技 2021 年年報顯示, 2021 年國內表面活性劑產(chǎn)量約 388.52 萬噸,銷量約 378.56 萬噸。贊宇科技為國內表面 活性劑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假設該公司表面活性劑的平均售價為行業(yè)平均售價。根據(jù)年報顯示, 2021 年贊宇科技表面活性劑營收 30.99 億元,銷量 42.87 萬噸,估測平均售價為 0.72 萬 元/噸。據(jù)此,估測 2021 年國內表面活性劑市場為 280.85 億元。

美妝及個護市場的表面活性劑原料消耗量趨于穩(wěn)定,2021 年消耗量 45.54 萬噸,市 場規(guī)模約 18.95-32.79 億元,占國內表活活性劑市場約 6.7%-11.7%。2021 年國內美妝及 個護市場的表活消耗量達到 45.54 萬噸,同比下降 0.01%,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4.6%。

對于國內化妝品表面活性劑原料市場估測,我們采取兩種方法分別進行,互為印證。 第一種,延續(xù)前文測算方法。在貝泰妮、丸美股份、珀萊雅和水羊股份的原料中,僅丸美 股份有表面活性劑原料購入,平均每年占原料比例為 10%。我們估測中國化妝品行業(yè)表面 活性劑原料市場規(guī)模=10%*國內化妝品原料市場規(guī)模,可得 18.95-31.73 億元。第二種, 基于應用于化妝品市場的表面活性劑原料消耗量*表活平均單價。2021 年國內美妝及個護 的表活消耗量為 45.54 萬噸,2021 年贊宇科技表面活性劑平均售價為 0.72 萬元/噸,因此 推測化妝品市場的表面活性劑原料約有 32.79 億元,占國內表活活性劑市場約 6.7%-11.7%。

美妝及個護市場以陰離子型為主體,占比 85.7%。2021 年美妝及個護市場的表活中, 陰離子型消耗量達到 39.3 萬噸,占比最高,達到 85.7%。兩性、非離子和陽離子表活的 消耗量分別是 3.49 萬噸、2.31 萬噸和 0.25 萬噸,占比分別達到 8%、5.3%和 0.6%。 從增速來看,四大表活增速趨于平穩(wěn),陰離子型增速略微為負。同比增速由高到低分 別是兩性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和陰離子型,增速分別是 4.8%、4.7%、3.7%和-0.7%。

以氨基酸為代表的兩性型表面活性劑增速明顯。2008-2021 年表活消耗量復合增速 TOP3 分別是氨基酸衍生物、牛磺酸和其他,增速分別達到了 135%、30%和 20%; 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 TOP3 分別是氨基酸衍生物、氧化胺和烷基多糖苷,增速分別達 到 23.9%、14.6%和 5.2%;2019-2021 年年復合增速 TOP3 分別是氧化胺、氨基酸衍生 物和烷基多糖苷,增速分別達到 20.3%、5.6%和 5.3%。氨基酸衍生物、牛磺酸和氧化胺 都屬于兩性型表面活性劑,烷基多糖苷屬于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因此,從增速可知,氨 基酸、牛磺酸和氧化胺等兩性型表面活性劑增速明顯,逐步替換傳統(tǒng)表活劑。

不同品類行業(yè)集中度存在差異,贊宇科技占據(jù)行業(yè)龍頭,天賜主打氨基酸表活

根據(jù)曾萬祥等《“工業(yè)味精”化妝品表面活性劑市場現(xiàn)狀和趨勢》文獻顯示,2017 年 國內從事表面活性劑生產(chǎn)的企業(yè)共有 6000 多家,四大表活行業(yè)集中度存在差異。①陰離 子表面活性劑生產(chǎn)和銷售表現(xiàn)出極大的規(guī)模化、集約化和壟斷性市場特征。②非離子型表 面活性劑行業(yè)競爭格局較為分散。③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外資企業(yè)為主,本土企業(yè)規(guī)模較 小。④兩性型表面活性劑主要生產(chǎn)企業(yè)有廣州天賜、中獅化學、浙江傳化、長沙普濟、浙 江贊宇和四川花語等廠家。

