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0)
在國內跑者心中享有很高聲譽的亞瑟士,以及這家公司前身鬼冢虎,都是由一位名叫鬼冢喜八郎的日本人創建的,他一位鞋匠,也是跑步文化的引領者,甚至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一位Sneaker之王。

文/劉輝
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之后,跑步熱潮開始發展。1977年,鬼冢喜八郎將旗下鞋業公司與兩家日本服裝和設備企業合并,形成了現在的亞瑟士Asics公司。他的座右銘是專注生產優質但不奢侈的訓練鞋。
位于日本神戶的亞瑟士(Asics)公司總部,有一間跑鞋產品陳列館,這里收藏的每一雙鞋,無論大小,都反映了鬼冢喜八郎先生的精神。鬼冢先生是亞瑟士公司以及鬼冢虎(Onitsuka)品牌的創始人和現代跑步運動的推動者,2007年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9歲。
【1】
在鬼冢先生職業生涯早期,他會親自動手制作運動鞋,他的第一個創意在1947年浮出水面,設計了一款籃球鞋。時年30歲的鬼冢喜八郎堅信體育可以幫助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從而開始了鬼冢虎運動鞋制造業務,當時的工廠只有他自己和兩名員工,一張桌子和一部電話。
有一天,鬼冢吃著章魚和黃瓜沙拉,他看到一大塊章魚肉緊貼著盤子。他突發奇想,為什么不在籃球鞋底上使用類似章魚的吸盤?這個品牌"傳說"與比爾·鮑爾曼(Bill Bowerman)通過試驗他華夫餅開始了耐克運動鞋設計的故事很像,但是鬼冢的章魚故事早了幾十年。而且耐克的創始人奈特在此后的二三十年當中與鬼冢喜八郎確實發生了不少故事,而且奈特在自傳《鞋狗》也記錄下了這些過往。
年輕鬼冢在外地推銷鞋子時候,因為付不起旅館,睡在火車站的長椅上是常有的事兒,直到他的"章魚籃球鞋"讓一支日本高中隊贏得了冠軍,鬼冢虎運動鞋的聲譽才誕生起來。幾年后,鬼冢就將注意力轉向為馬拉松運動員設計跑鞋,當時跑步運動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起眼,甚至有些無法接受的,但在日本卻備受尊重,因為這項運動強調紀律和耐力。
鬼冢并非運動員出身,以初學者的心態接近了挑戰。他了解到,馬拉松運動員對于跑鞋最大的問題是水泡,日本長跑運動員將這個問題視為宿命論——水泡似乎是馬拉松不可避免的一個痛苦。

一張真人大小的Onitsuka先生的照片掛在他位于日本神戶Asics總部的辦公室外面。
鬼冢不這么認為。他想知道:究竟什么是水泡?他去看了一位醫生朋友,他解釋說水泡與燒傷一樣,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受到高溫影響的皮膚區域做出反應。鬼冢思索著這個問題。
戰爭時期,鬼冢是一位中級軍官,因為肺結核而提前離開軍隊,目睹了盟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后,鬼冢前往神戶,他發現一個城市像廣島一樣遭到破壞,比物理損害更糟糕的是心理上的絕望和道德破產。
出于必要,鬼冢在黑市上找到了一份工作,向占領軍中的美軍銷售啤酒。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對第一年應征入伍者的訓練非常嚴厲。每個人都必須在清晨清理馬蹄,一位老兵會檢查我們的工作,如果蹄子上留下一些糞便,他會命令我們用舌頭去舔干凈。
鬼冢在朋友介紹下,學習到現代奧運會創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的人格建設理想。他發現最好的運動員遵守規則;平等競賽;始終盡力而為;工作總是為了團隊的利益;不斷訓練和練習。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幫助填補道德權威真空的信條,并為日本士氣低落的青年人創造了動力。
幾乎每項運動都需要一雙好鞋。作為一個橡膠產業的港口城市,神戶提供了良好的運輸和充足的原材料。盡管缺乏資金和直接經驗,這位年輕人進入了運動鞋行業。

