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關于我們偉大母親的一首小短詩(我的母親今天真的很美麗)

關于我們偉大母親的一首小短詩(我的母親今天真的很美麗)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4)

導讀關注,讓詩歌點亮生活在當下喧囂的詩歌寫作現場,張戰的詩歌是一個岑寂而獨特的存在。她的詩歌無門無派,聽憑直覺指引,立足生活日常,以充盈新奇的細節和極具陌生化的....

關注 ,讓詩歌點亮生活

在當下喧囂的詩歌寫作現場,

張戰的詩歌是一個岑寂而獨特的存在。

她的詩歌無門無派,

聽憑直覺指引,立足生活日常,

以充盈新奇的細節和極具陌生化的想象,

揭秘人的內心沖突,

刻畫人與他人之間的情感聯系,

摹寫人與客觀外物之間的相依相抗。

她的詩歌情感濃烈而又冷峻深沉,

在自由而天真的書寫中,

呈現了詩人獨特的生命狀態,

其略帶哀傷而不乏理性深度的詩歌語調

也得以摶煙成形。

《張戰的詩》 海天出版社 2021.11

張戰詩選

我的母親今天真的很美麗

我的母親今天真的很美麗

只有盛開的榆葉李配做她的姐妹

榆葉李盛開

我母親白發明亮

榆葉李如煙似幻

我母親一生輕盈

我的母親今天穿小圓翻領的黑羊絨上衣

我故意不幫她揀去落夾在頭發里的花瓣

母親的白發和榆葉李花

玉片的光

春風的曲線

我的母親笑著說起她的兒子

酒鬼

歌唱得好

自己過生日就是做一頓好飯菜給別人吃

現在又爬在腳手架上

唯愿他辛苦能多掙點錢

也不怕——只要你們個個平安

你,膽大包天

小時候三次差一點死去

有一回,那一回,還有一回

我母親今天的話花瓣一樣稠密

用花瓣她也能給我們建一間結實的屋子

這里好看,那里好看

我摟著母親的肩一一指點

我認真看了咧——

母親的嗓音像剛擦亮的白銀

我的母親今天真的很高興

我的母親是滿頭白發的春神

今天在一棵盛開的榆葉李樹下

我偷偷拍下了她的背影

請給我看看為我出生寫的邀請書

霜降日

太陽依然嶄新

是誰給太陽寄出了今天的邀請書

金紗輕搖,垂自那高不可及的天幕

我們自欺欺人

將那里命名為空

詞匯貧乏時才知道我們依然是野獸

一小把名詞握在手心

擺弄來擺弄去

像是不知哪一位神送給孩子的幾顆糖果

當我們言語

無限的神秘以暴力

按住我們彈動的舌頭

今天

我的粉色粗布床單在頂樓被太陽劃開了皮層

血液爆裂芳香

有的生命為何不能與所有生命共生

我的有生之年

如果不是太陽把我一遍一遍洗凈

請撤回那封使我出生到這世界的邀請書

遇 雪

雪有灰燼之美

它藏起自己的影子

假裝自己輕

它什么都不寫

鋪好紙

讓別人寫

它假裝自己不曾是火

火之前

不曾是樹木

樹木之前

不曾是花朵

它假裝自己不曾是水

如珍珠

當那人用柔軟的唇

將它含住

月下獨行

月亮不能總那么圓白

狗也會在月下哭

有時貓頭鷹的叫聲像極了捂著嘴哭的狗

但這次哭的真是狗

她停住腳步

踩在碎影上

稍等,這次是另一只

是小狗

哭聲順著油麻藤匍匐著地爬

哀鳴豈止于人類

此刻

林中的林