贊宇科技占據(jù)表面活性劑行業(yè)龍頭,但行業(yè)議價能力較低。根據(jù)贊宇科技 2021 年年 報顯示,該公司表面活性劑營收 30.99 億元,產(chǎn)量 43.35 萬噸,占表面活性劑市場銷量的 比例約 11%,是國內研究和生產(chǎn)表面活性劑的龍頭企業(yè)之一。主要包括以 AES、AOS、 磺酸為代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以 6501、CMEA 為代表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及以 CAB、 CAO 為代表的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公司核心產(chǎn)品是 LAS 和 AES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市 占率第一。公司表面活性劑產(chǎn)品具有較好的去污、發(fā)泡、分散、乳化、潤濕等特性,廣泛 用作洗滌劑、起泡劑、潤濕劑、乳化劑和分散劑。

表面活性劑行業(yè)技術壁壘較低,行業(yè)進入門檻較低,因此行業(yè)毛利率較低,企業(yè)議價 能力較低。2021 年表活龍頭企業(yè)贊宇科技毛利率為 14.4%,2008-2021 年毛利率水平基 本維持在 10%-20%區(qū)間,受上游原料價格波動影響明顯。

天賜材料主打溫和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形成錯位競爭。主要客戶有寶潔公司、歐萊雅、 BDF(妮維雅)、高露潔、藍月亮、德谷、RITA、拜爾斯多夫、科翼、上海家化等,在高 端個人洗護領域具有一定領先優(yōu)勢。根據(jù)天賜材料招股書顯示,公司與贊宇科技產(chǎn)品差異 較明顯,以甜菜堿、咪唑啉、氧化胺為主打溫和表面活性劑,并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為主 要研發(fā)方向。2019 年天賜表面活性劑銷售收入達到 4.41 億元,同比增長 19%,2009-2019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25.3%。2020 年公司產(chǎn)量達到 6.57 萬噸,占國內表面活性劑產(chǎn)量比例 僅為 1.78%。

天賜材料的表面活性劑具有較高溢價能力。①天賜表面活性劑長期保持較高產(chǎn)能利用 率和產(chǎn)能擴張速率。2010 年-2020 年,天賜產(chǎn)能利用率基本維持在較高水平,2020 年產(chǎn) 能利用率為 77%。2020 年表面活性劑產(chǎn)能達到 8.54 噸,而 2010 年天賜表活產(chǎn)能僅有 1 萬噸,2010-2020 年產(chǎn)能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23.9%。不斷擴張的產(chǎn)能體現(xiàn)天賜表面活性劑 的需求面廣闊。②天賜毛利率水平高于贊宇科技。天賜材料 2019 年表面活性劑毛利率為 30%,而贊宇科技毛利率為 13.8%,差距較大。

未來趨勢: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生物表面活性劑有較大空間

隨著綠色化學的發(fā)展,綠色表面活性劑成為未來發(fā)展熱潮,具體要求:①溫和、無毒, 對皮膚及健康低刺激、低影響性;②達到較好的生物降解性,原料可再生,實現(xiàn)環(huán)境兼容 性。因此不含硫酸鹽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和生物表面活性劑成為發(fā)展趨勢。

氨基酸表面活性劑

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就是以生物物質為基礎的表面活性劑,具有優(yōu)良表面活性、刺激性 小、生物降解性好、抗菌性好等特點。雖然現(xiàn)階段普通表面活性劑的市場規(guī)模遠大于氨基 酸表面活性劑的市場規(guī)模,但在綠色環(huán)保的大趨勢下,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已成為市場未來 的發(fā)展方向之一。化妝品中常見有肌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甲基牛磺酸五種氨 基酸表面活性劑。

根據(jù) QY Research 報告顯示,2019 年全球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市場規(guī)模達到 1.93 億 美元,同比增長 10.9%,2014-2019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11.3%。預計到 2024 年底,市場 價值將達到 2.54 億美元,高于全球表面活性劑的平均水平。目前,全球氨基酸表面活性劑 市場以中國為主導,歐洲地區(qū)位列全球第二大市場。其中日本味之素、中獅化學、天賜材 料、長沙普濟生物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劑行業(yè)的領導者。此外,科思股份 2021 年年報顯示 公司已開發(fā)完成氨基酸表面活性劑項目,以此增加個人護理品原料品類。