The Tiger Marathon Tabi (1953).
鬼冢一直沒有放棄如何設計防止水泡的馬拉松跑鞋的想法,他先是從水找到了靈感,希望用水冷卻馬拉松鞋。當然,這是一場沉重的災難,鞋匠沒有被嚇倒,他知道必須有一種方法讓鞋子通風并使腳部降溫,他轉向空氣。
鬼冢研究了跑步的動作,開發了鬼冢虎馬拉松Tabi,模仿傳統的日本分趾短襪,在帆布鞋面上設有通風孔。橡膠鞋底吹出腳上的空氣,并在升空時吸入空氣,從而冷卻腳并防止水泡。
1951年波士頓馬拉松賽,廣島幸存者Shigeki Tanaka在2:27:45完成了比賽,穿著Tabi式Onitsuka Tiger鞋。1963年,Tooru Terasawa以2:15:16的成績創造了日本馬拉松的紀錄,同樣穿著鬼冢虎的Tabi跑鞋。1967年,澳大利亞人德里克·克萊頓(Derek Clayton)以2:09:36的世界紀錄,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跑進2:10的馬拉松選手,他穿著同樣的鬼冢虎跑鞋。
【2】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鬼冢虎跑步鞋在精英運動員和跑步愛好者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71年,跑者世界做過一個讀者偏好調查,發現超過60%的受訪者使用鬼冢虎跑步鞋。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種鞋的受歡迎程度和口碑繼續增長,鬼冢虎跑鞋幾乎就是那個時代跑步熱潮的代名詞。

Tiger Mark Basketball (1950)

Tiger Magic Runner (1960)

Tiger Bangkok (1967)

Tiger Corsair Family Munich 72 (1972)

Asics GT-II (1986)

Asics Gel-Lyte II (1989)