是無數不能全叫出名字的林

桂、樟、榿、槭

欒、槐、烏桕、冬青

當然,竹與南天竺

更多的名字

在全黑和半黑處沉默并顫抖

鳥兒們都睡了嗎

它們哀愁時是否依舊只能歌唱

萬物與我同呼吸

萬物與我與愛皆有盡時

先救別人還是先救自己

月亮整夜都大睜著眼睛問

但它愛它看見的每一樣事物

我愿是被救贖的人

今日檢討

是的我今天在山里轉了兩小時

是的我的心總聽到聲音是綠色的當它向我呼喚

是的那些山坡上的樹哪怕葉子掉光也很美

是的那石上的青苔林間的腐葉都是我的藏魂器

我啊我不知為何會生而為人

我的眼淚里有鹽能鎮痛但我不懂大象的眼淚

我聽著那些歌那些歌正編織著銀灰的雨

轉啊轉啊轉在山里冬天是一只圓圓的鳥巢

后來我去了母親家母親拉緊我的手

她說水漂走了她的白床單越遠越像一只白天鵝

媽媽那時白床單漂走白天鵝飛走水里留下的波紋還在不在

媽媽你要緊緊拉著我我也要緊緊拉著你

在沱江與長江交匯處

你知道一條江里的水有多少層

多少股嗎

最底層的水流是最急還是最緩

中間那一層是清還是濁

水總是你擠我,我擠你

像孩子們在狹窄的走廊里用胳膊肘互懟

它的深喉吞進和吐出過多少魚

有時我看見一條江的幻影從你臉上掠過

光影變幻了你臉上的溝壑

有時那條江就在人流洶涌的大街上

我也正在水里

眼睜睜看著水浪拍碎在我頭頂

我多希望我能不畏懼

曾有一刻我和你一起站在江岸看水

岸上有人歌唱

漩渦里有溫柔的唧咕聲

紅嘴鷗的身子是融雪的顏色

我希望我的手掌能接住雨燕一觸即離的吻

它的腳細得能在針尖上跳舞

一條江就是一股長長的絞緾著的粗繩

但我希望它有時能散開如女人順滑的長發

這混沌的水啊

哪怕全都清澈

也是各種力相抗相疊

我們著迷于河面的漩渦與洄紋

右邊的水急匆匆奔涌前去如義士赴崖

左邊卻有一支回轉來

如汽車在紅綠燈前掉頭

猛撞上往前奔涌的水圓鼓鼓的肚皮

時時生,時時逝,時時變

是什么把這一切帶走

柔軟至虛無的江水

無處不是傷口

無處不是縫隙

無處不在愈合

哭 路

你哭的時候手里總端著一個藍塑料桶

它會接住那些向你扔來的白石頭

為什么哭

為什么哭

撲通撲通落進藍桶里

是不是已有人規定

哭就必須交待理由

哭并不是哭泣者的通行證

你今天違規哭了

是啊,哭過后眼睛有些酸痛

往最遠處望

剛下過雨的青山升起一縷縷白煙

啊誰從天上伸著看不見的手

捻著一根根的白羊毛繩

可不可以像捻羊毛繩一樣用手捻一條路

不需要規劃局批準

不會移動一棵樹

細細白白

隨捻隨長

寬窄容一個人走就行

我啊,我也捻了這樣一條路

條條道路通羅馬

我不去羅馬

黑馬掠過黑隙

黑馬掠過黑隙

夜晚還原了黑

不是有了電燈

就再沒人燃起蠟燭

屋里燈光太亮

瓦縫卻能收藏碎影

哪里都會被腳后跟磨破的襪子

哪里都會有因怕狗而不敢進村莊的人

總是愛得更多的人爬上了云梯

而愛得少些的人又抽走了梯子

但請在晚餐時擺下這樣一張餐桌

從橙黃的陶罐里的倒出灰藍的牛奶

請咬碎你齒間的夕陽讓它甜汁四溢

你嘴里的葡萄并不是最后的一顆

請坐下品嘗,不要恐懼

詩人訪談

答《瀟湘晨報》記者非牛

瀟湘晨報:對你來說,詩和寫詩意味著什么?