美妝及個護市場中氨基酸類表面活性劑消耗量同樣增速明顯。2021 年美妝中氨基酸 表活消耗量為 132.6 噸,牛磺酸 208.8 噸。氨基酸衍生物、牛磺酸在 2008-2021 年年復合 增速分別達到了 135%和 30%;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 23.9%和 3%;2019- 2021 年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 5.6%和 2.2%。

生物表面活性劑

生物表面活性劑主要是由微生物發(fā)酵產(chǎn)生的,具有疏水和親水基團的兩親性物質,它 們能顯著降低表面與界面張力。Rosenberg & Ron 學者認為,根據(jù)分子量不同,可分為低 分子量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量乳化劑,前者可有效降低表面和界面張力,后者有助于提高 乳液的穩(wěn)定性能。根據(jù)其化學組成和產(chǎn)生菌株的不同,生物表面活性劑大致可以分為 5 類: 糖脂類、磷脂類(如卵磷脂)、脂肽和脂蛋白類、羥基化或環(huán)形脂肪酸類、多聚或特殊表 面活性劑類。 與化學表面活性劑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劑具有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可降解等優(yōu)點, 在眾多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生物表面活性劑的高生產(chǎn)成本限制了商業(yè)化發(fā)展。(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活性成分:競爭焦點,研發(fā)活躍新品迭出

保濕劑占比最大,微生物培養(yǎng)基和美白劑增速較明顯,活性成分溢價空間明顯

活性成分指的是對人體皮膚產(chǎn)生作用的成分,如抗衰老、防曬(紫外線過濾劑)、美 白、舒緩敏感、生發(fā)/養(yǎng)發(fā)/固發(fā)/去屑、保濕補水、抑汗劑、除臭劑、去角質等其他活性物, 是化妝品原料企業(yè)及品牌方的重點研發(fā)領域。 在國內外活性成分中,保濕劑成分占比最大。從國際市場看,2021 年保濕劑消耗量 達到了 129.58 萬噸,占活性成分總消耗量的比例達到 86%。防曬劑占比排名第三,2021 年消耗量達到了 5.2 萬噸,占活性成分比例為 3%。美白劑占比排名第 11,2021 年消耗量達到 3057 噸,占活性成分比例為 0.2%。從國內市場看,保濕劑消耗量達到了 24.55 萬噸, 占活性成分比例達到 85%。防曬劑占比排名第二,2021 年消耗量達到 1.24 萬噸,占活性 成分比例為 4.3%。美白劑占比排名第 11,消耗量達到 1042.2 噸,占比達到 0.4%。

從國內外市場來看,微生物培養(yǎng)基和美白劑復合增速最明顯,體現(xiàn)出微生物發(fā)酵技術 的較高熱度和美白需求的旺盛。國際市場上,微生物培養(yǎng)基 2021年消耗量達到 6594.3噸, 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39.3%,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94.4%。美白劑消耗 量達到 3057 噸,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2%,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2%。 國內市場上,微生物培養(yǎng)基 2021 年消耗量達到 2868.1 噸,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51%,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23.6%。美白劑消耗量達到 1042.2 噸,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4.3%,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6.8%。

保濕劑:約百億市場體量,人體內源性保濕成分為市場熱點

保濕劑是指一類在產(chǎn)品中可在寬廣相對濕度范圍變化和較長時期內增加,或保持皮膚 上層水分的化合物。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真皮內含黏多糖(如透明質酸鈉) 等,主要是儲水和營養(yǎng)代謝的場所。表皮內含角質層(SC),是進行吸濕保濕的關鍵場所。 SC 是“磚塊-泥漿”式結構。“磚塊”是角化細胞,內含的親水性角蛋白、聚角蛋白微絲 蛋白,在酶解作用下形成天然保濕因子(NMF),能夠吸收大氣中水分進行保濕,保持表 皮內環(huán)境穩(wěn)定(自穩(wěn)態(tài))。“泥漿”是胞間脂質,內含神經(jīng)酰胺(占比 50%)等,能夠形成 鎖水屏障。皮膚表面另有一層皮脂膜,也起到皮膚屏障的作用。正常人的皮膚干燥是由于 皮脂膜和角質層受損,導致皮膚水分過分損失引起的。

