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孔子手里劍(孔子的鞋劉邦的劍)
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4)


這一期科普,我們講“四名一文一傳”。
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村落的消防安全、防火工作。
作為基建狂魔的一員,我們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堪稱魔中魔,他們造了萬里長城、修了都江堰、挖了京杭大運河……

還建造了一座座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宮殿,比如,7個故宮大的未央宮,比天安門還高大的大明宮含元殿。

但是,這些都看不到了,明代以前的宮廷,基本都消失了。
我們雖然擁有五千年歷史,但我們的保留下來的木質建筑群,大多是明清時代的。
是誰,橡皮擦一樣,將它們從中華大地擦除呢?
主要還是火。

事實上,真正能徹底摧毀文物古建的,不是水淹、蟲蛀、賊偷這些原因。
代表我個人、不代表單位,講句不正確、不專業的玩笑話,切勿當真——
即使建筑因各種抗力倒塌了、散架了,只要還剩個框架,木器尚存,補幾塊磚、鑲幾根椽子,所謂整舊如舊,這文物就還在,是不是?

火一起,十里煙火,一片焦炭,舉目皆見,全毀了。
過些時候,高樓拔地而起,每個人都知道是新修了,失去了社會認同和共識,文物也就不是文物了。

中國有史記載的,損失最慘重的“涉古”火災,是哪一起?見仁見智。
西晉元康年間的洛陽武庫大火,應該是得票比較高的。
這把火,燒掉了孔子的鞋子、劉邦的劍、王莽的腦袋。
西晉元康五年(公元295年)11月27日夜,洛陽武庫突然起火。
大火熏天,夜如白晝,濃煙密布,熔鐵鋪地。燒掉280萬件軍械。

(此處借用琉球王國首里城火災場面,大致情況就是這樣)
三國后期,蜀漢常備兵力10萬,東吳20萬,曹魏50萬,合80萬。晉朝全盤接受,總兵力不過百萬。
相當于一個兵損失兩件半。
同志們問,鐵做的武器也會燒毀嗎?
鐵的熔點1538℃,火場中心可達1200~1300℃,燒上一陣,即使燒不成鐵水,也變成殘次品了。
何況,大量的弓箭、槍矛,部件帶竹木成分,一遇火,立即化作灰燼。

(老鐵,不解釋)
如果僅僅燒掉一些器械,還能忍受,問題是,這個武器庫過于復雜,它還藏著其它東西……
洛陽武庫,還是國家博物館、革命軍事博物館、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國家博物館,珍藏著孔子的運動鞋。
革命軍事博物館,供奉著劉邦的大寶劍。
全國廉政教育基地,陳列著王莽的腦袋。
其中,孔子的木屐輾轉傳承了700多年,劉邦的佩劍已經保管了500多年,那個奇葩的王莽頭顱,也是超過270年的絕世文物了。
萬惡的舊社會,庫房管理混亂,鞋子、管制刀具、人體標本……
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亂七八糟堆在一起,結果,一起完蛋。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德藝雙馨的孔老師身形偉岸,因此,導演請小馬哥周潤發出演。
《太平御覽》提到:孔子屐長一尺四寸,與凡人屐異。
按現在的鞋碼算,腳長33厘米,鞋子50碼。

至于劉邦同志的大寶劍,更是出名。
劍身有花紋,配以珠玉,寒氣逼人,名為赤霄,屬十大名劍之一。
他當村委會主任,放走從沛縣到咸陽出公差的民工,跑到芒碭山躲避警察叔叔的追捕。
途中,遇到一條大蛇,他壯起膽子,一劍兩斷……

疑似現代穿越份子王莽,篡漢自立,大搞改革,行為過于超前,完全不被當時愚鈍的人們理解。
大家沖進皇宮,手起刀落,咔嚓……

(這個人就是王莽,陳翔 飾)
這三件東西,鞋子代表文化,寶劍代表武力,頭顱則是一件警示教育的神器,告誡那些心懷不軌的同志們,不要打壞主意。
劉邦不喜歡儒生,經常往他們的帽子里撒尿,但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專門去孔老師家家訪,在孔老師的家鄉搞了總統就職儀式。
他揮劍斬斷巨蟒,王莽托生來到世間報仇,把漢朝一分為二。
這么說來,冥冥中,它們之間,還是有一些內在的聯系。
土中滋長萌發的、水和陽光滋養生長的,最終都會被火收回。
火是天地萬物的終結者,溫暖、神秘而熱烈。
上天喜歡這些東西,派火神全部拿走。

這場火的財產損失是一筆糊涂賬,據說還有歷代儲存的奇珍異寶。
《火災原因認定書》一直未曾下達,原因不明。
放在今天,可以寫一個“電器短路”。
西晉,估計就是“蠟燭短路”。

細細思量下來,火勢迅速蔓延,以致不可收拾,還有人禍的原因。
當時的皇帝名叫司馬衷,他的祖先司馬懿先生,早把司馬家的智商用完了,因此一代比一代蠢。
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餓死人。
同志們把情況報告給朝廷,司馬衷批示說:“蠢啊,蠢啊,沒有飯吃,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粥呢?”

京城管事的名叫張華,任職命令上密密麻麻: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
你別管什么意思,總之是個一等一的大官。他寫了一本書《博物志》,如今也成文物了。
他看到起火,首先想到的是京城治安,而不是滅火。
這個反應沒有錯,歷代造反和政變,必先拿下武庫,取得兵器。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曹氏宗族,首先搶奪的就是武庫。
如今,武庫出事了,難保不是有人故意為之,焚毀兵器、圍點打援、聲東擊西、劍指皇宮……

于是,張華同志先派兵戒嚴,防范叛亂、防止盜匪……
最后,才組織滅火。
這一先一后的時間差,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從初起火災發展到猛烈燃燒階段,誰也沒辦法撲救了。

發生在西晉元康五年冬天的這場大火,堪稱中國有史以來最慘的火災之一。

1700年后,我們總結火災的教訓,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當時,晉朝不但有軍隊防控叛亂、有警察維護治安,還有應急救援國家隊主力軍,有政府專職消防隊、企業專職消防隊、消防警組……
責任清楚、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齊頭并進……

那么,孔子屐、劉邦劍、王莽頭可能就不會焚毀。

自己的生命自己愛護
自救勝于他救
防范勝于救災
▌來源:楚雄消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36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