張戰:這個問題好難答……我想您問的也許是讀詩和寫詩意味著什么。我讀詩讀得很差,不系統,不認真,不研究,不學習,我讀詩就像小孩子吮吸糖果,像黑巧一樣苦的,像話梅糖一樣酸甜的,我吮吸它們的滋味,讓它們沁入心田,但也時常含一含就把它們吐掉。我讀那些隨緣遇上的詩,看幾句就知道喜不喜歡,喜歡了,也不會在短時間里反復讀,但在漫長的時日中,我會經常回翻,卻也只是再次零零碎碎地讀。我想再好的詩歌也不可能在詩里向讀者提供一種系統的思想,一個完整的現實或精神世界,一個標準的生活答案。但

好詩歌會呈現獨特而鮮明的觀察生活的角度與姿態,它們會讓你驚訝,給你驚喜。讀詩仿佛在找朋友,找一個人,他用你喜歡的語調說話。這個人與你迥然不同,但借用他的眼耳鼻舌聲意,你體悟了你不能抵達的生命和世界,好詩像顯微鏡,像鉆頭,像天文望遠鏡,像止痛藥,它們幫助你開拓生命的高度、深度、廣度,增加它的密度或質量,讀到好詩,你能看到它呈現了另一種更真實的生存狀態或宇宙狀態。

我寫詩時變得勇敢,敢于凝神于那個躲藏在日常中的自己,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的話,敢于說出自己更真實的那一部分。

寫詩應該是一種勇闖絕境的冒險,但我還是太膽小,我做得很不好。無論如何,以詩歌的方式,我向公眾敞開我的一部分。寫詩逼迫我凝神,一事、一物,凝神于自我,追問看見之后的真相,思考我看見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我周圍的世界是怎樣的,我們有哪些更好的可能性。

瀟湘晨報:就像很多導演喜歡一而再地用到同一個或幾個演員,很多畫家有他經常畫到的素材,你寫詩的時候選什么入詩,不選什么入詩,有沒有一些屬于你的講究?

張戰:我不寫太殘忍的事物……我知道生活中它存在,不可回避,但我選擇在詩里寫一些明亮溫暖的東西,哪怕是在一首詩的結尾處,尤其是在結尾處。我改詩大多是改結尾,我想讓一首詩最后有一條明亮的尾巴,有一條可以走的路。我不覺得這是俗套,這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最后的價值選擇,這是一個人最誠懇的祈愿。

詩也好,繪畫也好,音樂也好,都應該讓人覺得生命值得,活著有意義,這個世界值得我們為了讓它更美好而奮斗。我們需要慰藉和力量。我不喜歡虛無的生活態度,詩歌也是如此。看透一切,冷嘲熱諷,毫無行動,我不認為這是智慧,更不認為這是慈悲。

瀟湘晨報:其實你早在1995年就已經入選青春詩會,但在不少詩歌讀者看來,你似乎還是個“新人”。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你的寫作沒重復自己,沒落入熟悉套路;二,你不喜歡熱鬧,和詩歌江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是你的天性使然,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張戰:天性更多一些吧,我羞于主動交朋友,而且有些詩人喜歡瞧不起人,我就想:他一定會笑我的,我還是安靜地好吧,躲起來更好?,F在詩人們仿佛都有自己的圈子,對彼此的詩歌贊美似乎講究禮尚往來,我不這樣,必然的結果就是無名,我也聽其自然。當然更因為我寫得少,寫得不夠好,還因為我的『詩觀』——詩到詩止,這句話說出來不知會不會又讓人笑話。我的意思是,

詩寫出來,如果是一首好詩,于作者而言,寫的過程和寫的結果,就已經是詩能帶給你的最高獎賞,愉悅、快樂、滿足、釋放,甚至對自我的肯定,這就足夠了。至于一首詩能否被別人讀到,能給別人帶來什么,那就是它的命運了。我對詩歌的傳播采取消極的態度,更多的時候,我讓它自生自滅。我記得雷平陽老師曾說過,我屬于『自我掩埋』式詩人,如果我可以稱自己是一個詩人的話。但我也渴望有人讀我的詩,并與之共鳴。這是一個悖論。我不極端,希望我的詩歌漂流瓶能被人撿到,打開,但又羞于主動為它們奔走呈現,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覺得它們寫得不夠好。

瀟湘晨報:在《羞愧》這首詩中,你發問有沒有一種東西像你每天都羞愧、每天想挖一個新洞把自己藏起來。羞愧作為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很多人已經失去,而你仍常常有羞愧感,這是否也是你永葆“新人”狀態的一個秘訣?