保濕劑國內市場規(guī)模約 69-165 億元,以山梨糖醇、甘油等傳統(tǒng)保濕劑為主,透明質酸等 新保濕原料增長迅速

我們通過兩種方式估測保濕劑國內市場規(guī)模約為 68.58-165.23 億元。第一種方法, 基于國內四大品牌商的保濕劑采購額占比和前文估測的國內市場規(guī)模 180.55-302.35 億元, 測算國內保濕劑市場規(guī)模約 68.58-114.63 億元。從珀萊雅、貝泰妮、丸美、水羊股份的招 股書中顯示,化妝品企業(yè)原料采購中保濕劑原料占比最高,平均占原料采購的比例達到了 38%,可得國內保濕劑原料市場規(guī)模約 68.58-114.53 億元。

第二種方法,我們根據(jù)這四大品牌商的保濕劑原料進貨價和國內消耗量估測,約 165.23 億元。從這四大品牌商的招股書種顯示,化妝品企業(yè)的保濕劑平均進貨價為 6.71 萬元/噸。結合 2021 年國內保濕劑消耗量 24.63 萬噸,測算得國內保濕劑原料市場規(guī)模約 165.23 億元。

保濕功效作為護膚品的最基礎功效,是消費者功效選擇的首要考慮因素,也是國內化 妝品企業(yè)的重要采購原料。有米有數(shù)《2021 年抖音&小紅書美妝行業(yè)營銷報告》表示,2021 年小紅書美妝熱門詞 TOP3 分別是保濕、滋潤、補水,筆記篇數(shù)分別達到了 48.6 萬篇、 32.1 萬篇、30.1 萬篇。2021 年國內保濕劑消耗量達到 24.63 萬噸,同比增長 2.3%,增長 平穩(wěn),2008-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4.3%,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3.2%。

保濕劑消耗量仍以山梨糖醇、甘油等傳統(tǒng)保濕原料為主。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國 內保濕劑消耗量 TOP3 分別是山梨糖醇、甘油和丁二醇,共計占比 96%。山梨糖醇消耗 15.82 萬噸,占保濕劑銷量好的比例達到 64%,同比增長 2.0%,2016-2021 年年復合增 長為 3%。甘油消耗 7.94 萬噸,占保濕劑比例達到 32%,同比增長 2.6%,2016-2021 年 年復合增長率為 3.1%。丁二醇消耗 0.39 萬噸,占保濕劑比例 1.6%,同比增長 5.8%, 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10.2%。其余保濕原料消耗量占比不足 1%。

透明質酸等新保濕原料增長迅速。從 2008-2021 年消耗量的年復合增速來看,增速 TOP3 分別是吡咯烷酮羧酸(PCA)、透明質酸及其鹽和甘露醇,復合增速分別達到 28%、 21.2%、16.9%。從 2016-2021 年消耗量的年復合增速來看,增速 TOP3 分別是甘露醇、 透明質酸和吡咯烷酮羧酸(PCA),復合增速分別達到 23.1%、17.6%、15%。從 2019-2021 年消耗量的年復合增速來看,增速 TOP3 分別是其他保濕劑、丙二醇、透明質酸及其鹽。 此外,膠原類保濕劑消耗量在 2018 年前增速為負,2018 年后重新復蘇,2019-2021 年年 復合增速重回 4.4%。

