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6)
可能我們去兵馬俑坑看兵馬俑,雖說是現場觀看但還是會漏掉一些細節。這些兵馬俑看似都長一個樣,實際上他們的服飾、動作、發型可能都不同,同時蘊藏了很多訊息。沒錯有很多兵馬俑的發型也會不一樣,標志著他們的級別也不一樣。下面會給大家展示出幾張兵馬俑發型的特寫圖,你會發現這些發型雕刻的還挺精致,辮子就像是手工編織出來的一樣,很難想象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細致的工藝。那下面就為大家仔細講講這發型里的秘密吧,趕快一起來看看。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之一。自1974年它被發現并開始試掘與發掘以來,共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處,陶俑、陶馬7000余件。
這7000余件兵馬俑分布在了三個不同的陪葬坑內,它們面東背陵組成了一個龐大陣列,其磅礴的氣勢、嚴整的隊列,為后世展現了大秦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觀眾走進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以下簡稱“兵馬俑”),除了被它宏大的氣勢和精美的雕塑藝術所震撼外,還會被它千軍萬馬中“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迷惑——兵馬俑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陶俑。
那么,如何在這眾多的兵俑中一眼識別出它們的身份、地位與官階——誰是高級將領、誰是馬前卒?

今天,就請小伙伴兒們跟我一起走近兵馬俑,去細解它們身上所附帶的身份密碼。在文章的最后,還將為小伙伴兒們貼上一組陶俑的發辮圖片,這些詭異的發辮造型暗含著什么喻意?小伙伴中的高人們趕快來破解!
兵馬俑身上所附帶的身份密碼主要集中在它的頭飾與鎧甲上。
由于普通觀眾只能站在坑邊兒往坑里看,并不能進入到坑內兵俑的身邊,因此以鎧甲的形狀(魚鱗甲等)以及紋飾等特點來判斷其身份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我們重點來看它們頭飾上的區別。
上圖為頭戴鹖冠(音“赫”)、身披彩色魚鱗甲的高級軍吏俑,是秦俑坑中目前出土的級別最高的陶俑(圖片來源:官方出版物。以下同)。

鹖冠(背視)

鹖冠(側視)

頭戴雙板長冠、身披鎧甲的中級軍吏俑。他們有的立于“將軍”身邊,似為“將軍”的副手,有的立于士兵俑的隊列中,似為士兵的領隊。

雙板長冠(背視)

頭戴單板長冠、穿鎧甲的重裝步兵(或不穿鎧甲的輕裝步兵),其鎧甲上沒有彩色花紋。

單板長冠

不穿鎧甲、不戴頭盔的戰袍武士俑。這些武士俑頭頂梳著圓錐形發髻、身背箭箙、手持弓弩,少數俑手持戈、矛等長兵器。戰袍武士俑一般位于軍陣的前鋒或外圍,他們行動敏捷,便于奇襲。

戰袍武士俑的錐形發髻。
了解了不同身份兵俑的頭飾(發髻)特征,你再從坑邊兒向坑內看時,誰是“將軍”、誰是“馬前卒”便一目了然了。進而你會發現身份、地位的不同,其陶俑的“品質”不同。通常,職位高階的將軍俑被塑造得精細精美,而低階的兵俑則相對簡單簡陋。

最后來看一組兵俑的發辮圖——如此造型詭異的發辮是怎么編出來的?外星人編的?它暗含了什么密碼?



小伙伴兒們,從這些發辮中你看出了什么?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372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