張戰:我真的總是為自己羞愧,每天!我新出的這本詩集《張戰的詩》,自己取詩集名時就叫《羞愧》,但海天出版社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師替我改了。他說,就叫《張戰的詩》,鮮明,一目了然。我說,我本來就沒有名氣,叫《張戰的詩》,誰會來買呀!這本詩集出來,我拿到了,有兩三天我放在一邊,碰都不碰,我覺得詩寫得不好,令人羞愧??墒呛L斐霭嫔邕@位老師超極厲害,起印5000冊,11月才出版,據說已經賣了一大半了。這我就放心啦,我好擔心出版社亐本!我為什么總是羞愧?我想是因為我心里總有天然的價值觀在那里,它是一面鏡子,時時映照我的生活,直至生活細節。是非對錯,怎樣才是美好,一定有不變的標準在那里。

我意志力不夠,總是對自己心軟,順從于命運的推攘,但又無法不時時自省,所以總處于羞愧之中。但我不會變成一個壞人,因為羞愧守護我,是我的第一道防線,當然還要有向著美好與光亮的行動,想辦法讓這個世界上的苦痛少一點,我就努力從我身邊所愛的人身上做起。

瀟湘晨報:“藏”這個動作,在《遇雪》中也有,“它藏起自己的影子 /假裝自己輕”,“它假裝自己不曾是火/火之前/不曾是樹木/樹木之前/不曾是花朵”,這種假裝是更高明的藏。這首詩是否寫的是你的一種處世態度?

張戰:所有的詩都是寫自己。寫別人也是透過你的世界觀、價值觀在寫。詩人通過他選取的物象賦予它替自己說話的功能,一切詩歌里都有人的命運。

萬物皆可為『籟』,詩人以自己的氣息使籟發聲,故每一個詩人必有自己不同的聲音。同樣寫雪,不同的詩人絕對寫不出相同的雪,因詩人各自的氣息不同。如果說《遇雪》這首詩中有我的處世態度,我想是可以這么說的。

瀟湘晨報:《花?!防?,“就為了看這些花/我又踩壞了好多花”;《草原》里,“明天牛羊要被送走了”,《沅江》里,“他唱著野山歌痛痛的/你要去的渡口/那里的青石板空空的”,等等,這些事物是美好的,也是容易受傷乃至容易失去的。你熱愛并憐惜著這一切,你寫詩的靈感是不是由這熱愛并憐惜生發出來的?

張戰:是的。詩必發乎情,這情其實也是思,有什么樣的思,才會有什么樣的情。比如,你必得先認定世上每一個生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并沒有誰有特權去輕視、踐踏另一些人,你才會面對生命中的無力者、弱小者,被欺凌、被侮辱者心生憐憫,為他們鳴不平,為他們去奮斗,你不認為那些犧牲是理所當然的,你的情感由此生發。

當你遇到那些美,如果把它們抽象化,它們是崇高的,永恒的,但具體到美的具像與個體,它們皆短暫而脆弱,怎不痛惜!怎不會更加熱愛!怎不會為它們歌哭!我又要說可能被人笑話的話了。我從來不覺得人的感情相對于人的思想是低級的。人類精神所誕生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為了幫助人,為了讓人活得更美好,為了人能找到意義和歸宿!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概莫能外,一切的思想的生發處,都基于對人類的愛與敬畏,對宇宙世界之美的愛或敬畏,這就是感情啊。這也是詩的生發處,只是詩歌情感表達的方式各有所好,各有其秘訣罷了。