熱門保濕原料多為人體內源性物質,強調高溫和親膚性或復合功效

美麗修行《21 年爆款功效成分趨勢預測》指出,2021 年上半年功效成分榜單 TOP10 中,共有 5 位是與保濕相關的成分,名次從高到低分別是透明質酸、角鯊烷、泛醇、尿囊 素、神經(jīng)酰胺。其中①透明質酸存在于人體真皮等地方,主打吸水,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 中保濕性最好的物質。②角鯊烷存在于皮脂膜,是最接近人體皮脂的一種脂類,具有極高 親膚性,安全可靠。除了在皮膚表面形成鎖水油膜之外,角鯊烷能夠修復皮膚屏障、改善 和消除黃褐斑、延緩皮膚老化。③泛醇幾乎存在于所有活細胞中,能夠轉化為泛酸(維生素 B5),成為合成輔酶 A 的原料,從而參與體內脂類等代謝。此外泛醇能夠改善皮膚粗糙、 促進傷口愈合和護發(fā)。④甜菜堿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如人的肝臟、脾臟和羊水中,能 夠保濕抗過敏,且改善果酸對皮膚刺激性。⑤神經(jīng)酰胺存在于角質層的胞間脂質中,不僅 能形成皮膚屏障鎖水,還能進行信號傳導,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增厚角質層以實現(xiàn)抗敏抗 衰老。

防曬劑:原料使用穩(wěn)定,科思股份為全球生產(chǎn)龍頭

預計防曬市場規(guī)模約 12.28-25.67 億元,使用率僅次于保濕產(chǎn)品,需求端增速明顯

2021 年國際防曬劑消耗量約 5.39 萬噸,同比增長 3.8%。2019-2021 年國際防曬劑 消耗量年復合增長率為-0.7%,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5%,2008-2021 年年復合增 長率為 7%。

2021 年國內防曬劑消耗量約 1.25 萬噸,同比增長 9.1%。2019-2021 年國內防曬劑 消耗量年復合增長率為 7.7%,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14.2%,2008-2021 年年復 合增長率為 18.4%。近 2 年增速放緩主系疫情影響。我們采用消耗量*單價的計算方式, 估算國內防曬劑市場約 12.58-25.67 億元。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中國防曬劑消耗量為 1.25 萬噸,假設防曬劑單價為科思 2019 年價格,即 10.09 萬元/噸,可得國內防曬劑規(guī)模 為 12.58 億元。隨著國際部分高端高價位防曬劑原料專利過期,防曬劑原料空間有望進一 步擴大。如科思新增 DHHB 和 EHT 生產(chǎn)線,兩類防曬劑屬于更高價位,且消耗量具有增 長空間,因此推測 2021 年防曬劑單價具有極大增長幅度。按照 1688 官網(wǎng)上科思報價,我 們推測 2021 年防曬劑平均單價為 20.6 萬元/噸,對應防曬劑市場規(guī)模約為 25.67 億元。

使用率僅次于保濕產(chǎn)品,需求增速明顯。巨量算數(shù)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抖音美妝人群中, 防曬產(chǎn)品的使用率排名第二,僅次于基礎護膚單品(洗面奶、水乳、面膜)。根據(jù)美麗修 行顯示,2021 年在美麗修行平臺上關于防曬品類的搜索量達到了 4953 萬次,是 2020 年 的 1.84 倍、2019 年的 8.58 倍。根據(jù)歐睿數(shù)據(jù),2021 年中國防曬產(chǎn)品終端市場規(guī)模 167.14 億元,2016-2021 年年復合增速達到 12.4%。

防曬劑以 UVB 和 UVA/UVB 為主,具有極長生命周期,多種防曬劑搭配以協(xié)調增效

國家藥監(jiān)局顯示,根據(jù)防護作用機理,一般將防曬劑分成兩種,分別是無機防曬劑和 有機防曬劑。無機防曬劑也稱物理防曬劑,是指能夠反射和散射紫外線輻射的化合物,如 二氧化鈦、氧化鋅。有機防曬劑也稱化學吸收劑,是指能夠吸收有傷害作用的紫外線輻射 劑的有機化合物。通常根據(jù)保護皮膚能夠吸收的輻射波長分為 UVA 和 UVB 防曬劑。UVA 防曬劑包括二苯酮、鄰氨基苯加酸脂、二苯甲酰甲烷等。UVB 防曬劑包括氨基苯甲酸脂、 水楊酸酯、肉桂酸酯和樟腦衍生物等。

