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宋江是怎樣平定方臘叛亂的(真是宋江平定了方臘)
發(fā)布時間:2024-08-25閱讀(15)
智多星、及時雨、玉麒麟......相信這些外號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這些草莽英雄其實也也不過是一群嘯聚山林的盜匪,他們之所以能揚名后世,主要靠的還是施耐庵在小說《水滸傳》中的精彩描寫,也是這本書能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現(xiàn)在的我們都知道,像《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里的宋江、晁蓋、吳用等人大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但故事中的很多情節(jié)卻經(jīng)過了改寫。

在本書的結(jié)尾,宋江接受了朝廷招安,一幫好漢們散的散,自殺的自殺,留下了一個無比悲情的結(jié)局。
而朝廷后來又“以毒攻毒”,讓他們?nèi)フ饔懥硪换镛r(nóng)民起義軍方臘,很多人又死在了征戰(zhàn)的途中。
這樣的故事固然讓人唏噓不已,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情況可大有不同。

宋江不是什么好漢的頭目,他也是一位起義軍的頭目,雖然的確要早于方臘,但起義規(guī)模很小,因為在和朝廷的斗爭中接連失利,才不得已在水泊梁山落草為寇,最終是被正規(guī)軍擊敗后被俘。
而方臘則不同,他掀起的農(nóng)民起義軍勢力相當之大,最鼎盛時麾下坐擁百萬之眾,在江南地區(qū)甚至已經(jīng)稱帝了,朝廷的軍隊也多次受挫,其影響力完全不是宋江可以比擬的。
大宋雖然經(jīng)濟無比富足,但國力卻十分羸弱,尤其是軍事實力實在難看,在和金、遼、西夏的作戰(zhàn)中都屢戰(zhàn)屢敗,不僅完全拿不回被侵占的幽云十六州,還要年年上貢,時刻處于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脅之下。

但京城中的皇上和一系列官僚們非但不思進取,以蔡京、童貫為代表的一干人等還不斷地貪污牟利,而民間的百姓在驚人的賦稅下連活著都很艱難,到了北宋末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百姓心中的怒火可謂一觸即發(fā)。
于是就在這個時候,宋江出現(xiàn)了,真實的宋江在史書中記載甚少,甚至生卒年月都未知,比較可靠的說法講他曾經(jīng)是淮南周邊一伙盜匪的頭目。
在宣和元年的時候,他游蕩到了梁山泊,也就是今天山東壽縣的一個大澤,此時他的手下有三十六個小頭領(lǐng),正是吳用、盧俊義、燕青等一干人等,但數(shù)量自然沒有《水滸傳》里虛構(gòu)出的一百零八個之多。

扎據(jù)此處后,或許是因為被官兵逼到了絕路,又或者是看到了民眾對朝廷的不滿,他們便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拉攏了許多百姓發(fā)動了起義。
其實在那種環(huán)境下,起義一點也不新鮮,縱觀宋朝三百多年間,大大小小的農(nóng)民起義多達上百次,宋江頂多算是湊個熱鬧。
他們帶著不算多的雜牌軍隊從開始在山東境內(nèi)四處作亂,一路從青州打到濮城。
大概因為事發(fā)突然,很多地方都沒有準備,而且宋朝的武備原本也就很松弛,所以宋江竟然一連攻破了十幾座郡城,他們的所作所為倒的確和小說里差不多,四處劫富濟貧、懲治貪官污吏、為老百姓出頭,所以一時間名聲越來越大。

但原本只是小股賊寇,這下忽然出名了,也就被朝廷盯上了,不過怕事又愛玩的宋徽宗首先采取了臣下的意見,派出使者聯(lián)系宋江,給出了還算不錯的條件,想要將其招安,但宋江居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這下面子上就不好看了,歙州知州曾孝蘊很快帶著朝廷的大軍壓境而來,對宋江進行討伐。
由于兵力和裝備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宋江也不傻,看到對方人多直接溜之大吉,帶著所有部下直接逃向了臨沂,并且在此后的幾年當中一直和官方軍隊打游擊戰(zhàn),始終能夠安然撤退,讓官兵苦不堪言。