詩評

清新可喜,如沐春風

——讀《張戰的詩》

遠 洋

我與張戰素不相識,也沒有讀過她的詩。近日,我正埋頭校訂一部譯詩集,忽然收到海天出版社饋贈的《張戰的詩》,一打開這本散發著油墨氣味的新書,便欲罷不能,一口氣從頭到尾讀下去,覺得像一條清澈的山間小溪,一路潺潺流淌,歡快輕盈,不時在溪中巖石上濺起小小的浪花;在匯聚成潭的地方,可見日光晃漾、青山倒影;及至眾多小溪匯合成大河,仍然是一股清流,“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是沒有泥沙、垃圾和污染的一江春水。

最突出的感覺,她的詩似乎率性而為,詩思靈動活潑,很少刻意表現某個主題,有些詩看了前面一段不知道下一段和結尾是什么,常常出人不意。也可能詩人自己寫著寫著,忘記了最初的想法,就像在大草原上信馬由韁,離開了旅游線路,卻到了另一個風景絕佳之處。讓我想起陸游寫漫步鄉村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也表明詩人寫作時的心態特別放松,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她的詩來源于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受,充滿人間煙火味,吃火鍋、燒半只麻鴨、喝鵝湯都可以激起靈感,成為詩的題材;遑論親情、友情,自然風物和社會現實,俯拾皆是詩,入眼萬般美,都寫得樸素而真摯。而且,詩人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在她的筆下,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勺等庸常事物仿佛被施了魔法,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嘖嘖稱奇。如《我的母親今天很美麗》別出心裁,打破了一般寫母親這類詩歌的“悲情”套路,一股清新氣息撲面而來。全詩的語調親切感人,節奏明快,如小姑娘在媽媽跟前跳著春天的舞蹈,“只有盛開的榆葉李配做她的姐妹/榆葉李盛開/我母親白發明亮/榆葉李如煙似幻/我母親一生輕盈”,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在開花的榆葉李樹下,這是怎樣一幅美好的畫面!詩人說只有榆葉李配做她的姐妹,僅僅是因為其盛開的花與白發相互映襯的美嗎?不能不讓人深思,榆葉李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樹,具有怎樣的品質,使得詩人把它敬奉到如此尊貴的地步?而母親念叨著兒女,“聲音像擦亮的白銀”,調皮的女兒——“我故意不幫她揀去落夾在頭發里的花瓣”,“我偷偷拍下了她的背影”,天倫之樂的幸福情景躍然紙上。

我注意到,這本書中多首寫父親的詩,并不像寫母親的詩那么甜美、歡快和輕盈,而是有著苦澀的味道、遲緩的節奏和凝重的色彩?!杜萃┗ā防飳懙剑皾M城泡桐花是我父親每個春天醒來/吹奏起一支次中音號”,結尾是“泡桐花開得空空”,類似于曲終人散的惆悵;《我從未親吻過我的父親》,書寫了深深埋藏在心底的永難彌補的內疚和隱痛;在《七月半,我接父親回家》里,詩人穿越數十年時空,信手拈取了“鞭炮聲里他沖出隊伍/高呼著把我舉過頭頂”、“深夜給魚塘布草”、“月光一夜漂白他的頭發”等幾個畫面,類似于電影蒙太奇手法,串聯起對父親一生的回憶,寄托了深沉的哀思;《西藏十章》采取大開大合的結構方式,穿插了諸多生動鮮明的細節,把對父親的懷念置入天堂般廣袤高遠的背景,從哲學和宗教的層面來思索生死愛欲、幸福和靈魂等等問題,使死亡顯得悲壯、莊嚴而又神圣,進而呈現對有情眾生的悲憫。從中可以看出,詩人有一顆柔軟、溫暖的心。