熱門防曬劑已經(jīng)經(jīng)過較長生命周期,歷久不衰。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有機和無機防曬 劑均具有一定程度副作用,因此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對防曬劑采取限用清單制 度,允許使用的防曬劑種類分別只有 27 種、32 種、16 種和 32 種。四個國家或地區(qū)同時 準用的防曬劑只有 12 種,數(shù)量較少且新防曬原料的審批制度嚴格,因此經(jīng)典防曬劑往往 能夠保持極長生命周期。如 UVB 防曬劑 EHMC(又稱 OMC)在 1993 年就通過審查,是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最廣泛使用的紫外線 UVB 防曬劑。最熱門的 UVA 防曬劑 DHHB 和BMDBM 分別在 2005 年和 1789 年就獲得歐盟認可。

多種防曬劑搭配以穩(wěn)定成分,協(xié)同增效。主要原因在于:①無機防曬劑和有機防曬劑 各有優(yōu)劣。無機防曬劑由于只進行簡單遮蓋,具有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但易堵塞 毛孔,影響皮脂腺和汗腺的正常分泌,且容易脫落。納米級無機防曬劑已經(jīng)無遮蓋作用, 而具有防曬能力強、透明性好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易凝聚、分散性差、吸收紫外線的同時易 產(chǎn)生自由基等缺點。與無機防曬劑相比,有機防曬劑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大,比如刺激皮膚、 導致皮膚過敏等,但有機防曬劑的防曬能力大多強于無機防曬劑。②UVA 防曬劑數(shù)量遠少 于 UVB 且部分原料不穩(wěn)定,需要搭配使用以協(xié)同增效。在中國《化妝品安全規(guī)范》中準 用防曬劑僅有 27 種,其中 UVA 僅有 4 種,可選擇性較低。部分原料穩(wěn)定性不足,需要有 對應 UVA 防護技術進行開發(fā)。如 Parsol 1789(簡稱 BMDBM),與奧克立林、4-甲基芐基 樟腦等其他紫外吸收劑搭配。如歐萊雅用自研的 Mexoryl XL 專利成分搭配其他 UVA 防曬 劑如 DHHB、BEMT、MBBT 等。資生堂和安耐曬用氧化鋅搭配 DHHB、BEMT 等兩種 UVA 防曬劑。

近 3 年來雙乙基己氧基苯酚甲氧基苯基三嗪 BEMT、乙基己基三嗪酮/辛基三嗪酮/ EHT 和對苯二亞甲基二樟腦磺酸 TDSA 增速最高。2019-2021 年消耗量增速 TOP3 的防 曬劑原料分別是 BEMT、EHT 和 TDSA,增速分別達到了 10%、10%、10%。2016-2021 年增速 TOP3 的分別是其他防曬劑、水楊酸乙基己酯 EHS 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BMDBM,增速分別達到 57.4%、35.4%和 29.9%。2008-2021 年增速 TOP3 分別是胡莫 柳酯 HMS、EHS 和氧化鋅 ZnO,增速分別達到 49.5%、30.1%、27.5%。

競爭格局:國際企業(yè)重研發(fā)原料專利,國內企業(yè)重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技術,國內企業(yè)有望崛起

國際上主要的化學防曬劑生產(chǎn)廠家有 BASF、Symrise、印度 Chemspec 等。國內的 有南京科思、美豐化工、菏澤遠東強亞等。

國際企業(yè)在化妝品原料的生產(chǎn)研發(fā)歷史更為悠久,更加注重防曬原料的研發(fā)和配方。 如雙-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BEMT)和二乙氨羥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DHHB)曾 是為 BASF 的防曬劑 Tinosorb 系列原料專利,乙基己基三嗪酮(EHT)是現(xiàn) BASF 防曬 劑 Uvinul 系列原料專利。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曾是 DSM 旗下防曬 Parsol 系列的原 料專利。此外,國際原料企業(yè)也不斷進行防曬劑種類研發(fā)創(chuàng)新,如 Croda、Dow、BASH、 DSM 的防曬劑分別達到了 27 種、16 種、15 種、12 種。

