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水美鄉村治理目標(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3)
【美麗中國 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安徽歙縣新安江:生態補償助推碧水攻堅戰
2019-11-11 09:48 王博雅琪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博雅琪】徽派古居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山林茶果落在晨曦暮色之中……9日,“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主題活動記者團來到安徽省黃山市,打卡新安江山水畫廊,感受在生態補償機制下,皖南地區漁舟唱晚的“慢生活”。

新安江/王博雅琪攝
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新安江流域面積達2122平方公里,涵蓋全縣28個鄉鎮,人口50萬,占流域總面積36.2%。近年來,歙縣緊緊抓住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這一契機,全面加強水資源及環境保護工作,全縣呈現出污染持續下降、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

新安江/王博雅琪攝
自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啟動實施以來,當地政府通過實施綜合治理,大力提升流域環境;通過強化執法監管,切實加強河道管護;通過創新工作機制,提升干群參與熱情;通過嚴格項目管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現在,全縣水質狀況各項監測指標年均值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水質標準,皖浙交界街口斷面水質持續為優,連年達到補償標準。

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局工作人員李志平/王博雅琪攝
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局工作人員李志平9日向記者介紹,通過兩輪補償試點工作的實施,流域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制度四個效益,“環境變好了,沿線過來旅游的人也變多了……他們(從事旅游業的當地居民)的收入也跟著上去了。”李志平告訴記者,得益于新安江流域的生態補償機制,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有所提高。

新安江/王博雅琪攝
目前,新安江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縣域內街口斷面水質持續保持為優,每年均達到補償條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牢固樹立,自覺保護、全民保護深入人心。

漁民捕魚表演/王博雅琪攝
責編:韓雯雯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網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09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