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李寧跑鞋選購指南(選鞋不求人李寧跑鞋矩陣介紹)
發布時間:2024-08-25閱讀(17)
在寫這篇之前,我一直在考慮李寧的跑鞋能不能稱的上矩陣,畢竟在產品線的分部上還不是很完善,甚至在支撐系方面還有所缺失,但李寧的當家科技確實位列一線,而且專業跑鞋定位也比較清晰,當然價位也是頂級,所以還是按矩陣來寫吧。

李寧的當家中底科技,使用的材料與耐克的ZoomX同為Pebax,但兩者還是略有區別的,而且發泡的工藝也有所不同,導致兩者在緩震、回彈性能和耐用性方面有所差異。在緩震與回彈上ZoomX要更勝一籌,而在耐用性上,?的表現更好。
當然,李寧的?不止一款,還有一款低端一點的?,以tpee為基材,通過二次發泡技術而來,在各項指標上都不如Pebax發泡而來的?。
Pebax?的能量回彈性能達80%(官方數據),tpee?的性能官方并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理論上是不如Pebax基材的?的。
弜(jiàng)科技李寧的結構緩震科技,通過正反弓形結構設計,配合中底緩震材料,起到緩震與能量回彈的目的。當前弜科技似乎只應用在了絕影這個系列的跑鞋上。
【競速跑鞋】飛電2.0Elite飛電2.0Elite是李寧家的頂級競速跑鞋,這款跑鞋的鞋底結構為GCU外底 下次中底 異構全掌碳板 上層中底,這種結構也是當前的主流碳板跑鞋常見的結構。

中底為Pebax發泡的當家?科技中底,提供緩震與回彈性能,內嵌的異構碳板起到增強穩定與回彈的作用。

中底內置全掌異構碳板,助推力較上一代飛電提升10%。一體織 mono網紗的鞋面在保證透氣性的同時包裹性和舒適性也非常不錯,GCU大底兼具防滑性和耐磨性。

飛電challenger是飛電2.0Elite的簡配版,中底同樣使用的是?科技中底,但碳板簡配為半掌異構碳板。為了提升穩定性,challenger足跟部位要比Elite要寬3mm,而厚度要比Elite薄1mm。在鞋面上與Elite保持一致,2021年春季版為一體織 Mono沙,配色更為青春時尚。
在售價上,Elite的價格為2099元,而challenger的價格為1299元,差價達800元。在結構與組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800的差價我個人預估中底會用tpee基材發泡的?泡棉代替部分Pebax基材發泡的泡棉。

飛電家族里的小老弟,中底為全掌?科技泡棉,當然,做為小老弟是不可能跟大哥Elite一樣使用Pebax基材發泡的泡棉的,使用的是tpee基材發泡的泡棉。厚度方面又比challenger少了1mm。
另外簡配掉了碳板,取而代之的是足弓處的Probar Loc穩定裝置。

為了提高discovery的穩定性與舒適性,后跟港寶進行了增強,同時鞋口部位的泡棉也有所加厚。
大底方面,用Tuff RB耐磨橡膠代替了GCU大底。綜合來看,discovery更適合速度訓練。

對比飛電家族3款跑鞋,Elite對應的是頂級競速跑者,challenger則對應精英競速跑者,discovery則更適合進階競速跑者、競速訓練穿著。
天馬天馬是李寧2019年發布的一款競速跑鞋,中底使用?科技泡棉,外底為GCU耐磨大底。但自2019年發布之后,至今沒有發布新款天馬系列跑鞋,現在天馬的碼數已經不全了。
【緩震跑鞋】絕影絕影是李寧發布的一款頂級緩震跑鞋,官方定義為彈速跑鞋。
這款跑鞋不但用上了?科技中底,弜科技中底造型也增強了這款跑鞋的緩震和回彈性能。

絕影的弜科技通過正反雙弓形構造來達到結構緩震的目的。上下兩層的?科技中底 內嵌的雙層異構碳板保證了這款鞋子的緩震性能和能量回彈。外底方面使用GCU耐磨大底,保證了防滑性和耐用性。

從結構上來看,絕影鞋底通過上層?泡棉 全掌異形碳板組成弜的上弓,下層?泡棉 足弓部異構碳板組成弜的下弓。四層式的設計讓這款鞋子具有非常強的緩震性能,而兩層碳板的加入也讓這款鞋子具有很強的回彈性能。這也是李寧將這款鞋子命名為彈速的原因。

絕影基礎版,在構造上與絕影基本保持了一致,但在用料上簡配了不少,首先將中底上層的?泡棉替換成了lightfoam泡棉,兩層異構碳板也更換成了Pebax彈性片,在緩震及回彈方面比絕影要差一些,但因為結構原因,緩震和回彈性能也很不錯。

超越infinity是李寧今年發布的一款全新的跑鞋,靈感源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領獎鞋“超越”,中底上層為?科技,下層為LightFoam科技,搭配前后掌鏤空TPU設計,組成結構緩震 材料緩震的大底,適合偶爾慢跑和日常穿著,更偏日常。

這是?科技的又一款緩震跑鞋,全掌?科技中底使得這款跑鞋具有不錯的緩震性能和回彈性能,尤其加厚設計的中底讓這款跑步鞋的緩震性能表現優異,但要注意過厚的中底可能導致的穩定性差的問題。

游俠還有一款essential,外觀設計上同樣非常時尚,但官方并未透露中底所用科技,預計為普通泡棉,暫不建議購買。

超輕18也是李寧的一款明星跑鞋,如今來到了第18代,與以往不同,18代用上了tpee基材的?科技中底,相較前一代的lightfoam中底,緩震性能和回彈性能更為出色。中底足弓部位設計成中空結構,類似于弜科技,但比弜科技的結構緩震性能要弱一些。
關于超輕18的定位,我覺得很難進行精準定位,因為這款鞋兼具緩震與輕量,可以慢跑,可以壓馬路,甚至可以進行10公里的恢復性訓練。

配色方面,李寧更是提供了多款配色,從成熟穩重到青春洋溢,隨你喜歡。

lightfoam科技中底應付短距離慢跑綽綽有余,足弓處Probar loc科技強力抗扭轉,增強鞋子的穩定性,加上不錯的外觀設計,慢跑,日常穿著都可。

赤兔4同樣搭載lightfoam科技中底,中足部位采用硬質TPU抗扭片,提供良好的支撐、抗扭與穩定性能,適合慢跑和日常訓練穿著,通勤穿著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他入門款跑鞋還有云系列、弧系列、eazGO系列等,不再展開介紹了。
【總結】在國產一眾跑鞋品牌中,李寧有比較豐富的技術儲備,?、lightfoam等中底科技;弜、弧等結構科技等都讓李寧的跑鞋有著豐富的發展路線。李寧的跑鞋矩陣也是國產跑鞋里最為完善的,涵蓋了競速及緩震系跑鞋,但在支撐系方面略有不足,希望李寧能夠不斷完善跑鞋矩陣、打造明星跑鞋系列,給國內跑者更多的選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11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