熱門趨勢:廣譜防曬、“防曬 ”實現(xiàn)復合功效、膚感溫和清爽不油膩、生物防曬

從紫外線 UVA 防曬到兼有抗可見光(主要是藍光)的廣譜防曬。CBNData《2021 防 曬趨勢白皮書》報告顯示,2020 年廣譜防曬銷售規(guī)模已經(jīng)超過 60%。巨量算數(shù)《2021 年 防曬行業(yè)洞察報告顯示》指出,2020 年 1 月-2021 年 5 月,抖音中以全波段為防曬功效關 鍵詞的播放量增速高達 2950%。現(xiàn)有防曬劑研發(fā)熱潮主要是針對紫外線 UVA 和藍光進行 防曬。在UVA方面,傳統(tǒng)UVA防曬劑在370nm 波長以上的防護能力較弱,而370nm-400nm (稱為 UVA1)雖然能量低于 UVB,但具有更高的穿透性,可以穿透到真皮深層,對真皮 傷害更高。2022 年歐萊雅集團推出了防護超長波 UVA 的 Mexoryl 400(MCE),在 380-400nm 波長的防護能力一騎絕塵。該防曬劑由歐萊雅和 BASF 共同研發(fā),于 2020 年 被歐盟批準,并應用于理膚泉 UVMUNE 防曬產(chǎn)品中。

“防曬 ”實現(xiàn)復合功效。CBNData 指出,近年來兼有防曬和護膚功能的養(yǎng)膚型防曬 愈加受到消費者青睞,其中 90 后/95 后是養(yǎng)膚型防曬的主要偏愛群體。巨量算數(shù)《2021 年防曬行業(yè)洞察報告顯示》指出,①防護和養(yǎng)膚增速基本齊平,2020 年 1 月-2021 年 5 月,抖音高倍防曬關鍵詞播放增量達到 521%。而養(yǎng)膚增長率也達到了 503%。②多效合 一配方引起更多關注,逐漸要求一瓶多用,精簡步驟。如二合一關鍵詞播放量增速達到 427%,三合一播放量增速達到 4220%。③不僅僅限于美白、防水、保濕,更多熱門功效 成為“防曬 ”需求趨勢點。如防曬產(chǎn)品中具有抗老功效的播放量增長 3410%,祛痘 2265%, 控油 1992%,曬后修復 787%。

SDIN2022 年推出臻維光護時光修復水感防曬液(“抗初老防曬水”),首次將專業(yè)級光 損傷修護成分光裂合酶融入大眾防曬產(chǎn)品系列,實現(xiàn)“外抗光老化,內修光損傷”的升級 功效,滿足消費者防曬 養(yǎng)膚抗老需求。

強調膚感體驗,溫和&清爽質地受寵。CBNData 表示,消費者在注重防曬功效的同時, 對防曬霜的質地的關注度較高。其中,相關“黏膩”“透氣”“厚重”“輕薄”等質地相關 的產(chǎn)品體驗,在評論中的提及率超過 20%。用戶說統(tǒng)計 2021 年 Q1 電商平臺購買用戶評 價關鍵詞,其中上臉感受被評議最多。其中“清爽”占正面關鍵詞 4.49%,“油膩”和“粘 膩”占比 7%。可見消費者偏好清爽不油膩的防曬產(chǎn)品。巨量算數(shù)報告同樣指出,質感清 爽輕薄不油膩,是產(chǎn)品質感的關鍵詞。2021 年 6 月抖音美妝用戶調研顯示,防曬人群中 64%消費者偏好清爽不油膩類型,而 18-30 歲消費者中有 74%偏好清爽型。

生物防曬劑阻斷光生物學效應實現(xiàn)曬后修復,同時減少傳統(tǒng)防曬劑的危害。據(jù)前文所 述,紫外線對皮膚不僅會造成曬黑效果,還會通過光生物學效應形成光老化等。光老化是 指人體皮膚暴露于光線中引起皮膚過早老化。主要機理在于 UVA 紫外線穿過皮膚表層, 在體內誘導形成活性氧 ROS,ROS 一方面誘導體內線粒體 DNA 損傷,降低細胞能量代謝 和細胞凋亡;另一方面刺激基質金屬蛋白酶 MMPs 等表達,促進膠原蛋白等降解,從而形 成皮膚粗糙、松弛等光老化效果。

