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舊衣服國外銷售渠道(國外垃圾衣服翻新成)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4)

2016年8月11日,武警廣東省邊防總隊深圳市邊防支隊成功偵破一起團伙走私舊服裝大案。圖為邊防官兵、工作人員點驗查獲的走私舊衣服。圖片來源于東方ic
中國網新聞8月13日訊(記者 尚陽 實習記者 董小迪)8月11日,深圳警方再次偵破一起團伙走私舊服裝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繳舊服裝549噸,案值約1100萬元,成為深圳歷年來查獲走私舊衣服最多的一次。這些衣服絕大多數來自國外的太平間、垃圾站、廢品收購站,不法分子將它們翻新后出售,賺取高額差價。
中國網記者統計發現,洋垃圾走私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汕頭一帶。這些衣物均由走私團伙在國外低價收購舊衣服,偷運到境內,經過小作坊的分揀、洗燙、包裝后流入市場,分揀出的棉布和紐扣等輔料也會被出售給不法廠家和廢品回收企業。
那么,“垃圾衣”對我們身體有何危害?這些衣服又通常銷往何處?舊衣服走私存在哪些治理障礙?
味道刺鼻、洗凈就賣 垃圾衣含大量病菌
有內幕人士介紹,走私一件“垃圾衣”的成本只要幾元錢,而翻新后單價能達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每件最多可獲百元暴利。據親臨查獲現場的人描述,這些舊衣服帶著刺鼻的酸臭味,大部分留有污漬甚至血跡,有些衣服上還標著使用者的名字。
“很多接受它們的小作坊甚至不消毒,只進行簡單的去毛球、燙直處理后就直接轉手。碰到衣服的商標被‘一手用戶’的汗水侵蝕的情況,就重新拆縫,替換成早就采購好的商標。”查獲現場的工作人員說。
“垃圾衣”來源復雜,含有人體代謝物以及大腸桿菌、血跡等有害物,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則很有可能傳播病菌。加之走私過程中的惡劣條件,很容易再次沾染其它物質,長期接觸這些衣服,可使人感染各種疾病,安全問題顯而易見。對于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的人,則更加危險。
垃圾衣廣布于地攤、電商、外貿市場
通過觀察以往的“垃圾衣”走私案,記者發現,這些衣服通常在廣東、深圳一帶集中處理,然后流向全國市場,東莞大朗鎮就曾被爆出以2.5元一件的價格批發出售垃圾毛衣。地攤、外貿店、網上商城......
除了偏遠地區和農村,“垃圾衣”的身影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角落,其中不乏以外貿原單、“孤品”的名義在網絡上進行銷售。
曾有記者在碣石案的暗訪中得知:“從碣石出去的服裝,全國各地無所不在,甚至一些知名的批發市場,比如廣東、湖南、四川、甘肅、黑龍江……很多省份都有買家。質量好的貨進城賣,不好的就拿到農村去賣,高檔一點的還可能進商場。”
無“法”參照 垃圾衣打擊障礙多
然而危害重重的“垃圾衣”在治理上存在諸多障礙,它們通常由貿易公司向國外訂購,然后再通過轉運、偷運輾轉到國內,源頭多而分散,加之此類服裝經營者逃避檢查的辦法很多,執法人員常常一到村口就被發現,所以打擊起來難度很大。
此外,我國對舊衣服只有進口禁令,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衛生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就明令禁止進口和銷售舊衣物。
2009年環境保護部、海關總署、商務部等部門公布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中也將“舊衣物”列入在內,但對舊衣服加工經營本身并無明文規定。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明確證據證明相關衣物來自境外,顯然難以對其進行取締。
截至發稿前,記者在網上搜索關鍵詞“舊衣服”,搜索彈窗中出現多條交易鏈接,更有專門的舊衣服交易網站,其中不乏大量大字標注的、醒目的二手衣服收購、供應信息等。
這些衣服中是否就有為人忌憚的“垃圾衣”不得而知,只是相關監管、制度上的缺失或顯而易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539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