詩人熱愛大自然,并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如在《我在哪里》一詩中,“整天在樹林里游蕩”,“像一個興奮的小姑娘”,聽見“杜鵑凄涼地喊/哥哥等等,哥哥等等/我差一點又哭了”,如果說“你沒有從樹上采摘過蘋果/沒有用竹耙扒攏過樹葉/你分辨不出樹葉不同的味道”,是寫詩人對未曾親近自然、“不勞而獲”的內疚,接下來的詩句卻直面人與自然疏離的真相:“死后也不會有一塊土地把你安葬/不會有一棵松樹穿過你的身體/高高為你撐一把綠傘”,我們現代人,活著時遠離自然,違背自然,死后也不能回歸自然的懷抱,得不到自然的庇護,這是一種多么可悲的命運和結局。在另一首詩《仿佛一陣疼痛的擊打》里》,“松樹香味突然襲來/仿佛一陣疼痛的擊打”,詩人的心靈有多么敏感啊,幾乎到了脆弱的程度,竟然無法承受松樹的香味!顯然,這是勾起了久久遠離大自然甚或人類曾經戕害大自然的隱痛,也包含著對大自然母親感恩之情;在詩人聽來,“一只鳥叫的聲音/像一個孩子嘶啞的喉嚨/松針落在我臉上/是一個輕吻”,對動植物不僅充滿同情,還洋溢著親密的感情。在這里,詩人沒有人類居高臨下主宰萬物的姿態,而是將自己放到與動植物同等的地位,或者說,把動植物放到與人類同等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和諧。

詩人將悲憫的目光投向蕓蕓眾生。高速公路上“被碾死的黃狗”,“瘸了左前腿的狗”,《阿爾泰山晚霞》里,“懷孕的母羊走得慢/一只小羊跪下了前蹄/牧人呼吸粗重/他聽見了小羊的哀鳴”,進而追問“為著遠方那一口水草/是誰驅趕著我們的命運”。在《洞庭四短章》里,“葦鶯細腰身/孵自己的孩子/也孵杜鵑的孩子”,“杜鵑的孩子一出殼/就把葦鶯的孩子推到巢外面去了/葦鶯喂著杜鵑的孩子/一如喂著自己的孩子”,簡潔的白描,寥寥幾句,既令人感嘆母愛的偉大和盲目,也讓人為這種無差別的、博大的愛而深深感動。

我愿意將《瀑》看作是對女性個體與群體性格的描摹、命運的縮寫,“瀑布是一個女人/有你想象不到的力量”,那種力量是義無反顧,是奮不顧身,是寧肯玉碎也不能瓦全的決絕;而在《在沱江與長江交匯處》一詩中,“水總是你擠我,我擠你”,“柔軟至虛無的江水/無處不是傷口/無處不是縫隙/無處不在愈合”,揭示了某種群體中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又互相傷害的微妙關系。

《陌生人》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詩?!斑@是我的廚房/這是我的餐桌/陌生人/我請你坐下/坐在這張老榆木桌旁/抽著煙/安心地等/我為你做一頓晚飯”,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話語,將主人“我”的善良和憐憫之心表露無遺;“老榆木桌”這樣的古樸耐久之物,暗示了主人的樸實厚道、值得信賴和古道熱腸;其溫柔親切、遲緩穩重的語調,想必也能讓“陌生人”放下心來,安下心來,耐心等待,接受好心的款待?!拔摇币种浦约旱暮闷妫拔也粏柲銖哪睦飦?我不問你心里的恐懼/像河沙藏在深河底/我不問你為何忘了自己姓名/為何會敲了我的門”,“陌生人”是失業游民,還是職業乞丐?是窮困潦倒的流浪漢?還是逃脫追捕的罪犯?“我”一概不管不問,也許“陌生人”會給“我”帶來危險,會對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構成威脅,“我”當然害怕,卻藏起了自己的害怕,為“陌生人”敞開家門,精心烹調食物,讓“陌生人”享受一頓美味的晚餐,“你吃/你喝然后你走”,“繼續你踉蹌的腳步”,

然后我關上門

我哭

哭那些被鳥吃掉了名字的人

被月亮割掉了影子的人

被大雨洗得沒有了顏色的人

那些被我們忘記了的人

那些和我一樣

跪下來活著

卻一定要站著仰望星星的人

這樣的詩句,透露出悲憫眾生的菩薩心腸,又仿佛是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遙遠回響。