傳統(tǒng) UVA、UVB 防曬劑對皮膚存在一定程度副作用和刺激性。傳統(tǒng) UVA 和 UVB 防 曬劑大多通過反射或散射紫外線的方式來實現(xiàn)防曬。然而這些防曬劑大多具有一定程度副 作用和皮膚刺激性,如阿伏苯宗 BMDBM 在光照下會分解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氧化自由基, 導致皮膚過敏,長期使用對皮膚甚至身體造成傷害。 近年來,各大公司積極研發(fā)生物防曬劑,通過阻斷光老化等生物學效應,形成曬后修 復,實現(xiàn)天然低刺激性防曬。生物防曬劑主要從紫外線吸收、自由基清除、抑制基質金屬 蛋白酶表達、抑制色素沉著、維持免疫功能和保護肌膚細胞這六個方面對皮膚進行光防護。 生物防曬劑的來源以植物為主,也包含少量動物來源以及微生物次級代謝產(chǎn)物。如日本一 丸公司的“刺梨果提取物”、法國 GREENTECH 公司的密蒙花提取物等。

2022 年資生堂推出“美容光技術”專利,添加“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藻藍蛋白) 熒光氧化鋅”,應用光致發(fā)光原理,將部分紫外線轉化成對人體有益的光。其中,勃那特 螺旋藻提取物轉化出的可見光波長較長,可以激活真皮層細胞,進而促進膠原蛋白和透明 質酸的生成,發(fā)揮抗老效果。熒光氧化鋅轉化出的可見光波長較短,主要激活皮膚表皮層 的細胞,抑制紫外線對表皮細胞活性的影響。若使用 2%的藻藍蛋白,則 UVB 對細胞活性 的抑制現(xiàn)象將被完全抵消,且細胞活性甚至比沒照射 UVB 時還強。該技術已在日本和中 國申請專利通過,具體應用在安耐曬防曬精華粉色裝和資生堂防曬乳液 urban triple beauty suncare emulsion。

其他熱門活性成分:市場關注八大功效,研發(fā)聚焦新技術及成分突破

活性成分為原料企業(yè)及化妝品品牌方的研發(fā)重點,隨著消費者對研發(fā)原料的重視程度 提升,成分端的突破在產(chǎn)品銷售中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從市場角度來看:根據(jù)用戶說發(fā)布的《2021 年度最受用戶關注功效成分榜單》,“保 濕”“控油抗痘”“抗衰”“修復”“舒緩抗敏”“美白祛斑”“抗氧化”和“抗菌消炎”為目 前市場最為關注的八大功效。①在保濕功效中,用戶關注指數(shù)前五位的成分分別是透明質 酸、神經(jīng)酰胺、泛醇、角鯊烷和甜菜堿;②高端護膚成分仍然占據(jù)了抗衰功效的半壁江山, 視黃醇、玻色因、二裂酵母以及明星肽“乙酰基六肽-8”、“棕櫚酰五肽-4”上榜;③美白祛斑 方面,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傳明酸、煙酰胺、熊果苷和苯乙基間苯二酚上榜。④事實上, 整個 2021 年強功效護膚仍然是主流,刷酸、早 C 晚 A、高濃度等概念的興起讓很多消費 者盲目跟風,轉而進一步加重了皮膚敏感的癥狀。而當一部分消費者回歸到舒緩、維穩(wěn)、 修護的功效中時,一部分如甘草酸二鉀、油橄欖葉提取物的“配角”成分開始進入消費者的 視野焦點。

從研發(fā)角度來看,具有幾大研發(fā)高地:分別是質干細胞、成纖維細胞、皮膚細胞等細 胞研發(fā)領域,發(fā)酵物、二裂酵母菌等發(fā)酵領域;金銀花提取物、黑果枸杞、黃精芍藥、杜 鵑花等植物提取領域;增效劑,植物淄醇等功效成分研發(fā)領域;水包油型、粉體、自發(fā)泡 等乳化及分散研究體系;化妝品盒、盒體、瓶身等外觀包裝研發(fā)體系。從化妝品及護膚領 域研發(fā)關系圖看出目前的研發(fā)熱門領域是增稠劑、殼聚糖、化妝品、提取物、試劑盒、組 合物、復合材料、干細胞、陽離子以及皮膚皺紋等相關領域。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wǎng)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87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