到了宣和三年時,宋江帶人照例發(fā)動騷擾,這一次他進入江蘇境內(nèi),攻破了淮陽,然后被追著一路跑到了連云港。
但在連云港有一個人早已靜候多時了,他就是泰州知州張叔夜,北宋腐朽的官場上罕見的名將、名臣、也是著名的抗金將領(lǐng),最終在靖康之變過后自縊殉國。
張叔夜可不是宋江之前碰到過的那些呆子,他早已暗中派出好幾撥探子,把對方的動向探查得一清二楚。
而且他了解到宋江本人很快會帶著小股部下從水路而來,于是直接在城外設下了近千人的伏兵,同時派出少量部隊誘敵。

宋江果然上當,他帶著部下從水路剛一上岸就遭到了伏兵的圍攻,而且這些有備而來的士兵第一時間就把義軍的船只全部焚毀,讓他們無路可退。
在經(jīng)過一番并不算激烈地抵抗過后,自知敗局已定的宋江向張叔夜傾向,他的這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也就此被朝廷鎮(zhèn)壓。
而就在宋江起義軍和朝廷周旋過程中的宣和二年,另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在富庶的江浙地區(qū)揭竿而起,這支義軍的領(lǐng)袖正是方臘。
方臘,北宋睦州青溪人氏,他和宋江可完全是兩類人,方臘不但不是光腳的,他的家境還非常殷實,畢竟江浙自古就是魚米之鄉(xiāng),方臘所在的青溪縣則盛產(chǎn)漆木木材,他們家就有一個漆園,日子過得是相當不錯的。

按理來說富人一般不會造反,但方臘這個人原本就很豪爽大氣,在當?shù)啬酥劣谪毧嗟霓r(nóng)民當中口碑都非常好。
隨著童貫被任命為江浙宣撫使,同時宋徽宗奢靡運送花石綱的行為讓所有人都苦不堪言的時候,方臘自己家漆園的收成也經(jīng)常被官府的人無情盤剝,種種矛盾的積累之下,讓真性情的方臘忍無可忍。
他借著自己的財力和交際網(wǎng)絡開始暗中招收那些身懷本領(lǐng)但被朝廷壓榨或是生活窮苦的人,一邊幫助他們改善生活一邊和他們推心置腹,時間一長,大家都對方臘感恩戴德,并且都對大宋官府的黑暗有著認同感。
就這樣,到了某一天的夜里,方臘眼看著時機已經(jīng)成熟,便將麾下的百余名年輕人聚集到一起,與他們共同烹羊宰牛暢飲美酒,酒酣之際便對他們袒露出了心聲。

他說,我們固然是大宋的子民,可是現(xiàn)在朝廷已經(jīng)完全不把我們放在眼里了,他們的種種行為都已經(jīng)超越了底線,他們自己享受,而不思和北方的敵人作戰(zhàn),甚至于還要拿著從百姓身上榨取的錢財去送給敵人求來太平,這完全難以容忍,各位覺得呢?
方臘的話自然一呼百應,眾人紛紛表示愿意誓死追隨。
接著,他便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在當?shù)匕l(fā)動一場起義,號召周邊的有識之士加入,將聲勢造大,官府的人都膽小怕事,看到情況第一個想法肯定是招安,此時就可以先假意接受來拖延時間,然后以突襲的方式拿下整個江南地區(qū)。
江南一旦被占,中原的百姓就會受到更殘酷的剝削,他們也會起來反抗,再加上北方的外敵看到情況同樣會進攻,朝廷便再也無力回天了。

說干就干!
大宋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率眾正式起義,自稱為“圣公”,建元永樂。
他還真沒有吹牛,永樂政權(quán)建立后,方臘振臂一呼,當?shù)刂苓吀魈帞?shù)萬人在十天不到的時間里紛紛趕來加入,隊伍一下就變得非常龐大,這些人頭戴各色頭巾為標志,殺死了當?shù)氐目h令,徹底拉開了起義的帷幕。
在中國歷史上,農(nóng)民起義軍的戰(zhàn)斗力往往是差強人意的,這其中有一系列原因,但不知道是宋朝官兵太弱還是方臘的隊伍太強,在青溪城外,義軍和正規(guī)軍的第一次交鋒中,五千多人的官軍竟然被義軍輕松擊潰并全殲。
方臘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直接沖向了睦州城,隨后一路沿途陸續(xù)攻下了壽昌、遂安等多地,兵鋒直指杭州。