Asics GT-2000 (1993)
"六十年代是一個叛逆的時代,我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叛逆的美國人,"耐克的創始人奈特在自傳里這樣回憶,他1964年開始創業,那年他26歲,還跟父母住在一起。
奈特對日本生產的鬼冢虎運動鞋非常癡迷,不顧父母的反對開始在家鄉小鎮上販賣這種運動鞋。他一個人開著自己的小破車,把幾十雙運動鞋放在后備箱里,到各個運動會場館外面叫賣。沒有人理解他為什么這樣做,父母更是表示反對,因為自家的客廳和車庫很快變成了倉庫。隨著鬼冢虎在跑友圈中越來越火,經常有人跑來奈特家敲門要求買鞋。
奈特對于東方文化特別著迷,他認為日本擁有制造優雅產品的能力和廉價的勞動力,把廉價日本產品出口到美國會是一個不錯的生意。第一年奈特銷售鬼冢虎的銷售額是8000美元,他花光積蓄去了一趟日本。
奈特敲開了鬼冢喜八郎的辦公室,希望成為鬼冢虎運動鞋在美國的經銷商,他并沒有告訴鬼冢,他自己還住在父母家里,而是說他是藍帶體育(Blue Ribbon Sports)的CEO。藍帶體育是奈特臨時想出來的名字,鬼冢喜八郎很喜歡這個美國小伙子,說從他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不但正式跟他簽訂了經銷商的協定,還跟他述說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無時不刻穿著運動鞋走來走去,我知道那一天早晚會到來,"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大街上跑步還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路過的汽車會向那些跑手吹口哨甚至扔瓶子,幾十年后人們真的會每天穿著跑步鞋跑來跑去,當時只是最瘋狂的想法。
鬼冢相信,奈特也相信了,后來就是耐克公司的故事了。
【3】
芬蘭長跑運動員拉斯·弗倫(Lasse Viren)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穿著阿迪達斯運動鞋贏得了5000米和10000米的金牌,他準備在蒙特利爾奧運會上重演這樣的勝利,這次他穿著鬼冢虎跑鞋。在10000米決賽前一天晚上,拉斯·弗倫提出要求要調整鞋跟并減少鞋子的重量。
距離比賽開始只有幾個小時,鬼冢立即作出回應。他召集幾位設計師到他的旅館房間工作到深夜,從拉斯·弗倫的Runspark跑鞋鞋底刮了兩毫米,并調整了腳跟。
Lasse Viren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贏得金牌時穿的鬼冢虎跑鞋
第二天,在超過7萬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和全球電視觀眾面前,拉斯·弗倫贏得了10000米的金牌。沖過終點線,拉斯·弗倫脫下了帶有獨特白色條紋的藍色跑步鞋,并將鞋子高高舉過頭頂,然后光著腳繞場祝賀,這種慶祝勝利的舉動立刻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也體現了品牌特有的普世價值觀。國際奧委會當時對拉斯·弗倫的這種行為表示不滿,稱他違反了奧運會非商業性的原則,他們起初取消了拉斯·弗倫進入5000米決賽的資格,但后來還是放棄了處罰,拉斯·弗倫在5000米決賽中再次獲勝。拉斯·弗倫為了避免處罰,提出了一個理由:他脫掉鞋子,因為他腳上磨出了一個水泡。最終國際奧委會的官員接受了這個理由,撤銷了罰單。
鬼冢虎跑鞋本可以從這一勝利和隨后的爭議中獲得營銷金牌,大多數公司都會這么做,但鬼冢喜八郎和他的繼任者似乎總是對他們的品牌形象持低調和懷疑態度。
"鬼冢先生相信鞋子質量,他認為產品可以說明一切,"
在蒙特利爾奧運會之后,跑步熱潮不斷發展。1977年,鬼冢將鞋業公司與兩家日本服裝和設備企業合并,形成了亞瑟士Asics公司。專注生產優質但不奢侈的訓練鞋,是那種一個跑步者在專賣店愿意購買的,并將繼續在這項運動時終生購買的產品。
然而,如今亞瑟士并沒有堅守"優質而不奢侈"的定位,比如他們最新推出一款跑鞋METARIDE的定價近2000元人民幣。"我們現在的目標是保留我們的跑步者核心市場,同時也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輕消費者為所有運動尋找鞋子和服裝,"Asics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廣田義人(Yoshihito Hirota)說。
【4】
1964年夏季奧運會在東京舉行,明年奧運會又會回到東京,世界將期待這個國家用自己的方式描述過去這個瘋狂的20世紀。
在亞瑟士公司總部的頂層,公司為鬼冢保留了一座神殿:他辦公室的復制品,包括他的辦公桌、高爾夫球桿、書法畫筆和油畫……
鬼冢的辦公室被精心保存為亞瑟士創始人的圣地
20世紀80年代,隨著亞瑟士的成熟和鬼冢先生被公認為日本最杰出的商業領袖之一,他已經大為光彩。鬼冢先生的長期秘書高橋美智(Michiko Takahashi)表示,她的老板總是對年輕員工說一些鼓舞人心的話。她回憶起公司創始人職業生涯中的一天,要求她提供一份無法找到的文件。高橋焦急了幾天,但沒有用。星期五,秘書仍然對失蹤的文件感到苦惱,第二天,她的電話響了。
"鬼冢先生打電話,說他在公文包里發現了這個檔案。他知道我很擔心,他想讓我放心。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會在周末打電話給秘書,那是他那種人。"
Onitsuka先生的畫作掛在辦公室里
鬼冢在亞瑟士公司大樓中有一副標志性畫作——充滿活力的向日葵,他以此向藝術家梵高致敬。在"向日葵"旁邊掛著另一個靜物畫作,一個紅色的蘋果,右下角以超大的英文簽署了他的名字。鬼冢(Onitsuka)不是他原來的名字,直到他30歲,即將開始從事鞋業,他才成為鬼冢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在那之前,他的名字是坂口喜八郎(Kihachiro Sakaguchi),他在日本主島北岸的鳥取出生長大。
戰爭期間,他最好的朋友被派往緬甸參戰。坂口喜八郎因為肺病留在東京,他答應朋友,如果朋友沒有從緬甸回來,他會照顧在神戶的一對年邁的,沒有孩子的已婚夫婦。這位朋友最終在戰斗中喪生時,坂口恪守了他的諾言。戰爭結束后,他前往神戶,放棄了自己的名字,并正式隨了鬼冢家的姓。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095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