她的語言不事雕琢,生動流暢。許多詩有民歌風,又融入了現代詩的意象化表現手法,采用淺近的口語卻不直白;有些詩像水墨畫,筆致簡約,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躲浣芬辉?,似乎深得沈從文和汪曾祺或者廢名的妙處,一般寫詩時忌諱的形容詞,在這里都顯得那么妥貼,那么高超,整首詩含蓄蘊藉,意境朦朧而深遠。鄉野的美,愛的感傷,風俗人情的淳樸,種種人生的況味,盡在不言之中。細細品讀,你會覺得像《詩經·風》中的一些詩一樣韻味無窮:

白鷺驚起時慌慌的

女人喊你時聲音碎碎的

他唱著野山歌痛痛的

你要去的渡口

那里的青石板空空的

野鴨子生蛋青青的

風吹著野葦火

野葦的灰燼白白的

沅水流得笨笨的

它的聲音是低低的

《夜》也同樣具有“留白”之美,“小蟹輕如影/沙灘上有神秘足跡/縫衣針一樣/深/直/細”,簡直像齊白石的水墨小品,也令人聯想起柳宗元的《江雪》,深得中國古典美學的意趣。當然也符合現代西方美學的觀點,即藝術世界是“空筐”結構,我們可以在其中填進去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獲得欣賞的樂趣和滿足,達到共情或產生共鳴;詩歌也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反過來說也是“有形式的意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在語言終止之處,卻延伸擴展出更廣闊幾乎是無限的詩意空間。像畫家一樣,只是用淡淡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大寫意,寥寥數行便營造出天高地遠的浩渺空靈境界,詩人通過對于“不可言說之物”的沉默說出了更多沒有說出的東西。這些詩也再次證明,詩歌和音樂、繪畫一樣,屬于藝術的范疇,而且詩歌是綜合性藝術,它吸收并融合了音樂、繪畫等其他藝術門類的多種表現技巧。《云與男孩》《吃夢的女人》等寫得像童話和寓言,《女友們醉了》《兩株檜柏》等嫻熟運用戲劇化的敘事手段,《買》寫了現代人的城市病,《四月樅菌》思考生與死,生動形象地演繹了莊子的物化說,《孤獨的鞋》想象一個熱愛生活的現代人與莊子的一場對話,這些都顯示了詩人具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下筆通透而又活脫。

我突然想,如果把張戰放在唐朝詩人中,很明顯,她不是李白那樣“斗酒詩百篇”、有天縱才情的“詩仙”,也不是杜甫和賈島那樣“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苦吟派,更不是鬼才李賀、“朦朧詩鼻祖”李商隱那樣奇崛深奧的詩人,我猜測,她可能是白居易的“私淑弟子”,是那種面向社會生活、“令老嫗能解”的現實主義詩人類型,但同時又習得“詩中有畫”的王維的技藝,也兼容了他的沖淡與超脫?;蛟S,正是因為詩人具有一顆博大開闊的心,才完全沒有沒有謝冕先生所批評的“自我撫摸”和“無病呻吟”的毛病,“說一些夢囈一般的,別人聽不懂的話,故作高深”。她的語言明白曉暢,淺近平易,沒有人為設置閱讀障礙,應該比較容易引起很多讀者的共鳴;她的題材從耳聞目睹到所思所想,非常廣泛,寫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因此能夠從自我出發,走進所有的心靈。

我認為,好詩出自靈性,出自鮮活的生命體驗;好詩能刷新語言,刷新讀者的審美眼光。相對于那些仍舊“主題先行”演繹所謂思想觀念的概念化的詩,那些象牙塔里故弄玄虛、炫耀雕蟲小技、搞文字游戲的詩,那些無病呻吟、堆砌辭藻、刻意雕琢的詩,我當然更喜歡這樣質樸自然的詩,因為它來自于大地,來自于日常生活,來自于真情實感,更重要的是,來自于一個既有靈性又有豐富生命體驗的詩人,讀著覺得清新可喜,明亮溫暖,如沐三月春風。

留言贈書

《張戰的詩》

海天出版社 2021.11

  • 讀完張戰的詩,談談你的感想

  • 作者將從留言中選出 10 位讀者,贈《張戰的詩》

  • 截止時間 4月6日 周三 中午12:00

編輯:王傲霏, 二審:曼曼, 終審:金石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765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