此時的朝廷已經(jīng)反應過來,而且杭州是浙江首府重地,好幾路人馬相繼從四面包圍過來,可惜杭州附近的大批農(nóng)民甚至富商們也紛紛支援起了方臘。
在歙州,宋軍的主力部隊被義軍擊敗后全殲,隨后杭州直接被攻破,而那些城內(nèi)的老百姓們夾道歡迎,甚至自發(fā)到處抓捕那些貪官污吏,把奸臣蔡京家的祖墳都給刨了,可見其憤恨之大。
杭州之戰(zhàn)使方臘名聲滿天下,蘇、浙各地的人排著隊趕來加入義軍,一下子讓隊伍擴充到了幾十萬人之多。
方臘趁這個機會帶著軍隊一路北伐,從杭州打進浙江境內(nèi),在各地屢戰(zhàn)屢勝、所向披靡,連續(xù)攻克六州五十縣,幾乎占領(lǐng)了浙江、安徽、江蘇全境,達到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這種勢頭幾乎沒徽宗嚇死,他趕緊先是把什么花石綱之類的娛樂全部停掉,又把蘇州人人恨之入骨的奸臣朱勔父子全部罷官,最后派出童貫、譚稹、王稟等人率領(lǐng)足足十五萬軍隊南下征討方臘。
方臘帶領(lǐng)的義軍在秀州(今浙江嘉興)城外和官兵發(fā)生了一場遭遇戰(zhàn),由于實力懸殊,秀州失守。
而后朝廷大軍直接包圍了杭州,在團團圍困之下,義軍仍然拼死守城,但最后因為彈盡糧絕無奈退出了杭州,至此,情況開始發(fā)生逆轉(zhuǎn)。

官軍這次可謂傾巢出動,農(nóng)民起義部隊始終是有局限性的,當杭州失守以后,其他各地紛紛被朝廷重新奪了回去。
方臘和部下一路退回老家青溪縣,在官兵最后發(fā)起的總攻中落敗,付出了七萬多人慘死的代價,方臘本人也戰(zhàn)敗被俘,而后被押送到汴京斬首。
這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起義運動就這樣徹底宣告失敗了,而毫無疑問,方臘起義是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壓迫到無路可退的農(nóng)民發(fā)起的一次正義的反抗,而且方臘和很多起義領(lǐng)袖不同,他造反并不是為了生存,只是出于義憤,也是為了更多被壓榨得已經(jīng)快活不下去的百姓們。

所以,即便起義失敗,連他本人都已經(jīng)犧牲后,那些參與的義軍仍然在江浙各地繼續(xù)活動,不斷抗擊著朝廷的圍剿,各種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了宣和四年的年初,經(jīng)過了近萬人的犧牲之后,才終于被官兵完全撲滅。
宋朝原本疆域就較小,支撐起一國經(jīng)濟命脈的正是富庶的江南地區(qū),而方臘起義就導致了大宋的根基被動搖,人口和金錢的損失不可估量,也間接性激發(fā)了此后屈辱無比的靖康之變。
客觀來說,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都是農(nóng)民起義運動,雖然規(guī)模有差距,但是性質(zh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水滸傳》的強力宣傳效果,導致宋江等人的名聲幾乎家喻戶曉,而方臘卻顯得沒那么出名,這是不對的。

至于宋江出征方臘,雖然如今的史學界有幾種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大多數(shù)人仍然持同意的觀點,畢竟當年方臘起兵勢大,而大宋軍備羸弱,為了平叛,連陜西的六路藩軍都抽調(diào)了過來。
像宋江這樣被招安的“雜兵”,朝廷若是把他們拉去征討義軍,可能性的確非常大,這一點各種史料也有記載。

但毫無疑問的是,北宋后期由于皇帝不理政、奸臣當?shù)赖纫幌盗性?,底層人民的生活無比艱難,社會動蕩無時無刻不在加劇,農(nóng)民起義就成為了必然。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私信,屬實必刪。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791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